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打的沉下去了
為了讓他復活 (?)
傾家蕩產買了重生符 (?)
希望有效 (?)
刪了不重要的照片,
新增感想,
還有淘寶網心得。
---照片來了---

箱子,不過我沒有踢到他。他就出現在我桌上。

直接開!不過還是看不大出來是什麼


泡泡紙再見!IE6 正式登場!

Sennheiser 標誌和旁邊小小的IE6。

底部,MIC......Sennheiser 旗艦耳道也中國製嗎
。
左手邊。歷史。

右手邊。附件?

背面,讓人安心的貼紙
。
沒看清楚?沒關係這樣OK嗎?

看到了!

哦,我要噴淚了。


近一點,小心不要撞上去。

側臉男,有沒人知道他是誰
?
全視圖。

IE6 一個字各值多少錢呢
。
盒子。
。
耳套。

好像還沒有看到有其他大大這樣擺
。
線夾,很悲哀的進不了收納盒
。
空的內夾。

清潔棒。

電池盒......不 ,乾燥劑的盒子。


還是要讓耳機出現一下,不然她會鬧脾氣。

側面照。

(R)

修成另一種感覺了
。
接耳掛。

拔除套子,肥手傷眼抱歉。

分線處,還是IE6
。
賣家送的耳塞。C家的海綿耳塞。
看到IE6 沒
?
兩枚呈上。

收好準備出門。

Shennheiser
。
線夾:「我也想進去啊......。」

END。
------------
聽感心得:
入手IE6 有一段時間了,
聽了至少有300hr 吧,
可以講點小心得。
剛拿到的IE6,
低音量很多,撲天蓋地而來,
聲音有點分不開,音場感覺不大,
樂器知道他在哪,可是確切位子講不出來。
"糊"是最大重點。
現在,低音明顯收斂許多,
量有減少,但不再是一大團一大團,
而是一顆顆的撞進胸口。
就好比剛入手時低音是用"巴掌"在甩。
現在的低音是用"拳頭"在扁。
音場有變寬,但感覺不夠,
分離度有好,但有待加強。
"糊"的感覺還是在,
希望時間久了會更好。
淘寶心得在這:

神奇包裝版IE6,我對鮮黃色的有點動心。

賣家放的美麗圖。有發現什麼怪怪的?

來,跟我的比比看吧。

盒裝版內附,說明書怎麼怪怪的?

最後,盒裝背面,貼紙要貼好啊...
下台一鞠躬。
(如照片有誤觸版權,請告知,開版本人立即刪除)
--4/14 分享耳套--
不囉唆直接上圖。

收到了三包小東西。


兩包黑,

一包白。

先全倒出來。

別鬧了,乖乖站好。

原本訂的只有這兩位小朋友,

沒想到他們在紙袋裡繁殖了(?)

兩組E2C,

和原廠IE6 耳套相較,耳孔小了點。

高度高了點。

直徑小了點...等等,這樣會很難塞進去啊...

這時就要傢伙上場了。(前:清潔棒 後:觸控筆 )

看我撐開他。(黑的好像麥克風...)

這樣捅進去的。

觸控筆使用...正常!

兩個白二節套。

與原廠相較,耳孔小了點,

高度高了點,

直徑小了點,不過這顆比較軟,很好塞。

最後重頭戲,三節套。

沒有原廠,直接大號跟小號比。

高度差不多,(小的像聖誕樹)

直徑差不多,很硬很難塞。

所以...來串燒吧!
--加上耳機--

黑白雙煞。

大小三節套。

白二節套X2。

原廠和新二節套。

原廠和新一節套。

END

)等著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