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有一次很不愉快的郵寄買賣經驗,所以後來兩三次的耳機買賣都只找當面交易的,
之後如果萬不得已要買二手的,我也要學人家國外當場開箱當場用DV錄影存證了,
最近有過大約五次的當面驗貨經驗(三次自己需求,其他兩次陪同友人)
第一次:賣家說九成新無破損,結果當場看到的是耳罩部分已經發黃(AKG系列),
上環支撐皮帶有細微龜裂痕跡,還有疑似髮油+髮膠黏著殘跡
第二次:賣家說九成新,當場看到差點沒昏倒,上方的翼狀支撐(鐵三角AD系列)有好多頭皮屑,
透過機殼沖孔,可以隱約看到有一兩隻死螞蟻"鑲嵌"在裡頭(這賣家應該有邊聽音樂邊吃零食的習慣)。
第三次:拜耳動力系列的,耳機外殼金屬部分充斥著細微的小摩擦痕跡,超多! 賣家在拍賣網頁根本沒提到
第四次:自己直接去買一隻新的AKG了,順便陪同友人去看二手物,遇到殘留頭皮屑在耳罩內的= =..
而且整隻耳機有點被"撐開、撐鬆"的感覺,當面看到賣家的頭尺寸我心裡有不妙的預感....
感想:二手耳機,尤其是耳罩型式的,因為接觸皮膚面積比耳道耳塞式的還大,很容易因為使用者的衛生習慣,
而影響外觀好壞。當面交易真的可以避免掉很多爭議,上面遇到的狀況,賣家都沒明說,
可是當場看到的時候,CARE外觀的會臉綠掉,這種用郵寄的一定會發生很多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