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文章前,
先和各位閒聊一下

”Meze 99 Classics”
我想很多人應該都是第一次看過Meze這個廠牌

尤其是品牌名"Meze",我還特別去查了下意思
“Meze,肉糜的意思,是一種地中海地區食用的佳餚”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ze


嗯?又不是晉惠帝,怎麼會有品牌把自己的名字取作肉糜呢
其實答案挺簡單的,就只是這個品牌的發起人姓Meze
就和Sennheiser叫Sennheiser是一樣的道理



注意到這個品牌大約是5年前、也是Meze剛發跡的時候
當時還在日本讀書,
亂逛一些耳機揭示板的時候偶然瞄到其中一隻編號88的耳機
http://www.barks.jp/news/?id=1000090063

長的還真的像是以前的鐵三角,一樣有3D-wing、木殼的處理也很像
而之後出的73小耳罩又更有ESW9的影子,
支架在照片上幾乎跟我曾有過的ESW9如出一轍。

當時雖然覺得是個模仿品,但還是激起了不少興趣,
甚至還寄了幾封mail跟Meze的客服聊了不少關於他們家耳機的事。
可惜的是,礙於當時還是學生沒有多餘的預算、
以及不確定是否為自己喜歡的聲音,最後並沒有下手。

在這之後,我的e-mail似乎是被加到好友圈去了
一旦有新產品的發布、聖誕過節都會收到他們的信件
也是因此才有機會再上週末踢到這個箱子

大約四個月前收到了客服的來信
信裡說到會推出一款與以往耳機不同,
不論是外型設計或是聲音走向都和以往有極大區隔的耳機
而第一波的開賣會在Indiegogo上發起集資計畫


信中表示,收到信的人因為長期以來對Meze的支持(笑,其實我還沒買過)
可以等收到後再決定是否要保留耳機,不喜歡也可以全額退刷
看到這句後,不用多說,我幾乎是第一時間就手滑了
歷經四個月的等待,終於在上週末寄達我手上了
從收到後馬上開始了burn in菜單,大約前後也跑了快100hr
就在發開箱文的同時,也來一些主觀的心得文吧


雖然Meze設計師本人是英國人,
不過耳機的生產似乎是在羅馬尼亞
更有趣的,這隻耳機跟TH-X00一樣,
不是從生產國、也不是從販售國發出(X00是從德國發貨的)
99是從香港寄出的

當初收到客服的回信時覺得應該不會太久
從香港到日本的距離應該三四天就到了
結果打開物流時差點噴茶...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送到到新加坡去幹嘛...)
不過還是有遵守約定,在聖誕節前收到


因為是住宿舍,所以沒辦法進門前沒踢到箱子
(偷偷擺位)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from Hong Kong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打開外箱後,
從一堆泡棉後探出頭的就是Meze 99的箱子
除了耳機的型號外,黑底之上燙金的99設計圖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背面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打開盒子後,直接看到攜帶包
跟Meze其他產品一樣,沒有過多的包裝

不過盒子內部都有黏上一層泡棉,不用怕攜帶包的合成皮會被磨到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產品說明書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收藏盒
做工非常好,
Meze的小金牌擺在那邊真的高雅許多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拉開拉鍊後,等了四個月的公主終於現身了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另外還非常貼心的附上一個線材包
這樣獨立出一個包包的設計,真的方便許多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線材包裡面附上的配件共有四樣
3m的長線、1m的線控線、6.3轉接頭以及飛機插座轉頭
不過經驗上,有過線控的話聲音多少會衰聲
所以目前run in都是用3m那條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兩條線的分線部分都有自家logo的壓印
在這小地方做的也是可圈可點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回到耳機部分
支架是用鋁合金切削的,非常堅固
同樣的左右兩耳都有品牌logo的牌子
而不是壓印在耳機木殼上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人工皮的頭戴,壓上99 Classics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耳罩部分,比起X00的還要硬些、不過並不會壓耳
反倒更透氣了一些,至於材質官方並沒有表示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這隻耳機也不算是有很多配件跟複雜包裝的
開箱就到這邊為止,來說一下聲音吧

配置為:
VAIO S11-->Konstantine-->Hugo-->
furutech鍍銠6.3-->99 classics

測試曲和我之前分享的HE1000開箱文一樣
有興趣的版友麻煩搜尋一下

從拿到之後,每天幾乎都有約10hr以上的Burn in時間
到今天是收到的第八天,算一算可能也破100hr了
從剛開聲有點迷濛的聲音、到現在面紗漸漸被揭開了


雖然並沒有購買他家的其他耳機,
不過還是有收到官方的88 classics試聽機來把玩過,
之前幾隻耳機的聲音走的是暖聲解析低、聲音的染色非常嚴重
會讓我想到鐵三角的W100這種已經染到味精過量的聲音

不過99 classics倒是真的讓我跌破眼鏡了
在萬元以下、同價位的耳機之中,雖然不算是素質頂尖的
但的確是我聽過三頻分段、聲音表現最為平均的一隻,
不會低音砲,也不會有頭重腳輕的問題

聲音中性偏暖,音場算是偏小的、不過分離度不錯
雖然控制不了大場面的交響樂(貝多芬第九號)
但在聽四月は君の嘘 僕と君との音楽帳時
貝多芬第14號小提琴奏鳴曲的擦弦聲是非常乾淨俐落,且富含彈性的
可以很清楚地聽見弓在弦上快速的跳動所留下的軌跡

在人聲上的表現,他會有適度的修飾
像是Aimer的Re: I AM就會讓她聲音的滄桑感變得更加動人
在聽光叔的Butter-fly時,會多一點點的奶油感

而大家很容易在意的齒音這點,我覺得那是無可避面的
若是錄音有將那部分路進去、那當然是免不了聽到齒音
但問題是如何呈現、會不會有過刺的問題
在99 classics上,齒音並不是一個扣分點,
雖然聽的到,但就像是演唱的一部份那般的自然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整體上來說,
他雖然並不是一隻在哪方面來說非常突出的耳機
但在表現方式上非常的"舒服",
這點很符合當初Meze在設計這隻耳機的目的
在人聲的表現上可圈可點、也不會因為過多的染色導致紐曲
若是在找一隻可以順順廳的耳機,那麼99會是非常好的選擇

最近因為日本進入年假,
幾乎都是帶著這隻耳機,找間咖啡廳打開電腦處理事情
而頭上總是帶著這隻耳機,一眨眼就過了數小時、完全不會疲憊
福山雅治和Mr. green apple雖然是兩個不同的方向
卻都在99的表現上,發揮出他們各自的空間以及毒性(?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耳機雖然是可換線設計
但接到單體的那端因為過細、所以很多頭都不能用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另外、雖然人各有所好
不過99的設計的確非常高雅,也非常漂亮
就這樣帶出門也絕對不會被某B的吸睛度
算是在音質和外型上都找到一個折衷點的好耳機
推薦給在找外出用耳機的各位


另外,據集資網站上面"官方"說的
Head-fi的創辦人在Jade在今年德國的影音展上聽過後
留下了Priceless的評語(右邊的就是Mr. Meze)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那麼這隻耳機是不是那麼值得入手呢?
從我到現在都還沒退刷不就是答案了嗎?
雖然不至於那麼誇張,不過99的確是一隻非常耐聽、耐看的好耳機

我是守護星城治安的綠箭俠
讓我們一起在咖啡館的音樂中度過愉快的下午吧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最後的最後,預告:
上週末的ポタフェス手滑的最後大魔王
[開箱] 意外地黑馬 Meze 99 classics
不好意思來推個古文
只是看到樓主這麼豐富的介紹
應該要支持一下
最近對這隻耳機產生興趣
感謝樓主這篇心得!
推個古文,去年買了這隻,真的是做工很美,光是衝著他的設計感就很值得入手了。
聲音也如樓主所說,分離度很棒三頻均衡,唯一小缺點就是音場真的不大,要拿來聽交響樂的可以再考慮看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