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有一次很不愉快的郵寄買賣經驗,所以後來兩三次的耳機買賣都只找當面交易的,
之後如果萬不得已要買二手的,我也要學人家國外當場開箱當場用DV錄影存證了,
最近有過大約五次的當面驗貨經驗(三次自己需求,其他兩次陪同友人)

第一次:賣家說九成新無破損,結果當場看到的是耳罩部分已經發黃(AKG系列),
上環支撐皮帶有細微龜裂痕跡,還有疑似髮油+髮膠黏著殘跡

第二次:賣家說九成新,當場看到差點沒昏倒,上方的翼狀支撐(鐵三角AD系列)有好多頭皮屑,
透過機殼沖孔,可以隱約看到有一兩隻死螞蟻"鑲嵌"在裡頭(這賣家應該有邊聽音樂邊吃零食的習慣)。

第三次:拜耳動力系列的,耳機外殼金屬部分充斥著細微的小摩擦痕跡,超多! 賣家在拍賣網頁根本沒提到

第四次:自己直接去買一隻新的AKG了,順便陪同友人去看二手物,遇到殘留頭皮屑在耳罩內的= =..
而且整隻耳機有點被"撐開、撐鬆"的感覺,當面看到賣家的頭尺寸我心裡有不妙的預感....


感想:二手耳機,尤其是耳罩型式的,因為接觸皮膚面積比耳道耳塞式的還大,很容易因為使用者的衛生習慣,
而影響外觀好壞。當面交易真的可以避免掉很多爭議,上面遇到的狀況,賣家都沒明說,
可是當場看到的時候,CARE外觀的會臉綠掉,這種用郵寄的一定會發生很多爭議。

文章關鍵字
這不是常態嗎 就跟很多人賣遊戲片都說 九成九新 只玩過一次 破關就放回盒子

結果打開來看 還不是刮痕一堆 還硬說是正常使用痕跡

賣家說的話 先打個折再說

小弟買二手都會先叫賣方拍實體近照上來 再說 誰知道你認知的九成新和我的是不是一樣
其實.........

2手商品

過保的基本上

僦部要買了

不然保固看誰
exdus117 wrote:
其實...........(恕刪)


耳機二手市場其實不太考慮這個,很多高價耳機,就算過保了,只要賣相好價錢佳,一堆人搶著要
因為有些廠牌的耳機要run得夠久,有些要run到500~600小時之久,才會真的開聲
一隻兩~三萬多的木殼耳罩或是旗艦級耳罩,二手價漂亮的話(賣到一萬初),往往都是被秒殺,過保品也一樣

只是有些都沒有實體照,所以沒看到照片就買也是在賭博,音質run的再好,外觀太恐怖的也是讓人怯步
尤其是那種黏滿頭皮屑髒汙的,我真的不知道 要賣之前用酒精擦拭一下有這麼困難嗎= =?
雖然二手的確有二手的價值
不過我還是會一直忍耐....忍到可以買全新我才會去買
我真的不喜歡用別人用過的 (可是吃別人吃剩的我可以接受@@

然後賣之前消毒清潔一下對他們來說好像真的很難
我如果賣那種髒耳機 我自己都會不好意思......
去AA二手版買的話大多都可以要照片
我自己賣都是PO照片上去
比行情價稍高照樣可以秒殺
(不過我經手的耳機都會努力保持品項啦)
自己也常買賣二手配備
不過對耳機部分,自己還是比較喜歡一手保內的商品
多半是買家用一陣子又直升,品相會比較好。也比較值得買

如果滿一年....就不會去期待外觀...只期待價錢

話說其實不滿意就把他退了吧....不滿意又一直拿著才是痛苦
首先站在一大片鏡子前,然後雙腳呈現半蹲狀態。之後兩手向前伸直,五指並齊,身體些微向前傾。最後把伸直的雙手向內移動....
請問買賣二手耳機多半都到哪呢?有附SHURE SCL5 要賣但找不到地方賣
買二手的就像在賭運氣阿,我今年二月買了三隻鳥22'螢幕才1200,現在也用爽爽的
二手品也有很不錯的,就看遇不遇的到

有些人使用耳罩時,絕不會吃東西、用完後會把汗擦乾,收的時候都很小心收
要是跟這種人收二手機,絕對是一種很賺到的感覺

如果遇到衛生比較不好的,那東西狀況就比較不好

另外若是二手的東西,收到有抽菸或使用香水的,那個味道久久都散不去
就算是二手的擴大機、線材也全都是那個味道
更別說耳機是要戴在頭上的

任何狀況,賣二手的都不太可能明講,但要買的人可以大膽主動用訊息、悄悄話去問
有問的話,賣家多少都還是會回答的

像是使用習慣,會不會邊吃邊用,有沒有抽菸,有沒有使用香水
這些能問的都應該問一問

二手品是有品相不錯的,但就是要仔細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