目前就這種上網的費用,最早的應還是撥接,計算方式除了室話費用外,同時還有很多名目的資料傳輸費
有的是包月,有的是計時,有的還是計流量...etc,現在無線上網的計費方式,跟數年前網路開始發展
發展方式大至上差不多。
--
這篇樓主其實心想的是,既然包月,就應計算我實際使用一個月的費用。也就是說,應是算我用了幾天,而不是算我自簽約那一天開始不分畫夜的計算,這種包月服務,也是絕大多數加值服務會採行的方式。
而有些電信業者就將市場再切開來一塊,採取另一種方式,雖不是包月,而是包天來計算,價格若累積一個月的話,當然還是比包月的貴,但相對的比那些計算流量的來得便宜得多。
只是樓主沒去想到,上面這兩種價格有差,而也因包月的才比較值宜,卻還要求計算天數以「包日」來計算。
有些人會想,既然包月,就是包下 "我使用30天" 的使用量,中間有中斷當然不能算,但這樣子計算方式是以包日來計算,而包日價格,與包月的每一天平擔價格一樣的話,那誰還要包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