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30 wrote:如果只是對WiMax...(恕刪) 問題你得看6家有WIMAX執照的誰最容易吃!在台灣大眾和威寶都有一個同樣的大問題,那就是這2家都沒有固網,所以所有專線都是跟固網租的,尤其又以中華的量最大,每個月光是專線的租金就足以吃垮這2家了,更別說威寶大打資費戰根本是功力未到家而強練七傷拳,多重因素之下,個人判斷威寶使出這低價策略目的只是想短時間快速拉抬用戶數,掙個好賣相而已,許董已經被其他股東念的快受不了了吧,早脫手早解脫!
Billy.Huang wrote:問題你得看6家有WI...(恕刪) 這就是我說威寶遲遲不推3.5G的原因,一旦推出,虧錢虧更大(燒錢燒更兇),因為專線要租的更多!!亞太就不用講了.....Data服務嚴重落後!!
KDDI在日本加值服務玩的很不錯, 亞太在引進BREW之後, 也一直想跟KDDI學,再來就是台灣電信公司的手機採購因為量太少, 所以價格壓不下來, 客制化手機也頂多換換開機畫面和內建的快捷鍵,KDDI入主之後, 看能不能直接跟KDDI的客制化手機引進來用, 不過問題又來了一個是中文化的問題, 一個是KDDI的CDMA2000上下行頻段和亞太的相反,PHS和亞太的加值平台又是一團亂, PHS有著舊包伏的PDX和後來搞的cHTML,亞太有和鮮京電信學的WAP1.2, 高通的BREW, 還有WAP 2.0...就看KDDI能不能有魄力和有足夠的錢可以大刀闊斧的全換過了:D
Billy.Huang wrote:問題你得看6家有WI...(恕刪) 歪MAX得標廠商有:全球一動、大眾、威達、大同電信、威邁思電信、遠傳,這六家除了大同&遠傳外,每家都很小,甚至歡迎來吃另外為了喝牛奶去養一頭牛划算嗎?沒有固網成本高?有固網虧一屁股成本不高?國內固網業者除了中華電信哪家賺錢?養一家虧本的固網業者以降低成本,這個美國算盤看不懂
找到公司名稱的由來了http://zh.wikipedia.org/wiki/KDDI原來KDDI就是「國際電信電話企業」阿(Kokusai Denshin Denwa Inc.)那「台灣國際電電」就等於「台灣KDDI」阿若在台灣也直接掛上KDDI品牌的話,我覺得有可能是真心要衝了喔(收回我之前說日本人可能只是來放牛的話)那,就希望AU、EZweb、Lizmo之類的服務都可以在保有原有水準的狀況下引進台灣Lizmo是建構於ATRAC3的音樂商店喔,若進來,堅持ATRAC3音質最好的老Sony迷們要歡呼了。若Lizmo領先iTunes進入台灣市場,成為台灣第一個大規模網路音樂商店,那會更有趣。Felica(Sony的系統)我反倒不希望進來,因為台灣目前的政策是朝向全面改用悠遊卡(飛利浦的MiFare系統)的方向發展。所以若要做,最好是整合悠遊卡會比較實用。無線數位電視可能最難引進,日本各大廠都把R&D資金拿去發展1Seg晶片了,要針對台灣的歐規系統做接收晶片可以說是從頭來。在日本各大廠開始想玩歐洲市場前大概不太可能著手去開發這種東西。不然就要KDDI要求手機廠商向台灣或歐洲的公司採購晶片。台灣KDDI未來會如何處理PHS部門倒是很有趣,也是我最有興趣的,因為自己有一隻J88。KDDI在日本把 PHS 部門:DDI pocket 獨立成現在的 Willcom。現在他們還會想回頭玩PHS嗎?還是說把大眾的WIMAX執照吃下來,然後PHS部門也踢掉?再論手機。若引進日本手機要成功,那不能只引進會讓M01版眾流口水的超高規格機,這價位是小眾市場。那些專為老人設計的大按鍵「簡單手機」、兒童手機、高設計感手機都要一起引進,這樣才能把市場吃下來好吧,我承認我有點過high了
intellidryad wrote:...Felica(Sony的系統)我反倒不希望進來,因為台灣目前的政策是朝向全面改用悠遊卡(飛利浦的MiFare系統)的方向發展。所以若要做,最好是整合悠遊卡會比較實用。...(恕刪) MiFare在歐洲已經被破解,NXP到處隱瞞事實不敢張揚,國內居然沒人知道 荷蘭、英國的交通卡跟悠遊卡一樣用MiFare,全部都證實可以複製破解囉,有興趣可用孤狗查查
20080630 wrote:歪MAX得標廠商有:...(恕刪) 這三家不是為了喝牛奶而養牛,而是已經養了,雖不賺錢但是至少某些部分可以自給自足,在這些自給自足的地方,成本就比大眾、威寶2家少太多了!其他5家WIMAX你說好吃嗎?? 以生意人來說,我當然是等到大眾撐不下去的前一刻才是最有利也付出最少的時機,而且還不能讓它倒了再來撿,撿跳樓的便宜貨比起其他家是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