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耳機大廠 final 創立的子品牌 ag 上月底開賣全球首款專為 ASMR 打造的真無線耳機「COTSUBU for ASMR」,該機以針對 ASMR 音訊特化的 final E500 為基礎改良,使用戶能夠感受到 ASMR 錄音與雙耳錄音帶來的空間與距離感,同時清楚地感受到表演者的聲音、方向與呼吸等各種細節,也因為這樣的特性拿下了日本 2022 VGP 金獎與企畫獎的肯定。ag COTSUBU for ASMR 搭載高通 QCC3040 晶片,提供更穩定的藍牙 5.2 傳輸以及高通 aptX 藍牙編碼,它並具備 IPX4 生活防水,耳機單邊重僅 3.5g,是 final 旗下最輕巧的真無線耳機。
ASMR 為「自主性感官經絡反應」的縮寫,指的是由特定聽覺(或視覺)刺激所觸發、能形成歡快感的「顱內高潮」反應,最直接好懂的例子當屬耳語或咀嚼聲,而 ASMR 內容的錄音方式通常使用雙耳錄音 (Binaural Recording) 搭配假人頭記錄下麥克風 360 度的聲音,以完整呈現真實且具方向感的細節。ASMR 的音源種類也十分多元,包括像是幫助睡眠的白噪音、ASMR 主播或 Vtuber 的細語聲,甚至是成人向的聲音內容等

- 外盒正面
- 外盒背面
- 盒內容物
- 充電艙正面
- 充電艙背面
- 充電艙底部
- 充電艙頂部
- 充電艙內部


ag COTSUBU for ASMR 的充電艙上蓋可以非常輕鬆地以單指掀起,但這不代表轉軸不緊實,受益於磁吸式開關蓋設計,蓋回去時會發出一個「咔噠」聲並牢固地貼合,能夠防止耳機意外甩出或掉落,此外,耳機突出充電艙的高度亦便於拿取,不會有要用挖的情形出現。該機具備「單耳模式」,只要在音樂播放時將單邊耳機放回充電艙,音樂就會自動切換為此模式而不會中斷,不過此時編碼僅支援 SBC 與 AAC,同時,原本雙耳播放的內容也會變成單聲道播放。
- 耳機外側
- 耳機內側
- 耳機導管

- 配戴示意
- 觸控示意
- 耳機本體重量
- 耳機與充電艙重量
ag COTSUBU for ASMR 重點規格:
藍牙版本:Bluetooth 5.2
驅動單元:未公布
頻率響應:20Hz~ 20,000Hz
音頻解碼:SBC、AAC、高通 aptX
電池容量:耳機單邊 30mAh,充電艙 200g
電池續航:耳機 5 小時,搭配充電艙最高 20 小時
防水等級:IPX4
重量:耳機單邊 4g,連同充電艙 40g
建議售價:2,280 元

ag COTSUBU for ASMR 採用高通 QCC3040 藍芽晶片,其藍牙編碼支援 SBC、AAC 與高通 aptX,響應頻率為 20Hz~20,000Hz,藍牙通訊技術則是最新的 5.2 版本,初次與手機配對則得在藍牙介面手動選擇,並沒有 Google Fast Pair 這樣的技術導入,如果要配對第二個裝置,則需先切斷已完成配對的連接裝置或藍牙功能。

畢竟 ag COTSUBU for ASMR 是以 final E500 為基礎去調音,主要針對 ASMR 那般貼耳、呈現方向感與細節的內容,用來聆聽一般音樂比較無法呈現出它的特化效果,JB 還是先從這邊介紹起,ag COTSUBU for ASMR 的調音著重於中高頻,透過將人聲中刺耳的齒音去除使得中頻較為飽滿耐聽,至於低頻則是較不明顯一些,整體的量感則是 2、3 千元價位的等級

我使用 Pixel 6 手機搭配串流服務 Spotify 播放音樂,並以 75% 音量進行測試,在幾田りら的《スパークル》、宇多田光《BAD モード》等樂曲中,人聲表現純淨且清唱部分亦無任何齒音出現,有一定的水準,但在解析力上跟高階真無線耳機還是有段距離。我接著播放存入手機的 FLAC 檔(無損壓縮格式)歌曲、紅髮艾德的《Bad Habits》,雖然這個格式聽來較串流嘹亮了許多,但低頻的下潛深度不足且回彈性不夠,這部分無法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的等化器來調整較為可惜,不過人聲與樂曲的分離度倒是不錯,沒有糊在一起的情況發生。
回到這款真無線耳機的重點上,或許你會想問 ASMR 的粉絲多半都在聽些什麼呢?以 ag 和 final 的發源地日本來說,我覺得應該是 VTuber (即虛擬實況主)為最大宗,VTuber 通常會使用 Live2D 建立虛擬角色模型,搭配頭部動作捕捉實現角色模型的動作,內容多半是唱歌或聊天,當然也有 ASMR 特化的音頻類型,而在這個領域最知名的當屬日本女性 VTuber 經紀品牌 hololive,這邊我以 hololive 一期生赤井心與三期生白銀諾艾爾的 ASMR 影片來進行聽感體驗。
- Hololive 白銀諾艾爾
- Hololive 赤井心

ag COTSUBU for ASMR 不僅能呈現咬字的清晰感,在舔耳、嚼食或漱口這類聲音甚至能感受到水份的存在

- ASMR 內容錄製(一)
- ASMR 內容錄製(二)

其他 ASMR 內容除了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白噪音(即大自然的聲音,像是下雨、海浪、燒柴、森林裡的聲音等)外,JB 也推薦一個個人很喜歡、需要搭配影片來欣賞的類型,就是上方影片的「動力沙」Kinetic Sand,動力沙被切割或搗碎時都會發出細微且療癒的聲響,莫名就有種滿足感,當然這類簡單的音源比較無法聽辨出耳機的優劣就是。

ag COTSUBU for ASMR 不具備主動降噪、環境音通透或是應用程式調整的功能。在外部噪音隔絕方面僅具備物理的被動降噪,我戴著耳機走在馬路上,即便音量開到 75% 還是能聽到旁邊經過的車流聲,情境轉換到捷運裏頭,磨軌聲基本上都聽得見,車廂廣播則是較不明顯一些。至於通話表現,雖然官方稱該機搭載 MEMS 麥克風和 Qualcomm cVc 降噪功能,但實際在馬路邊進行測試可發現,無論車流聲或路人交談的聲音都相當明顯,在沒有講話時還會收到周遭雜音,如果跑步或快走則風噪聲不免出現,因此要通話建議還是在室內使用會較有品質啦。
而在延遲性方面,這支真無線耳機拿來看 Netflix 或 YouTube 都沒有畫面與聲音不同步的情形,雖然它沒有低延遲模式,但實際玩起第一人稱射擊手遊《決勝時刻 Mobile》,雖然不是毫無延遲,但表現完全不像 2 千多元的等級,是可以順利打完一整場的。

ag COTSUBU for ASMR 的定位相當明確,就是為 ASMR 內容而生,特定音源表現甚至超越高階耳機,且在空間感、張力與高頻細節都堪稱上乘,無論是喃喃低語、呼吸嬌喘(?)都能以最貼近真實的距離盡收耳內,引出更深層的感官體驗。但拿來聆聽音樂的話,表現難免略打折扣,強調中高頻的調音適合流行音樂、節奏藍調或動漫樂曲,如果想聽重低音動滋動滋的類型,那量感可能無法滿足你。
這款真無線耳機不僅輕巧、配戴無負擔,粉末塗裝質感與薰衣草紫配色也別具識別度,而雖然它擁有 IPX4 生活防水、高通 cVc 通話降噪的技術,但我其實不建議使用者戴去運動或是在戶外通話,ag COTSUBU for ASMR 就是讓你在家裡使用,躺在沙發或床上聆聽 ASMR 內容,或排解身上壓力或幫助進入夢鄉。整體來講,ag COTSUBU for ASMR 是款性價比相當不俗、入門 ASMR 音頻無甚負擔,且特化超級有感的特色真無線耳機。
PS. 聽感屬於個人主觀感受,請以個人實際試聽為主。


▌特別感謝
Model:謝立琪 K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