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內建的煲機程式,但我總覺得有線耳機煲比較有意義
真無線藍芽慢慢聽,聽到聲音的變化不是更好嗎?

充電中。前面的指示燈會緩慢的閃爍

手機的APP能夠隨時偵測量的狀況,還蠻不錯的設計。


耳機的充電倉跟耳機本身,手如果油油的會沾上指紋
我會偶爾用酒精擦拭,保持清潔。

配件,但我個人是都沒有換過,我覺得原廠配置的就蠻合我爾行了
充電線有點短,我是用我自己的~

APP前連結的時候,耳機已經有聲音,看到裝置上卻顯示「未連接」還蠻怪的
後來發現是用裡面的功能未連結,連結成功就會出現,前面我提到電量顯示的地方。



這個是他們app內建的TailorID,完全免費,剛拿到耳機的時候我會自己調整,覺得應該自己會比較了解,該調整成什麼樣子的聽感適合自己。實際上,我覺得APP將不同頻率聲音細分成適合自己的樣子,提供一種比較有程序性的方式測驗,比想像中實用很多,雖然這部分很因人而異,但我覺得用跑出來的圖再微調,聽起來更好。

通透等等的功能模式調整,值得提醒的是低於15以下便會有明顯的風切聲,調整到10已經有明顯的人聲變大的聲音。建議不要低於10,重聽患者除外。
我其實蠻喜歡這隻耳機的,而且說實話有越用越喜歡的感覺,除了沒有因無線藍芽耳機出現大家聲稱預期音質下降很多的困擾,這附耳機以功能性來說算是蠻齊全的,運動需求硬體規格,配上APP會越用越喜歡,現在唯一的問題就在能不能撐過時間的考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