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chiu wrote:Q線配的是Cardas的頭, 對比N牌的頭高頻跟音場的部分改善了一些 若用4-pin XLR接BHA-1, 高頻跟音場會比GS-1好些且現在市售LCD-2的FR和這支初版有些許不同, 耳墊也厚了不少Adrian1978 wrote:您目前的 DAC 是什麼? iPod classic line-out等下週D2 DAC回到手上再聽一次
mugimugi wrote:Mundorf的線材...(恕刪) 搭配一般動圈真的會很亮 (高頻部分)之前與 HE-400 一起使用則是覺得還好 (HE-400 的高頻算是很暗的, 相對於 HE-500)至於 HE-500 ... 還沒拿到線, 所以不確定
mugimugi wrote:Mundorf的線材有玩過一次聲音有點過亮如果HE500屬於比較亮的耳機再撘上Mundorf可能會很難受 趁今天有時間, 小弟補充一下 Mundorf + HE-500 的聽感: (這條線之後要改給 LCD-3, 以後就聽不到了 )(1) 整體感覺還滿華麗的, 尤其是高頻部分(2) 高頻的 動態 & 空氣感 明顯增加(3) 整體亮度提升, 本來擔心高頻會過亮, 但其實不會, 小弟認為 HE-500 的高頻並沒有想像中的亮, 算是 "超級滑順" 那類型的(4) 凝聚力 & 結像 & 通透性 都有明顯的提升(5) 人聲會更加偏向中性 (與音悅的升級線相比, 則是暖度降低), 但依然是頗為耐聽 (HE-500 本身的長處並沒因此被削弱)(6) bass 的量稍微減少 (與音悅的升級線相比較), 不過質還在, 下潛也夠深, 仍然是很棒的 bass小總結:(1) 感覺整體往 HE-6 的方向更為靠近, 非常中性 & 均衡 & 通透 (不過他畢竟還是 HE-500, 不要幻想太多)(2) 對古典樂迷來說, 這是加分很大的一條線(3) 但如果您是偏愛 Pop/Rock/Jazz 之類的音樂類型, 建議這錢可以省下 (音悅那條就很讚了, 甚至更加適合)(4) 缺點: 貴 + 重 (也許小弟用了太多的蕊數了 -- 單邊八蕊 -- 有點變態 )
Mundorf單邊八蕊的確是不便宜,且線身很硬,只能用在家用,不過蕊數多對於聲音通透度與量感的提升會很明顯~~~~低頻部份Mundorf本來就不是海量型的,所以加多蕊數可以增加低頻的量感,也算是平衡一下整體偏亮的感覺~~~~不過新線容易刺,要花點時間run.....
shuipin wrote:蝦咪~~~Mundorf單邊八蕊感覺好多小朋友離家出走的樣子 這完全是意外, 本來小弟只想做六蕊的 當初最早是幫 HE-400 訂製 Mundorf 升級線目標放在六蕊但是因為 "HiFiMAN 耳機端子的結構限制" + "HE-400 本身的 bass 下潛不夠"所以配蕊數時調整為 (+2,-4) 的配置後來敗入 HE-500, 想走均衡設定所以硬是在 +端 多加了兩蕊 因為小弟的線長是 1.5m所以花了 20k 左右的台票吧 (有點忘記了 )bensanlin wrote:Mundorf單邊八...(恕刪) 就如同大大所說的 ... 挺重的 題外話,不過小弟認為 "新開聲的管迷 Mundorf 線高頻偏亮" 好像與管迷所使用的銲錫有關係 所以普遍來說, 多 run run 就不刺耳了 (這是聽別人講的, 小弟本身使用平板耳機, 因此不會有這困擾)還有小弟聽過一條使用 "銅銀銲錫" 的管迷試作線 (Alex大 平常都使用 "金銀銲錫")高頻非常滑順 ... 不過韻味少了許多 (與一般的管迷線相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