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腳踏車為什麼還要機車跟汽車?有臺鐵為什麼還要用高鐵?有公車為什麼還要捷運?
關於你的問題,我只能說伺服器沒有升級,用什麼G都是一樣的,這跟你辦了5G門號結果手機沒換5G機,或買了5G機結果門號還是4G的道理是一樣的,或是你想用快充結果頭、線、手機只要有一個不支援快充就沒辦法用一樣,這世界就是這麼殘酷,所以你知道整個產業要轉型有多難了吧?除非學中國,強制蓋基地台,強制轉型,否則現階段就不要妄想6、7、8G了,但是產業要轉型你就必須要用5G才行阿,所以台星5G跟4G一樣不是沒道理的

最後來個總結,當初2G轉3G,3G轉4G到現在4G轉5G,全都面臨同樣的一個問題,轉了到底有什麼用?轉了還要換手機浪費錢,反正每次轉型都有一堆這種轉了有什麼用文出現,這只代表台灣人就是過太爽,不思進取難以接受新事物而已,所以通常都是從台灣紅到國外再從國外紅回台灣阿,習慣了

wwefan wrote:
5G 還在研發時,一堆專家講殺手級應用一定要 5G
最多講到就是車聯網
車聯網必須用到 5G,自動駕駛車必須快速傳輸大量資料才可以判斷路線及路況,且必須低延遲。結果勒,等 lv3 或 lv4 自駕車量產時早就不知道 7G 還是 8G 網路了
而且我也不認為自動駕駛車必須仰賴網路來運算,萬一網路掛掉不久廢掉了,頂多只是 OTA 更新一些資料而已,自駕判斷還是由車內軟硬體即時判斷
不是殺手級應用一定要用5G,而是每一個技術演進本來就有機會帶來殺手級應用
youtube在3G茁壯,4G飛躍成長,假設技術停在2G大概沒人會看
當然目前的4G都還沒走到4G理論值,但統計起來就是比3G更快更低延遲一點
5G我認為也是類似的常規升級,不用吹得很猛,也不用弄得好像一無是處
殺手級應用只要使用者基數更多我認為還是會有機會誕生
只是具體什麼東西要爆紅也是看市場反應,反正5678G這些是必然要往下走的
自動駕駛的車聯網、邊緣運算是要配合智慧都市計畫
單一車的自動駕駛本身是自己sensor用影像辨識本地運算
未來的智慧都市有自己的中央交通系統
可以把燈號、速限、左右轉直行單行等資訊推播給附近的智能車輛
又或是有自動駕駛的小巴作為都市大眾運輸的末端
APP預約搭車跟目的地,整合路線後跟其他路線的車媒合出不塞車的最佳化路線
這時候就會需要連網,當然有些資訊可能需要低延遲,但其實也未必要多低
速度我想普遍是不用多快,現行4G有多技術大概也能達成
但是這類基礎建設當然是能越快越穩他的實現機會越高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