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股浪潮,不只企業關注,很多有想法有技術的新創公司也躍躍欲試,甚至做出實際的解決方案,只是苦於沒有更多資源,或是沒有媒合落地的管道。
企業和新創的困境,需要有個平台來搭橋。
遠傳在去年底發起「5G元宇宙加速器」這樣的計畫,提供一個平台,媒合政府單位及企業,幫助新創找商機,找資源,打造5G、元宇宙生態,期望讓新技術應用可以落地,真的帶來改變。

「5G元宇宙加速器」這項計畫,經過九個月的執行,在今天發表第一期的成果。
第一期推出的應用,包含ESG、遠距醫療、工廠工安管理、智慧零售分析、虛擬門市、法人數位帳戶...等場域,共有12個企業案例,並幫助了20家新創企業擴展商機,目前還有53個洽談中的合作,遠傳估計有超過7千萬的潛在商機。
在第一期招募期間,遠傳就舉辦超過73場創投媒合活動,也結合內部資源,辦了超過250場深度輔導,遠傳總經理井琪及資訊長胡德民,也親自擔任一對一指導顧問。
甚至遠傳會帶著新創團隊去拜訪企業,降低企業對新創公司的疑慮,增加合作機會。
此外遠傳也已加入「愛立信全球5G新創計畫」共享成果,因此獲選的新創也有機會透過這個管道出海,把應用擴展到海外。

第一期獲選的應用,有些跟消蠻相關的,
比方遠傳和杰悉科技合作打造元宇宙電信門市,用戶可以客製化自己的虛擬分身,在虛擬門市裡辦門號、加值服務...等,享受沉浸體驗。

台灣蜂圖誌科技則做出360度OMO全通路轉型的智慧零售方案,整合電信大數據、消費者行為軌跡、場域互動等資料,幫助同時有線上線下商店的零售業者掌握商機。
也有業者如數位身分公司,打造線上辦門號服務,可以結合遠傳eStore,讓消費者可更便於遠端線上申辦門號
有些應用要真的推到消費者面前,可能還需要如法規、頭盔電腦甚至手機平板設備...等各方環境更成熟。
不過也有已經落地的應用。
如映虹科技推出一陣子的的「JoiiSport App」,則結合遠傳職場內的「遠傳健康久久」2022計步比賽,用App裡運動記錄、成就記錄的功能,帶動員工運動風氣。
晉弘科技則推出「遠距診療傷口照護機及眼底AI技術」,今年6月起已經在花蓮慈濟醫院實際運用了,讓交通不便的病患可以上傳傷口影像,醫師專家在遠短提供照護建議,及以AI運算協助判讀眼底攝影影像。
以及工一科技也在南台灣住宅裡導入「智慧綠能循環住宅園區」技術,打造節能循環建築,透過技術可比傳統建築有效減少20%以上的能耗。
5G推出後,電信業者多少都有類似的計畫,提供資源,扮演牽線、孵化器的角色協助新創,好豐富消費者或企業5G應用。
遠傳也宣布「5G元宇宙加速器」第二期即日起開放招募,並擴大領域,除了遠距醫療、智慧零售、智慧工廠...外,也包括ESG、長照、低碳城市、金融保險、交通、社會創新等,獲選的新創團隊,遠傳會提供優化商業模式、技術、資安強度、媒合商業機會...等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