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的KENWOOD隨身之旅!來蓋個KENWOOD大樓吧!

話說在前頭,這篇文章不會有太多的耳機或隨身聽評論,只是一個心情紀錄,以及一些想法和建議,
心情記錄在一樓,想法和建議則是在二樓。
─────
入坑至今五年了,聽了無數的隨身聽和耳機,也實際購買了數台隨身聽和耳機,得到了許多的經驗和感觸,也因為家人的知識和支援,讓我在家用耳機系統建構的比較輕鬆,唱片的取得也不虞匱乏,
約略在半年前建構完成度達到90%後,便已逐漸退燒,陪朋友去耳機行也都無所事事,興趣大減,
但是這樣的我仍對一支耳機還有一絲熱情,那便是KENWOOD KH-K1000。

打從購入第一台KENWOOD隨身聽時便已耳聞KENWOOD也有出家用耳機KH-K1000,
但一直沒機會聽到,直到去年網友azureimf舉辦耳機趴時,有幸一睹風采,
可惜當心我將重心全擺在HD650建構上,
反而錯失了仔細欣賞的機會,之後系統建構完成後,開始將心力放在對我具有紀念價值的耳機上,
也就是純粹收藏用,當然聲音還是要有一定的等級才行。

這時,我想到了三隻耳機,CD900ST、STAX 4040,KH-K1000,
第一支我想有再燒的都知道並且聽過,我也對其很感興趣,無奈聲音不合意,
4040聲音很滿意,但是colin的靜電擴很難買到,價錢也是問題,所以不考慮,
剩下的就是KH-K1000了,說來我對KENWOOD還真是挺有淵源的,
打從入坑第一台隨身聽便是KENWOOD的F504,
而後購入的隨身聽也幾乎都是KENWOOD,也許我已在不知不覺間中了KENWOOD毒?
但是我並不敢貿然下手,因為我不了解這支耳機,且K1000已經停產了並不好購入,
這時忽然瞥見網友蘇普的耳機趴會出現這支耳機,當然是要把握機會前往試聽囉,
試聽的結果不出我所料,是我喜歡的聲音,雖然有不足的地方,但是這可以靠我的主力HD650來補足,
所以不成問題,剩下的就只是收購的問題了。很幸運地在AA發文後便順利地收到這支耳機,
在此我很感謝網友蘇普提供試聽,網友nicotwn割愛,
當然最感謝的是KENWOOD公司,生產了許多優質的產品。

回頭審視這五年的路程,發現我真的太熱愛KENWOOD了,掐指一算,我居然有如下數量的KENWOOD隨身聽,E502 *1、F504 *2、G708 *2、E8 *1
我也就只有購入7台隨身聽,KENWOOD竟然占了如此龐大的比例,真是令我驚訝,
而KH-K1000將作為整趟耳機旅程的終點,現在的重心將全數擺在樂理的提升以及欣賞。

以下是耳機和隨身聽的圖片,充滿著我的回憶。

KENWOOD MG-E502

五年的KENWOOD隨身之旅!來蓋個KENWOOD大樓吧!
這是我第二台購入的隨身聽,純粹好奇前一代產品有多小台而購入,
聲音表現和F504各有千秋,不過操作和系統就沒這麼穩定,螢幕似乎也有瑕疵,
仔細把玩了解後便出售。

KENWOOD MG-F504

五年的KENWOOD隨身之旅!來蓋個KENWOOD大樓吧!
我第一台接觸的隨身聽是黑色F504,後來因緣際會下又買銀色版本,
我忘記銀色出掉的原因了,黑色則是為了購入F806而出掉,
這應該是我買賣隨身聽中最後悔的一件事情,因為其實我根本不缺錢

F504續航長,音質有一定的品質,也能插卡做擴充,介面簡單但是實用,
是我目前認為綜合考量最優質的隨身聽,可惜停產已久,不好收。

KENWOOD MG-G708

五年的KENWOOD隨身之旅!來蓋個KENWOOD大樓吧!
這是我第三台購入的隨身聽,原先打算當成床頭機,無奈聲音並不滿意而賣給網友,
上了大學後又買了一台,搭配T50RP使用,後來升級耳罩後便和T50R一同賣出了。

KENWOOD MGR-E8 & KH-K1000

五年的KENWOOD隨身之旅!來蓋個KENWOOD大樓吧!
這兩樣真是太棒了,雖然實際上我不會搭配使用,因為攜帶不方便,
目前這樣接純粹只是因為我的家用系統不適合KH-K1000。
E8一台很好的錄音機,可惜聲音較暖悶,配上我的主力IE8並不是那麼合適。
但也算是高品質的表現了,目前已接近退燒,沒有意外的話不會再更換隨身系統,
E8和K1000對我都有特別意義,也是一個紀念,紀念KENWOOD和我的耳機之旅!
文章關鍵字
由於KENWOOD已不再生產隨身聽和耳機,對於停產的產品我並不想做詳細的介紹,時代再進步,
目前的隨身聽市場很熱絡,並沒有必要拘泥於舊產品。在此我想分享一些對於隨身系統的感想,
希望可以成為新人的一盞明燈,可能和目前論壇的主流有些出入,歡迎討論,但並不希望見到無主見的攻擊,家用系統方面,我了解的較少,故不多說甚麼,不過部分思想和隨身系統是一致的。

1. 關於隨身聽和隨身耳機
時代在進步,隨身聽的需求性已經愈來愈低,低階隨身聽未必會比這兩三年的智慧型手機好聽,
甚至是中階隨身聽(例如J3、F806)也未必勝過,這也是為何高價位隨身聽可見度愈來愈高的原因,
低價位隨身聽只適合為了續航或是手機不方便的人使用,如果只是為了音質而買隨身聽,
你至少得從iAUDIO i9開始,常見的sendisk或是philips,甚至是SONY的S系列,都不會是一個好的投資。另外有些銘機例如D9EC,我也不建議購買,這些機器往往是紀念性質超過音質,不必拘泥於老機,
至於最近熱門的X3、DX50等大陸牌低階磚塊,若是你不願花超過8000元,且不介意介面,
那麼會是一個好選擇,但是你仍須注意一點,這些磚塊素質有一定的等級,但是耐聽度不夠,
而且介面完成度仍然不夠高,一定要先試用確定能夠接受後再購入。
高價位的隨身聽,從F886開始,一路到達AK240,耳機亦同,由IE80至IE800,族繁不及備載,
這些價位在我眼裡都很不可思議,CP值也很低,
但如果你追求隨身的極致,那麼這些是你唯一的選擇,選擇他們,前往隨身的極致之路,
但是追求極致有一個前提,這是現在論壇上不常見到的提醒,那就是你必須要有能力。

能力並不是單指財力,還包括你的知識,你的喜好,實話實說,流行樂基本上用不到極致的隨身系統,
舉個以前的例子,我認為SONY E053 + DENON C452就不錯了,尤其是對於剛入門的玩家真的夠了,我不會否認使用極致系統所帶來的提升,包括我自己也是在追求,在此我要說的是這個提升的必要性,我發現有一些人,包括以前的我,並不了解自己在追求甚麼,自己到底要聽甚麼?自己到底聽到了甚麼?就我的觀點來看,在你花大錢提升系統前,你至少要有足夠的樂理,已經清楚自己的喜好,
如果你連電鋼琴和鋼琴都分不出來,或著是不知道何謂"真實的聲音",那你組出的系統會很偏,
當然你聽得開心倒也罷了,問題在於聽的不開心,或是愈組愈多問題,
最慘的是有一天忽然發現手機比自己花了大錢的隨身系統好聽(正確來說是不懂得判斷),這些人屢見不鮮。因此我建議,隨身走到一半,也就是約略5000~10000級別的隨身聽和耳機時,請一定要審視自己的能力,如果發現不足,趕快停止,補強應有的能力後再出發,或著是就到此為止,這樣的系統表現已經非常棒了。

3. 關於隨身耳擴和對錄線、耳機線
這部分比較屬於系統額外補強,但卻曾經成了標準配備,幸好目前這個怪異風氣已經比較少見,
但還是可以見到有些網友認為隨身擴大機是必需品,首先關於耳擴,實話實說,
萬元之內的隨身擴好的並不多,大概只有IMAMP還可以一提,想上擴,沒有一定的財力就不要上了,
上了不會好多少甚至還變慘,另外就是必要性,你真的需要嗎?這樣的提升有必要花這錢?
對錄線則是相反,15cm的線,能帶來改變,但能帶來多少?帶來的是提升,還是改變?
頂多花個2000元就能擁有非常高品質的線材,超過這個價位後,真的需要仔細試聽,
耳機線方面亦同,就我看來大部分都是調音線,升級線佔的比例實在不多,同樣的,
花大錢在耳機線上面,到底有沒有必要性,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一點。

我想各位應該會發現我一值在強調必要性,是的,我認為對一些玩家來說,很多的花費都是沒意義的,
同樣的感動你不用花這麼多錢就有機會欣賞到,這邊舉個例子,對於新手或是不常接觸耳機的人,
2000和20000的感想就是都很好聽,然後貴的好聽一些,但是這個"一些"值18000嗎?
等到能力足夠,知了所好之後,才能夠真正的瞭解這18000的價值,我想這點應該是沒甚麼問題的,
當然這是個人喜好,我管不了這麼多,不過若是花少一點的錢就能讓得接近甚至一樣感動,那真是件挺棒的事情。
隨身訊源我聽了不少,肯木頭F系列算是我最喜歡的, 特別是F516 + CK100不用上擴,女聲就很好聽,話說借給某人到現在還沒回來,真的有點想念

DreamyPlanets wrote:
話說在前頭,這篇文章...(恕刪)


Kenwood公司真的很不錯,地雷貨少,高性價比貨多,產品又各具特色



nicotwn wrote:
隨身訊源我聽了不少,...(恕刪)


F系列真的是非常棒的隨身聽,雖然現在是在用E8,但仍是很懷念當初那台F504的聲音。

True the wolrd wrote:
Kenwood公司真...(恕刪)

/人◕ ‿‿ ◕人\:又是一隻QB!!

是啊,可惜似乎是因為和JVC合併的關係,
感覺KENWOOD在家用影音市場的動作已經愈來愈小了。
f504繼承用戶幫頂
DreamyPlanets wrote:
話說在前頭,這篇文章...(恕刪)
版大講的真是非常的好,所謂發燒,其實有很多的盲崇與盲從,在摸索出自己所好之前的學費真的不必付那麼多,頂級發燒友有很多是被器材與虛榮心所奴役,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反璞歸真,回到享受音樂的本質,恭喜你!
一樣都是很喜愛 KENWOOD 這個品牌, 感覺這才是一個純聽音樂的專業品牌, 很懷念它的溫暖女聲, 清脆又獨特的木頭結他聲...可惜的是他的操作, 支援格式的不足令人不得不放棄了..







稍微做了些排版和調整,去掉了一些較為偏頗強硬的描述,
也改了標題,跟風一下蓋大樓風氣

wer31026 wrote:
f504繼承用戶幫頂...(恕刪)

好機一台,當初我同時有兩台呢,現在好後悔沒有留一台


難得在學校遇到同好,卻看到一台傷痕累累的F508,好心痛啊,
還好F系列算是堅硬且架構單純,不易壓壞。


halakoala wrote:
版大講的真是非常的好...(恕刪)

謝謝你的讚賞,其實我也仍未完全摸索出真正想要的,樂理也不大足夠,
幸虧有親人和一些老燒的協助,才未迷失方向,也因此才有了這番感悟。

seafoodgaotip wrote:
一樣都是很喜愛 KE...(恕刪)


G508+FXT90的圖票很有意境!
另外居然還有少見的V20,JVC後來也沒再出隨身聽了呢,
合併之後的G708聲音改變很大,我一直很好奇是不是因為JVC的緣故

幸好我這個人比較簡單,木頭介面我都還蠻習慣的,不過也確實有待加強,
順帶一提,E8的介面大概算是KENWOOD最好的介面了,除了他是單色以外
格式只要能用WAV就夠了,容量靠插卡解決,KENWOOD家還能讀取WAV TAG,更是心滿意足。

小弟自2006接觸KENWOOD,前前後後也敗下7、8台
至今就留下這4部


因為非常喜愛F508的聽感與高續航力(而且在日本有一段時間價格跌到谷底),
接連買了2台,連螢幕膠膜都還沒撕下…
G708推出後,預料這會是最後一台K家隨身聽,忍不住又敗下去了。
果然從此KENWOOD就在隨身市場消失
可惜始終無緣聽到D9究竟有多神~

聽KENWOOD就像是生活的一部份
不管是聲音與操作,已變成了一種習慣(即使每部個性略有不同)
曾經使用其他廠牌的產品,無論怎樣都很難去適應
這樣應該算是中了木頭毒吧


http://www.wretch.cc/album/alien161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