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頻率觀點分析音樂及耳機特性的想法

剛剛很認真的看完整篇文,的確有點累...但是大概能明白開版大大想表達的想法..
不過我覺得開版的大大提供了一個很有趣的思考方向...
偶爾理性一點去分析耳機和音樂的搭配也是一種不同的觀點啊~
至少對於想入手的耳機提供一種篩選的方法...
但是,我想...每個人對音色有不同的喜好,盡量接近原音重現跟討喜的音染哪種比較適合自己,這些屬於比較感性的部分,可能還是挑耳機下最終決定的主因...
我覺得樓主你去andaudio發文會更適合
那邊研究理論數據的人比較多
奇怪,我怎麼絕得大家都在雞同鴨講?
開板大的重點不是耳機,而是在於夠不夠瞭解自己常聽的曲子?
這點我還蠻認同的,我們去挑音響器材,一定都是帶自己常聽的音樂過去,但是我們有多了解我們常聽的音樂?這跟器材搭配沒有關係,而是如果聽到其中的變化,我們可能比較不會被牽著鼻子走。

而大家覺得重點在於聽覺無法數據化,就算要比也應該用偏solo的音樂來比,頻率線比較清楚。這是當然的,聽覺爽不爽往往跟數據都沒關係。

先出門去,晚點再來打字.......

xad wrote:
奇怪,我怎麼絕得大家...(恕刪)


這就是發燒與專業的差別啊....

我還蠻喜歡樓主這樣做的,可以了解耳機的不同與每首歌的不同之處。
很遺憾你會這樣想
以你舉買車的例子
你可以選擇當一個買了法拉利的人 卻只知道那是台法拉利,引擎可以發出振人的轟轟聲,開起來可以很快很爽很帥!
但很有可能你根本就不知道這台法拉利是哪國那一廠出產的,完整的名字應該要怎麼念,皮椅的材料裁縫,板金的材料選用,這台流體力學的設計可以讓這台車擁有怎樣的特性,每台車子的不同設計意義在哪邊
但即使是一個買了裕隆福特喜美車子的人,也可以去研究這些,他也有那個權力。
如果最後只依照喜不喜歡和舒不舒服這兩樣感覺,那世界上的人又何必羨慕開跑車的人覺得很拉風,因為跑車座椅很低長時間開脖子容易酸痛,加油時的加速度也容易讓人覺得不舒服, 那不如都拿去填海就好。
假設我是賣車的人,我希望我盡量知道所有有關車子的知識,起碼遇到專業的人我可以依照他的需求選車
要怎樣了解車子。"您說了那麼多理論賣弄那麼多專業?那實際上應用呢?

一個負責任的開版~不是說一堆大家聽不懂的...又無法實際運用"

鳳翎 wrote:
怎麼無法實際運用,我只談到頻率響應這部分,這是和聽覺是很有關的,是直接在反應聽到的音樂上,我又不是說談一些阻抗理論,電磁效應,遮蔽問題,你不若覺得不耐煩當然可以像你舉的客戶例子就不耐煩走了,有些車子的價值是要賣給想了解的人,每個使用者難道只像你說的一樣簡單,只重視四點喜歡..實用..耐用..價格能負擔?
不是吧
我發文時口氣都沒這麼差,你態度明顯就認為不重要也不需要知道,那我又何必多花時間分析給你聽,
你當一個永遠都不知道的人,不是快樂很多嗎


鳳翎 wrote:
yuu0613大說一...(恕刪)


很遺憾你會這樣想
以你舉買車的例子
你可以選擇當一個買了法拉利的人 卻只知道那是台法拉利,引擎可以發出振人的轟轟聲,開起來可以很快很爽很帥!
但很有可能你根本就不知道這台法拉利是哪國那一廠出產的,完整的名字應該要怎麼念,皮椅的材料裁縫,板金的材料選用,這台流體力學的設計可以讓這台車擁有怎樣的特性,每台車子的不同設計意義在哪邊
但即使是一個買了裕隆福特喜美車子的人,也可以去研究這些,他也有那個權力。
如果最後只依照喜不喜歡和舒不舒服這兩樣感覺,那世界上的人又何必羨慕開跑車的人覺得很拉風,因為跑車座椅很低長時間開脖子容易酸痛,加油時的加速度也容易讓人覺得不舒服, 那不如都拿去填海就好。
假設我是賣車的人,我希望我盡量知道所有有關車子的知識,起碼遇到專業的人我可以依照他的需求選車
要怎樣了解車子。"您說了那麼多理論賣弄那麼多專業?那實際上應用呢?

一個負責任的開版~不是說一堆大家聽不懂的...又無法實際運用"

鳳翎 wrote:
怎麼無法實際運用,我只談到頻率響應這部分,這是和聽覺是很有關的,是直接在反應聽到的音樂上,我又不是說談一些阻抗理論,電磁效應,遮蔽問題,你不若覺得不耐煩當然可以像你舉的客戶例子就不耐煩走了,有些車子的價值是要賣給想了解的人,每個使用者難道只像你說的一樣簡單,只重視四點喜歡..實用..耐用..價格能負擔?
不是吧
我發文時口氣都沒這麼差,你態度明顯就認為不重要也不需要知道,那我又何必多花時間分析給你聽,
你當一個永遠都不知道的人,不是快樂很多嗎

不知道為何回文時
引言亂掉 變成引道我自己的話
真抱歉!

yuu0613 wrote:
這只不過是多一種方式更認識你聽的音樂,更了解你的監聽設備
主要先講解一下如何找到歌曲的各種頻率,了解你試聽的歌曲所要表現出來的
再嘗試討論所謂耳機響應圖形是否影響音色及聽覺心理感受及程度
如果你覺得根本不需要知道這些 那…………跳過吧!這就像去畫廊看話~ 你可以一個人靜靜的欣賞,也可以請講解人說明畫作的詳細資料作者與文化的背景,這有沒有影響到畫作本身的價值,沒有;但透過多一個人的講解說明,想想是否可以更了解這幅畫?



從這系列第一篇文~~建議大家之後可以分析音色也貼上歌曲和耳機的響應頻率圖(直接抓標題)

在第一篇中寫了一堆分析方式~~然後建議大家以後也可以這樣做~~

但你有沒有想過~~

到底大部分的人只是一般使用者~先不論軟硬體的部分是否具備~

你自己也在這篇分析文中寫了你個人工作上的經驗~去抓一些頻率分析的部份

一般人何來這些知識??

然後又在這篇文寫著"如果你覺得根本不需要知道這些~~就跳過"的鬼話



不是賣弄專業是啥???

是你建議要我們這樣做~~但是卻沒想過一般人如何有這些專業器材跟經驗~~

還是麻煩你先幫我把電腦的音樂檔都分析完~~

這樣以後我發文才可以符合你的建議???




我對這篇專業的文沒啥意見~反正也看不懂

但是讓我很不爽的是~~第一篇的建議文~跟後來的分析示範文~試問~一般使用者要怎麼弄出這些


yuu0613 wrote:
不知道為何回文時引言...(恕刪)


我用客觀的觀點來重新看待這件事情

您的出發點要分析歌曲特性和耳機特性是好的

但您要知道~大家有什麼需求要了解這些專業深澳的東西

大家也是為了如何讓耳機出來的歌曲更加動聽而已

就算想知道~那也該是普遍且淺顯的知識(因為大部分人沒有這相關專業知識)

不必說一些深奧的話~丟出一些大家看不懂的圖

如果您要說~那ok!

請您負責任的提供軟體及解說如何使用..歌曲頻譜如何去搭配耳機


再來~您引用法拉利裡面的例子表示您並不是從事汽車行業的

您說的只是一些普遍化知識並不是專業

小弟我是從事汽車維修這方面的~什麼才是專業我心知肚明

只是不想說的太明白而已
嗯,用了一推的數據,可惜我看不下去。


音樂很主觀(應該說每個人的聽感很主觀),

不管多精細的分析或多正確的資料,最後還是

得回歸到人的身上,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

討厭,您認為好的不代我也覺得好,同樣我認好

也不代表其他人認為是好的,就像是聽交響樂,

有人認為定位及清晰重要,可是有人則是認為氣

勢有表現出來就可以了,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