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看串流,我喜歡P2P,隔壁的老王喜歡打網路遊戲..
但我們每個月都付800或850的上網費用,因為是吃到飽
要碼就使用者付費做徹底點,要什麼付什麼..
要碼廠商就硬體建設做好點,準備應付不同使用者需求的最大值..
以台灣大哥大為例,我用手機連上3.5G(有H的圖式).
Ping奇摩首頁平均要1xx-ms,開網頁也是慢到我有感覺頓.
到林口出差收mail還要看基地台心情..Outlook還會只收信件標頭,因為在"慢速"的網路
家裡的cable只要9~12ms.開網頁打SD online也不至於慢(比起3G網路)
這種3.5G的網路我一個月還是要付800..反應到客服也沒用(還說我的電腦有防火牆..blablabla..)
掛不掛P2P..有差嗎?...反正付的錢一樣..也一樣慢
P.S..我在南港信義這邊..別說我沒3.5G訊號..
WiMAX wrote:
沒用流量計算對付那些 惡質24hr掛檔的使用者已經很仁慈了
想不到,這個理念上的問題,
竟然會變成大家的對立與廝殺。
在吃到飽的遊戲規則中,
原來24hr p2p使用者,竟然是惡質的,
我承認,我可能就是你說的那種吧?
由中華有3G網卡上網開始,
我很早就跟進了,
從找不到 3G 非得改用GPRS,
到號稱開始 3.5G 但怎麼找就是找不到 HSDPA信號
直至最近開始宣稱有 7.2M,
但3.6M以上的速度,對我竟然是不常見的巧合,
1.2-2M幾乎是勉強接受的速度。
其實你說的一點都沒錯,
晚上七點到十二點看串流的使用者是合理的,
可能應該是所謂「良質」的使用者。
這種大量良質的使用者,
把下班後大家上網的頻寬全吃光了。
君不見之前晚上600-800K怎麼拉都拉不上,
中華電信不是沒對P2P設限,多少的程度,
但這段時間的爆塞依舊,
是應該怪因為都是 P2P惡質消費者造成?
還是該說電信公司沒有預見網路世界大量串流影音趨勢,忘記於擴充設備嗎?
或許中華相對其他業者有寬裕的能力準備,
更別提其他公司的態度與現實情況。
即便不說尖峰時間爆塞,
號稱3.5G,號稱7.2M,
1-2.0是給使用者最平均的速度?
我不能說,也對大量串流影音有版權爭議的也設限吧?
也不能說,對掛網大量網路遊戲的也設限吧?
要高畫質影音、要線上遊戲、要大量下戴圖文也請用光纖或ADSL吧?
馬上會有一堆亂棒迎頭打來。
當然,每個人的使用量不同,申裝3.5G上網動機需求不同,
電信業者不知道可能上網者的型態嗎?
過去如果不是使用者近乎貪婪無止盡的要求,
ADSL與光纖,甚至更高速的 HSDPA或WIMAX,
永遠不會出現在世界上吧?
即然在同樣遊戲規則下進行。
相心比心,
合理設限可以,但高舉大旗抓羊祭旗,真的可以免了。
是否應該把目光放在如何鞭策業者勇往直前,
創造出使用者與電信業者最大利益,
進而激勵出新科技開發的渴望。
補充:
中華畢竟還是中華,
不只用行銷手法與穩定品質讓原有使用者滿意,
總能創造新的需求吸引更大量的用戶加入3.5G,
四月一日起,將有一個手機上網看十三台的電視吃到飽的新服務出現。
去年曾聽聞京奧時大陸就有該服務,但未親眼所見,
但這是也是新需求與新科技並進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