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qwed wrote:
話說我的耳朵已經不是...(恕刪)
週六到世貿去~~人真的是爆多的。
除了看看熱門的電腦、NB、電腦週邊外,
也特別去角落找到mini box的展示區,真的很角落,
覺得他們客服都很親切,之前只有透過電話聯繫,
見了面,更有一種莫名的親切。
在展示會場真的是給他有夠吵,
分貝數百分之兩百超過人體健康的指標,
mini box的展示機,跟我在公司、家裡使用的方式完全不同,
依我觀察,功率應該是全開的狀態,一般使用者不會動不動就把喇叭調到最大聲吧!
會場的介質振動真的很猛,因為火力全開,
我也試了一下,用手把展示機下壓,整個聲音聽起來就飽實多,
要不然一直用最大功率在振,會感覺聲音很飄…
我在家裡、提案時使用,振動波並不會有任何影響,
幾乎感覺不太到振動,除非把音量調大。
若是要工作的話,大部份是聽一些輕音樂,應該不會放著大聲的動感音樂在做事吧?
音質部份,可能是我耳朵有問題吧!對於nb本身輸出的音效及199~399的小電腦喇叭總是太苛求,
所以nb及電腦小喇叭都被我列為「非必要,不使用」的名單。
若是有人覺得199元跟3、4000元的東西差不多,那當然選199呀~~還考慮呀~~

個人是覺得有他的價值在才會在這裡分享!並不是要每個人都去買~~
有朋友在玩的話,跟他借來玩玩就好~~至少我週遭很多朋友都是跟我借去玩而已。
符合自己的需求最重要,對我而言,這個商品很符合公司的需求,
所以公司買了不少在用。我自己到現在連一台都沒買,
但是已經玩過七、八台了。
最後~~我還是用公費報了一台藍芽款,
不過他們說目前數量很少,要用預購的。
相信過不久,藍芽款就會寄到公司來,我實機推薦給boss…我們公司應該會再有一波的團購囉!!

uplove wrote:
關於這個產品我前面說...(恕刪)
呵~~才剛把電腦展心得打完,就看到你的疑惑,
所以就順便再提一提我的看法。
關於中國大陸的產品給人印象不好的原因,
主要還不就是仿冒品太多,手法粗糙的問題嗎?
若是因為這樣,就要把正牌的產品與「差、劣」劃上等號,那就太超過了。
這樣說吧~~台灣有名的電腦ASUS,大部份也是中國產的。
滑鼠第一品牌Logitech牌子下的滑鼠,不論是599還是2999元的產品全都是中國產的。
日本大品牌電腦SONY,跟ASUS一樣,大部份的配備都是中國產的,
DELL全球通信販售第一名電腦品牌,也都是中國產的。
幾乎你能想到的電子週邊商品,90%以上都是中國產的…
若是你有到世貿看看,目前我所摸過的展示機,我翻過來看,都嘛寫 Made in China
中國製造已經是世界趨勢了。優劣也是參差不齊,無法一括來講。
像我去日本買東西,很多寫在預購名單裡的東西,到了現場看到是中國產的,就打消念頭了!
想一想~~到日本買中國產的東西划不來,還不如直接在台灣買就好~~
並不是說中國產的東西不好,而是中國已經是國際大廠的「工廠」,
所以東西都是從那裡出來的。未來愈來愈多東西都從中國、泰國出廠,人力、物力便宜,能使成本降低,
然後售價變低才能讓消費者掏腰包…這就是一種食物鍊,習慣就好!
再說到,他們mini box是中國的東西沒錯,大家也都知道~~為什麼能被選為記者會的展示品,
原因…我也不知道,因為那個好像是世貿、主辦單位、記者他們去挑的。
至於合適性來說,我是覺得沒啥問題~~
就像hp的塗鴉機也是入選的商品之一,(hp 支援螢幕塗鴉功能的印表機 Photosmart A626)
hp惠普公司好像也不是台灣公司吧?主公司在美國。
該塗鴉機也不是台灣製的吧?
----------------------------------------
EPSON 的施華洛世奇水鑽印表機
TOSHIBA 的 3.5G 智慧型手機 G500
也都不是台灣公司,也不是台灣製造的。
----------------------------------------
若是依照大大指明要台灣公司的話,
應該只有創見的隨身聽才算數吧~~
這樣也太強人所難囉~~對我們來說,在這世界上的科技產品都可以登入電腦展的殿堂的!
不只是限於台灣公司、台灣製造才行~~要不然電腦展就不會有上千家廠商,
只限台灣的話,可能不會破50家。

這也是台灣要加油的地方,不能侷限自己的視野。要放寬全世界呀!加油~~

閣下於貼文日期: 2007-07-26 23:35 文章編號: 3246982
內容裡部分提到:
"最重要的是裡面稀土的含量多寡,
g牌普遍拿起來都較輕,這也是價格偏低的主因,
【因為內部全部的東西都很簡單也很便宜】,
唯有核心的稀土是最貴的成本。"
根據本論壇的前後文歸納,足以顯示您所稱之g牌即為本公司Gindar之品牌
而您所描述【因為內部全部的東西都很簡單也很便宜】,純屬您個人臆測與妄下之結論,並無提出實體證明。
此段文字經本公司閱讀後,一致認為已嚴重危害到本公司之聲譽與該項產品之銷售,
請立即於本論壇做出澄清與道歉發表聲明,本公司即不予追究。
金達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我趕緊去該公司官網 查看
發現該公司有發表 2種 共振音箱(圓球型Sound Bar VS-1 跟 圓柱型Sound Bar VS-2)
在 VS-1的介紹內有註明是 添加 烯土礦物
但是 VS-2裡頭 只寫 特殊材質
我想 該公司的相關人員除了發表反駁文章之外
應該也得解釋 特殊材質是哪種----除非是商業機密
此外 該網站 對 共振音箱 產品的相關規格 幾乎沒有介紹呢
除非把兩家公司的產品 剖開來分析成本
不然 永遠無解囉
此外 之前有網友有買了藍芽版的 MINI BOX
價格實在超貴
我認為還不如買個類似SE手機附屬品的音樂藍芽接收器(印象中1-2000元吧)
接上原來的MINI BOX
這樣又省電又經濟
供參考之
Gindar wrote:
敬告 貼文者 mar...(恕刪)
代理上來抱怨囉~~
若是我的文字能讓貴公司「一致認為已嚴重危害到本公司之聲譽與該項產品之銷售」
那表示你們該努力的檢討,而不是在這裡發抱怨文吧?
我提到“g牌普遍拿起來都較輕,這也是價格偏低的主因,“
若是這不是事實,我願意道歉。可惜,這就是個事實~~
另外關於“因為內部全部的東西都很簡單也很便宜”,
若是有什麼精密技術或什麼高科技鑽石價值會用在喇叭上面的話~~
我只能說,代理們~~想太多了!
我所有的發言都是實測的心得。
基本上,我個人對於共振的技術是給於肯定的評價,
各個品牌做比較,只不過是一種興趣。
至於你們要追究什麼法律責任什麼的~~那請去找律師咨詢。
你們要我為了『實測』的心得道歉?真的不是很友善的服務態度~~
若是法院傳票來的話~~我會出庭的!

--------------------
其實購買藍芽不只是嚐新。雖然現在還沒收到~~
但是已經有口頭跟boss報備。
因為藍芽本身有鋰電池,可供4~6小時的播放。
公司備配的nb續航力也差不多是這樣。
對於我們公司業務來說,可解決在一些公開場合簡報無法插電的困境。
八千多元對於個人用戶來說,真的很貴。
對於公司方面,飛一趟日本就要一萬四,八千多元能提升業務績效的話,
公司很願意做這方面的投資。
話說,我們公司每兩年就要換一次nb,每台五萬元的預算,都是我在操控的,
其實公司賺錢很快~~若是有好工具的話,公司是非常願意投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