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美系主動降噪耳機開箱實測 Audio-technica QuietPoint ATH-ANC7 & JBL reference 510
前言
最近因為工作上的需要常常用到耳機 , 就將多年前購的日本鐵三角 ATH-EM7
翻出沒想到聲音一究甜美正常工作著..也繼續拌隨著我渡過了這段日子
話說某個夜黑風高的夜晚無意間看到到勸拜教主吉米丘的文章
多年沒買耳機的我才知道有這種所謂的主動降噪耳機
後來搜尋網上的資料才發現這種所謂的降噪耳機其實發展已經很久了最早是用來給飛機駕駛員保護耳朵的.這讓我感到相當的好奇 同時也重下了今天這篇文的導火線…後來有機會經過東區的Best試聽了Audio-technica QuietPoint ATH-ANC7及耳道式的ATH-ANC3 也去101的Bose去聽過有名的 QC-2 QC-3
綜合了試聽及網上前輩們的文章 , 因此我入手了今天的兩位主角
鐵三角外盒相當大明顯大於JBL

相同的外盒翻開設計



JBL 開盒 -單層的設計所有的副件都裝在塑膠膜內

所有的附件
電池 收納袋 大轉小轉接頭 及飛機轉接頭


晶片電池盒



耳機上的噪音感知器

收折後的樣子

接下來是鐵三角..內盒為雙層的設計 上層是耳機主體下層為收藏盒及配件


耳機收入的樣子

耳機上的噪音感知器

做在耳機上的電池盒

裝入電池的樣子

輸入的端子

主動降噪開關及開起後的藍光

JBL reference 510 VS. Audio-technica QP ATH-ANC7

疊疊樂

試聽後的感想
我先強調我不是專業的玩家 純脆個人想法分享
購買之前做了很多功課看了文章
自己試聽後好像自己的感覺跟文章敘述及自我想像的有點落差
記得去101聽 BOSE QC-2 後並沒有很滿意跟網上有些文章形容的並不一樣
倒是 BOSE QC-3 聲音真的很讚降噪的效果也好可惜價格…….
回到 文中的 JBL 510 也是正統美式作風 渾厚的低音 適合打電動 及搖滾 音
樂 中低音聽起來 很Q不會太厚 我覺得恰到好處 小巧的設計方便攜帶
跟BOSE QC-3 一樣的耳罩設計並不會完全的罩住整個耳多
比較不會那麼悶熱 電池盒分離設計 減輕了耳機的重量
在ANC7上還是有著鐵三角的特色高音清析非常適合女聲加上全罩式的耳機
非常適合鈴聽細節的部份中高音音色廣闊 聽起來很舒服
最主要的降噪功能真的蠻神奇的 說真的兩個外盒標示的70% 85% 降噪能力
聽起來真的聽不出差別 兩款耳機戴上後名顯的覺得週遭變安靜許多 但是些許的還是能聽到些許聲音並不是完成的無聲
結語
找適合自己的耳機 試聽是很重要的
個人覺得所謂的主動降噪在許多吵架的場合真的能有效降噪(主動或被動)
我要強調的降噪並無法完全無噪 對於周遭完全無噪我覺得太危險了
但是對於吵雜的環境下聽音樂真的有很大的幫助
說到我的感覺 JBL 510真的C/P 值很高 聽起來有美式大廠風格
如果預算允許 ANC7 是不錯的選折
口袋夠深的話 Bose QC-3 將是我的首選
後記
一次入手兩隻耳機原本打算ANC7我用
JBL510女王用
結果竟然被女王打槍
女孩子對於主動降噪科技技術並不好奇
外形永遠擺第一
我想這是許多男人常常失算的
有感而發----同場追加
文前有提到的另一款 鐵三角ANC3 耳道式耳機
試聽後不管降噪隔噪的功力都很棒
音色聽起來也很平均價格也很親民(跟其他降噪耳機比起來)
可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耳道式耳機的使用須非常小心
最初耳道式是設計給助聽器所使用的經由完成的密封將細小的聲音放大
送到耳朵內通常用於耳膜有問題或是聽神經有問題的人
這裡是耳朵的構造圖

我想有些人知道聲音是由外耳經由耳膜振動推動三小骨
再將聲音傳到中耳前庭半規管最後將聲波轉為電波在內耳內由聽神經送大大腦
耳道式耳機通常是外耳跟耳膜完全密封 所以通常戴上後有耳壓
似聽診器的感覺
耳道式耳機通常為了加強音色會在設計上加長振膜的衝程 相對的音波產生強大的衝擊力作用在耳膜上 在三小骨上產生的的振波也相對的變大
人是很神奇的動物 當強大的音波產生時身體的聽神經會主動降低敏感度以保護
聽神經不Overload
如果長期啟用這個機制 聽神經就不會恢覆 就是所謂的重聽
嚴重一點就會失聰 現今的醫學對於聽力的問題 也只有50%的治療力特別過了黃金治療期後如果聽力沒有灰覆就是永久的聽力損傷
這是一般人所沒注意到的
通常用耳道式耳機聽音樂有決大部分的人音量都是過大的!!!
(一般其他的耳機也要注意音量的問題)
呼籲大家要非常小心使用耳道式耳機(一般耳機)
所以對我來說耳道式決對不是我的首選
以上是我個人意見如有不對請指正
謝謝你耐心的看完
有空記的幫我加分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