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也是拿實體手機在實體店面刷刷刷嗎?
老實說,台灣的行動支付要成功,很難。
第一,沒有統一的規格:一堆什麼pay的,誰的手機沒事會裝一堆支付工具,全台統一幾種不是更好,特店也會比較多。
第二,使用不便:交易時,拿出手機,開nfc(平時開著很耗電),開app,輸入密碼,等簡訊,輸入一次性密碼,好了,可以感應,此時後面的人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如果感應失敗,丟臉,後面的人會更不耐煩。如果又同時忘了帶錢包。準備找洞鑽吧!失敗過一次,我下次就會寧願拿信用卡給他感應或刷就好了,也不會想用手機去試。
第三,小額支付的電子票證方便。一嗶就走。因此我反而覺得開發不用開nfc的手機悠遊卡會成功,手機信用卡反而會失敗。
手機行動支付只能當備用工具,也就是不小心忘了帶錢包又想買東西時,才有可能會有人拿來試吧!
我目前的做法是用note3,然後把具感應功能的悠遊信用卡塑膠部分溶化掉,留剩下的晶片和線圈,
然後把晶片和線圈貼在手機背蓋裡面,手機外觀完全看不出來。這樣就變成了一台可以刷卡、嗶悠遊的手機行動支付。
也不會擔心卡號被人知道,也不用開手機,開nfc,做火車、高鐵、自動加值、刷卡、加油、四大超商全都是嗶一下就行。
雖一的缺點就是只能讀晶片的刷卡機不能用。不過皮夾有另的信用卡,有差嗎?
aoc902001 wrote:
第二,使用不便:交易時,拿出手機,開nfc(平時開著很耗電),開app,輸入密碼,等簡訊,輸入一次性密碼,好了,可以感應,此時後面的人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如果感應失敗,丟臉,後面的人會更不耐煩。如果又同時忘了帶錢包。準備找洞鑽吧!失敗過一次,我下次就會寧願拿信用卡給他感應或刷就好了,也不會想用手機去試。
aoc902001 wrote:
我目前的做法是用note3,然後把具感應功能的悠遊信用卡塑膠部分溶化掉,留剩下的晶片和線圈,
然後把晶片和線圈貼在手機背蓋裡面,手機外觀完全看不出來。這樣就變成了一台可以刷卡、嗶悠遊的手機行動支付。
也不會擔心卡號被人知道,也不用開手機,開nfc,做火車、高鐵、自動加值、刷卡、加油、四大超商全都是嗶一下就行。
可見你真的沒用過NFC手機交易!
以easy hami來說,一卡通、悠遊卡的使用,只要把NFC開著,根本就不用打開app,也不用輸入密碼、等簡訊,就跟一般實體卡片一樣,。我還可以馬上在手機上看到交易紀錄,根本沒有你說的那麼複雜、麻煩,也比你自己改造的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