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ce wrote:用了一天多明顯有種需...(恕刪) 是的,run-in還是需要的,聲音的變化是可以明顯察覺,主要是低頻跟高頻的變化,前者的量感變化會讓聲音從開嗓時的暖-->中性偏暖,後者會讓空間感從中等-->開闊。請參考第一樓的開箱文,我的經驗是200~300小時後聲音會漸趨穩定。如果這是你第一次做客製化耳機,耳朵的佩戴感請給自己一個禮拜的適應期,每天佩戴從幾分鐘慢慢拉長到一個小時以上,其中耳機先不需清潔外殼(但出音孔的耳垢還是要清潔),適度的讓自身的油脂充當潤滑劑,等到沒有異物感的時候再定期用噴瓶清潔耳機外殼。然而如果過了一個禮拜,還是有異物感或是疼痛難耐的話,一定要聯絡代理商,看有沒有refit的需要,千萬不要削足適履。等你適應耳機後,你會發現當初有異物感的那一耳,會是隔音較好的那一隻...ps.等穩定後,再為我們分享一下跟K3003的比較吧。
這要你怎麼定義完美,如果是說要達到原廠所宣稱-26 dB的隔音度才算完美的話,那可能要借助儀器測量才有辦法測定。雖說是客製化,但其中的變數還是很多,採取耳模就不說了,不同的聽力師操作一定有差異,再來到原廠製作的過程,太多環節了,因此要求兩耳都要達到完美的貼合的話,的確需要一點運氣。然而,就像我在首篇所分享的,耳朵似乎還是有些容忍的空間,給一些時間磨合是需要的。對我來說,只要能達到佩戴舒適與氣密性的的話,就接近完美了。只要成品能長時間佩戴而沒有不適感(我個人是要求達到至少連續3小時,再長我就建議還是要拆除讓耳朵休息一下),低頻的量感兩耳大約一致 (這才是為何要求氣密性),身體活動或頭部轉動時不會有明顯影響氣密與貼合,我個人就相當滿意了。根據網路上的討論,VE似乎成品的完成度很高,refit的機會不多。
JerichoLee wrote:我也是這一梯拿到VE...(恕刪) 恭喜了,歡迎分享圖片跟聽感。插播一下,VE的原廠鋁盒質感很好但實用性尚可 (主要是太重與體積太大),因此我自己DIY了一個土炮等級的攜行盒,盒子是用現成的Pelican 1020,高密度泡棉是跟店家要的,成本0.7K,可放入AK120一台加上Stage 4一副,已陪我征戰國內外好幾趟,還算理想,分享一下。
lieberstanley wrote:這要你怎麼定義完美,...(恕刪) 大大說的有道理~密合度不足低頻會少很多可惜小弟我不是做VE的~而是一家義大利廠牌~可能過完年才拿的到CIEM最怕的就是不fit了~refit來回又是一段難熬的時間
才看拋售掉自己的DX100準備用JH16配上手機簡單的聽音樂...不小心點進來這篇就後悔了!!綺麗的聽感描述,卻又不失客觀的比較每一段文字的搔到我癢處...勾的我心癢難耐好想到警局緝毒處舉發作者加害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