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資費這本來就是電信業者的問題,他們內部評估後推出的方案是這樣的話樓主也不需要為他們擔心了。大公司會沒有考慮到這點嗎?他們會將此次方案能吸引到的用戶、可能發生的情況、風險胃納量做評估,幾乎低價的東西都走大數法則才有辦法賺到微利,只是賺微利的同時電信業者也需要去維護品質,做好平衡。
消費者只能花錢去挑他們喜歡或承擔得起的方案,從源頭來說這是電信業者的問題。但將網路流量瞬間佔滿的這種人一定要做處理,以維護其他上百位上千位使用者的權益。
個人覺得問題明明長時間掛FTP,更糟糕就是P2P與掛BT的,BT的特點就是能提供多少就吃滿,上傳與下載都吃滿吃滿吃滿,
50M的固網給7、8台設備看影片都沒問題,但只要有人抓BT滿載時,其中一台設備要看影片都跑不動,長時間將網路流量占滿這才是問題
有條三線道的路(頻寬),你天天都這條路跑業務、出差、上下班(用量大 但三線只用一線),但大家都順順的開(上述講的七八台裝置看影片),突然有一天來了個車隊一次就是把三線全部堵住龜速前進(BT滿載),這才是問題的所在。
其實台灣最大的問題是聯外網路 (海島國家 對外要靠海底電纜)
不是4G這一段
基礎建設各大小電信不想多花
只有中華得利是當初的公營事業轉民營
加上他算是最敢花錢的
所以中華雖然4G段有高有低
但是聯外他是第一名
一樣是100m
中華的都是外國妹
其他電信的100妹都是在地妹
當你要連去大陸 美國
沒代理伺服器在台灣時
你就知道中華的好
各大小電信的資本支出
誰的手腕粗 誰的聯外能力強
俗稱的水管誰比較粗就是在說這個
最基本的看看你的 ping值高低就知道了!
我目前也是用台星188而已
所以看網頁頓一下在我的忍耐值內我可以接受
改天不能接受就會換電信了!!!
是服務我們的電信商不夠力
不是我們用太多 用太兇
之前有個大大連128k都可以 每個月bt個幾百G
這才讓人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