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感謝大大分享自己的經驗,
我是今天下午跑去買的,光華商場走了很久,
偶爾看到有賣的店家,還是只有8G的版本,
最後只好殺到萬華的網路賣家那裏,才找到了16G的版本。
當場還有試聽了iAudio的機器,
如果單純就品質來看,我認為iAudio的音質應該是小小勝出,
但是如果考量價格,那Philips這台可能會以c/p值這個弔詭的點贏一些。
拿來跟朋友的apple比較,我還是覺得apple的聲音不好聽。
目前把充到一半的拿來聽(這是很不好的行為,我知道),
Brahms的Hungarian Dances無損格式拿大耳罩SHP8900接起來聽,
聲音當然是比不上我的電腦系統,但是已經頗出乎我意料,
這麼小小的一台機器,可以有這樣的聲音,我覺得已經很對得起他的價位。
高音不刺耳,低音稍微不夠沉穩,低頻就不必多要求,
可是整體音樂性是相當好的,跟iAudio比較起來,音場或許有小了一點,
兩者價差兩千元,大家可以自行考慮該怎麼購買。
對我來說,這台機器十分超值,拿來通勤時間聽音樂,
實在非常理想,現在開始想,要買哪個耳機來跟他搭配,
樓上有人說得很對,在apple氾濫的環境裡頭,拿一個non apple的產品,
我覺得是不錯的選擇。
south area wrote:
我也是最近剛入手MU...(恕刪)
有關MP3比特律的問題,我記得之前在爬文時有看到PTT的一篇精華文,講的就是這個問題。話說128kb以上,人耳就聽不太出來了。但我覺得這一說法只能參考參考;試想,如果128以上就沒有差別,那為什麼還要出那麼多更高的規格出來(192, 25X, 320到無損)?所以我覺得其中一定是有差別的,只是身為木耳的我們聽不太出來。
我真的聽的出來差別的,只有96kb和一般CD Player做比較。128kb說音質不好,有一半以上都是我自己心理做用。
但反正一張CD四、五百元都買回家了,存個320kb(一張專輯也才120MB左右)算對的起自己的CD啦。
以前會用128kb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儲存空間考量,但現在儲存空間越做越大,不如就放個高音質的檔案來讓自己心安吧。
耳機的事我不太懂,但網上大多說要run一下,我自己也覺得越run,聲音有越開。
RMVB播放,如果沒有接電視輸出,目前我看起來都蠻順的,影音同步率算蠻高的,有一點點點點點(真的很小)不同步,但基本上不影響我用3.2吋螢幕看一些雜片的心情。看片不是我的重點功能。
我之前是用1.25版,現在是用1.16版,都沒有問題,給您參考一下
south area wrote:
感謝大大的解答,目前...(恕刪)
哈...昨天晚上上來看到你說你是用1.27版後我就又試著去更新一次。Songbird的更新有我有點搞不懂哩,插上Muse點更新,它會和你講:已經是最新版了(我才到1.16


更新後的感覺是,custom 桌面的bug修正;用專輯封面選擇時較順。是個還不錯的版本

Muse我覺得可以拿去包膜哩,我的螢幕是用霧面防指紋包,機身是一搬包模,背面(我覺得髮絲紋拉的「不耐看」)用霧面格紋,增加了一點實尚感!
小重點是,建議你電源鍵不要包到,要切開留洞,不然電源鍵按起來手感很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