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臺灣4g LTE普及以後 平均每個人可以有多少流量

sonner wrote:
簡單的解釋 假設臺...(恕刪)


人口密度 和基地臺密度正相關

例如一個區10萬人 和一個區5萬人 基地臺會比後者更多

當然人口密度大過基地臺密度臨界值的裝況會例外

所以當網路建設成熟

鄉村上網速度會比較快

abc003 wrote:
100MBps是基地...(恕刪)

用你的腦袋想一想,現在隨便一條cat 7就能達到10Gbps
更何況是採光纖傳輸的基地檯?
之前與朋友們同時按speedtest 每個人幾乎都跑出9x Mbps
中華有1萬5000座3G基地臺 其它業者數千座,這樣全臺總共2萬多座基地臺
這數據錯誤,怎麼可能其他業者的基地台數量全部加起來還比中華的少...
TypeZero.PTT wrote:
用你的腦袋想一想,現...(恕刪)


那是基地台的後端的固網連線

跟基地台到手機使用者這一段不同

基地台到使用者現在最高的Class只有Cat 6 LTE-A 300Mbps

LTE-C LTE-B將來還有可能有R12標準傳說中的浪人

台灣目前沒有"真4G"網路 中華和其它業者哪時後才要蓋LTE-B基地台

中華電信和其它業者哪時後才要蓋LTE-A基地台

現在手機最多支援到LTE-A昇級版 Cat6 300Mbps

但是中華電信好像只有LTE Cat3的基地台 也就是100Mbps

南韓已經有LTE-A Cat6 300Mbps的基地台了吧

另外問一個問題世界上有Cat8 1.2Gbps的基地台嗎??? 如果有不是比光纖還快了........

還有目前手機晶片最高只支援到LTE-A Cat6嗎

那哪時後會有Cat8 1.2Gbps好期待..............

根據ITU國際電信聯盟的定義4G網路至少要有1Gbps以上

而台灣的LTE Cat3真的能算是"真4G"嗎



如何才算4G網路?依據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的定義,固定通訊時必須在1Gbps以上,高速移動時的通訊必須在100Mbps以上,才能稱為4G(第四代)網路,那麼現有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是否已屬4G?答案為不一定。
LTE/4G的發展歷程
LTE/4G的發展歷程

依據3GPP R8(Release 8)標準對使用者設備端(User Equipment,UE)的定義,LTE目前有5個類型,Category 1~5各擁有不同的速率,Cat. 1的下行速率為10Mbps,上行為5Mbps,Cat. 2則為50Mbps、25Mbps,依此類推。

LTE至Cat. 3時已是100Mbps的下行速率,可說是「平」4G的定義,更穩妥而言是Cat. 4的150Mbps為認定,事實上每年9月份的北京電信展(業界俗稱,正式稱呼為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PT/EXOP COMM China),今年即以4G為展會主軸,而現場所展示出的終端產品,即是以支援Cat. 4為訴求。

以LTE而言,最高即定義至Cat. 5,更高的速率定義則是納編在LTE-Advanced(簡稱LTE-A)中,包含Cat. 6、7、8等,持續向上提升速率,以Cat. 8而言,可支援最高1.2Gbps下行、600Mbps上行。

回溯既往

細膩的認定是LTE Cat. 4(含Cat. 4)之後即算4G,但LTE在初期發展時,下行速率遠不及100Mbps,因此不被認定為4G,之後的Cat. 2亦僅及半,因此LTE被認定為3.9G,如同其他不及100Mbps的標準,被迫在3G與4G間再行編列,如HSDPA被認定為3.5G,HSUPA被認定為3.75G等,而比HSDPA/HSUPA更高一階,但又比LTE低一階的HSPA+,則認定上相當尷尬,是3.75G?或3.9G?強行賦予3.xG,實現無太大意義。

而更回溯,事實上UE的Category速率定義亦不是自LTE開始,在此之前便有定義,以HSDPA而言,即定義了38個速率,從Cat. 1~38,從3GPP R5開始定義,一路定義至3GPP R11,最高至337.5Mbps速率,但要達成此速率,需要4個基地台同時支援同一個終端裝置,且是4x4的天線收發組態,及64QAM調變技術。

同樣的,HSUPA也有Category定義,但僅有Cat. 1~12,遠比HSDPA收斂,不過也是從3GPP R6開始,R6定義了Cat. 1~6,7~12則陸續在R7~R12標準中定義,其中Cat. 12可以達34.5Mbps,但必然與HSDPA相同,需要在多個基地台(Multi-Cell)同時覆蓋與同時服務下才能達成。

明年開始定義3GPP R12

值得一提的是,3GPP R12標準尚未定案,預計在2014年第2季、第3季完成定義,現行的3GPP R11則是在2012年第3季底定頒佈。而3GPP自R8開始定義LTE,自R10開始定義LTE-A,但不表示R5開始的HSDPA、R6開始的HSUPA、R7開始的HSPA+等,沒有在後續的Release版本中持續增訂、修訂。

除速率的提升外,新版的3GPP規格也經常強化過往即有的功效,例如R6即有支援多媒體廣播多播服務(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目前定義中的R12中將會有所強化,並稱為eMBMS(e為Enhanced)。而LTE-A支援的天線數較LTE為多,亦被稱為eMIMO。

類似的,R8開啟的基地台間干擾協調機制(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ICIC)也有強化版,於R10中獲得強化,稱為eICIC,甚至R11版的再強化還稱為FeICIC(F為Further)。其他也包含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指完全IP化的行動通訊網路)、強化版的SAE等。

上述所談,是以GSM/GPRS/EDGEUMTS/HSDPA/HSUPA/HSPA+LTE/LTE-A的大宗主流技術路線的觀點,但除此之外WiMAX也同樣精進,2011年其底層標準IEEE 802.16m亦達到100Mbps速率,並被ITU認定為4G網路的一員,並被稱為WiMAX 2、WiMAX R2或WiMAX Advanced等。不過,WiMAX技術生態系統遠不及3G主流軸線,原本擁抱WiMAX的業者,正透過TD-LTE轉回主流陣營。

最後,R12之後的R13亦已開放提案,但尚未見R14蹤影,看來3GPP Rxx系列標準會一路延伸到5G。

LTE-A(4G)技術類型類型下行速率(Mbps)上行速率(Mbps)
Cat. 6 300 50
Cat. 7 300 150
Cat. 8 1200 600

http://www.ctimes.com.tw/DispNews/tw/LTE-A/4G/13110115183W.shtml

LTE-A的接班人:LTE-B


2013年6月開始,南韓3大電信營運商相繼商業化開通LTE-Advanced(簡稱LTE-A)的電信服務,領先全球。不過,LTE-A的規格、功效、技術博大精深,即便已商業化開台,也難以立即實現所有LTE-A的技術。
當市場發展到LTE-A,下一步呢?LTE-B準備接班!
當市場發展到LTE-A,下一步呢?LTE-B準備接班!

更嚴格而論,現有的3GPP標準訂立也未將LTE-A完全定義出來,現有標準至3GPP R10、R11,已能提供CoMP、eICIC/FeICIC等功效機制,但尚在訂立中的3GPP R12、R13,有更多的LTE-A功效機制。

目標30倍傳輸力的LTE-B

由於技術範疇既先進又廣泛,因此業界對更後續階段的技術標準訂立有了另一個稱呼,稱為LTE-B,好與現有的簡稱LTE-A有所區別,至於B字母似只是A的接續,而非有其全稱。

LTE-B的另一個稱呼是LTE-A Phase 2,這或許是自WiMAX開始有的作法,WiMAX標準在進入IEEE 802.16e後,將技術的落實分成2階段,稱為Wave 1、Wave 2,如當初視為較高階技術的MIMO便安排在Wave 2,先期的Wave 1並不具備。

而後Wi-Fi標準也跟著學仿,如IEEE 802.11ac也區分為Wave 1、Wave 2,先實施的Wave 1無法使用160MHz頻段,至多80MHz,而Wave 2才會具備。因此,3GPP陣營也採取2階段的技術實施,但不以Wave 1、2稱呼,而是以Phase 1、2稱呼。

LTE-B/LTE-A Phase 2目前尚在訂立中,其技術目標是達到現行LTE(3GPP R8)技術的30倍傳輸力,且在覆蓋邊緣(Cell Edge)也能有12倍的傳輸力,為了實現此一目標,LTE-B制定了諸多新技術。

例如LTE-B強化室內覆蓋的傳輸,稱為LTE-Hi(Hotspot/indoor),原因是現行80%的行動數據傳輸發生在室內,或者讓現有MIMO、波束成形(Beamforming)等技術立體化,稱為3D MIMO、3D Beamforming。另外CoMP也持續強化,稱為eCoMP。

或者,為了達到更細膩、靈活的頻譜資源運用,雖已導入載波聚合(CA)技術,但3GPP制訂小組也傾向訂立另外一套新型的載波標準(New Type Carrier;NTC),新標準可能無法相容現行載波,但卻能與3GPP R12的相關功效特點合併運用,如eMBMS、Small Cell、MTC(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D2D(Device-to-Device)等。

而談及MTC、D2D,此亦是LTE-B的特點,MTC強化對機器類型的通訊(過往多只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通訊),另外也強調終端裝置與終端裝置間的直接對傳,而不是凡事都要透過基地台,此稱為LTE-D2D,而今已更名為LTE-Direct,且潛在的技術競爭對手為Wi-Fi Direct,此已可從高通(Qualcomm)揭露的實測數據比較看出端倪。

同時進行FDD與TDD運作

LTE-B也期望實現同時進行FDD與TDD的運作,此稱為HetNet FDD/TDD Joint Operation。另也強化Multi-RAT的運作,即同時掌握、協調GSM、UMTS、LTE、Wi-Fi等的通訊需求。進一步的,LTE-B也將引入256QAM調變技術,這是Wi-Fi/IEEE 802.11ac標準所強調的諸多特點中的一項,Wi-Fi陣營已於2012年大張旗鼓推行11ac標準。

而在服務品質、流量控制方面,LTE-B也具備MDT(Minimization of Drive Test),透過MDT機制可以知道哪個裝置需要保證傳輸率(Guaranteed Bit Rate,GBR)而哪些不用,以此確保傳輸速率、傳輸量的穩定。

由於技術眾多,其他尚有Group Communication Service for LTE(GCSE_LTE)、Proximity based Services(ProSe)等,不過眾多技術均為技術提案階段,能否正式列入R12、R13標準尚未能知。

若LTE-B所有相關標準都訂立完,更後續的發展是什麼?對此目前有2種安排,一是LTE-B即是整體LTE-Advanced的盡頭,接續其後的是5G。另一是會再研擬出一個讓整體LTE-Advanced延壽的技術標準,目前初定名稱為LTE-C。

依據構想,LTE-C的對應會是3GPP R14、R15,技術提升的方向不再是傳輸力,而是異質、多樣服務支援的最佳化,所以重點在於增加連線數、更省能的運作等,預計2017年至2020年間訂立並實施。不過LTE-C未正式定案,仍有待整體業界的進一步共識。

http://www.ctimes.com.tw/DispNews/tw/LTE-A/LTE-B/5G/1311191447HT.shtml

abc003 wrote:
如果臺灣4g LTE...(恕刪)


講這麼多

還不就是想要有吃到飽

aidi3322 wrote:
中華有1萬5000座...(恕刪)


我看到的資料說威寶有6000座 遠傳還台哥大更多

但是好像還沒破萬

只有中華破萬

abc003 wrote:
那是基地台的後端的固...(恕刪)


就算傳輸快 手機電池也要夠力

光我手機用中華4G試用時候 4G吃電比3G還多

wesho wrote:
就算傳輸快 手機電...(恕刪)


ANANDTECH的評測結果 4G使用都比3G更省電

現在耗電大是基地台建設密度太低造成的

4G會耗電原因有3個

1.基地台離你家太遠 訊號只有1格 手機就要發射更強的電磁波收尋基地台

現在4G剛上路 基地台數量少密度低 手機當然號電

2.4G建設完成之後用來上網不會耗號電反而更省電

因為每單位的流量可以用更少的電力去完成 網頁開啟速度減少1/7時間

例如傳輸100MB流量 3.5G基地台要多花7倍的時間 4G耗電量只比3G增加30%

因此7/1.3倍 =節省了5.3倍的耗電量 因為下載所需花費的時間更短

3.如果是連續的傳輸例如看1080P影音 這樣4G的確比3G更耗電30%








看看這張圖片的WI-FY 3G /4G續航力

http://www.anandtech.com/show/8169/the-lg-g3-review/3
abc003 wrote:
台灣目前沒有"真4G"網路 中華和其它業者哪時後才要蓋LTE-B基地台
中華電信和其它業者哪時後才要蓋LTE-A基地台
現在手機最多支援到LTE-A昇級版 Cat6 300Mbps
但是中華電信好像只有LTE Cat3的基地台 也就是100Mbps
南韓已經有LTE-A Cat6 300Mbps的基地台了吧
另外問一個問題世界上有Cat8 1.2Gbps的基地台嗎??? 如果有不是比光纖還快了........
還有目前手機晶片最高只支援到LTE-A Cat6嗎
那哪時後會有Cat8 1.2Gbps好期待..............
根據ITU國際電信聯盟的定義4G網路至少要有1Gbps以上
而台灣的LTE Cat3真的能算是"真4G"嗎...(恕刪)



不可否認您功課真的做很多,但LTE才剛開始,就在想LTE-A、LTE-B,會不會想太遠了...

Know yourself. from Socrates

chenwood wrote:
不可否認您功課真的做...(恕刪)


南韓已經有LTE-A了

很多首基已經支援LTE-A了

例如高通晶片有些支援CAT6 300Mbps 有些只支援到150Mbps CAT4 買手機可以看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