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聽的音樂不算大眾流行,
那要買CD,只能到都市去買,而且買下的是整張專輯不是單曲。
計算後,長期下來花費不少,轉檔成mp3也要花時間,麻煩,
所以偶爾買專輯無訪,全都靠專輯就很累人了。
youtube的好處是只有網路費而已,曲子本身免費,想聽隨時都可以聽。
現在的音質也有一定水準,很多古典樂用英文查詢也可以找到不少!
壞處是連線不可能隨時穩定,還要有一個電力足夠的手機。
目前我的手機,用的是低階的,只能聽見聽雜訊和模糊音。
我現在靠這樣聽下來很勉強,
只是連最好的安卓手機,音質風評也不好,
加上youtube是來自網路,訊息不穩定,雜音問題能不能解決都是個問題。
另一個方法,youtube剪輯mp3,這要花不少時間而轉出來的品質也不是很穩定。
一個勉強但很棒的方法。
iTunes,一定要用蘋果的產品,最便宜的ipod也要一定價錢。
音質有保障,不至於太差。
購買音樂方便,很多小眾但高水準的曲子都找的到。
主要問題是錢,
但再怎麼貴,也比買專輯便宜,
而蘋果產品也不是不能聽youtube和電腦放檔案進去,
次要問題是,蘋果公司前景的疑慮。
蘋果最近的消息很不樂觀,總覺得變質嚴重。
現在經濟變幻莫測,前景不明,以後產品也不見得值那個錢。
而聽音樂,肯定是五六年以上,
誰能保證在itunes累積下來花錢,能夠聽十年呢?
CD至少也有過三十年,
iTunes則十年,他不至於倒那麼快。
那以後會被google音樂蠶食呢?
或說現在就用google音樂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