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K wrote:是真的嗎 ?我以前有...(恕刪) 我只知道一部分....看訊源輸出瓦數、耳機抗阻、靈敏度還有耳機問題...............(這最重要= =)IPHONE是號稱能當隨身訊源的手機之一XD有請其他專業大大補充
是有一套計算公式....但官方所報的數據,是否具備公信力就有待考驗!!所以有公式好像也沒用(或許驗證家用系統比較實際...)就拿一個最典型的例子:IE8低阻抗、高靈敏,但不少人就是認為它很欠缺推力所以標榜的任何數據,只能參考用...日本品牌這方面大多都比較可靠一點,網友的實際使用口碑也差不多韓國品牌大部分都要再縮水個30%以上!!
K K wrote:將打算購入這個 JV...(恕刪) IPHONE推一些好推的中小耳罩還可以接受,不滿意的話,可以捆綁隨身耳擴AMP-HP(大電流耳擴,內附APPLE LINE OUT連接線,找的到試聽機),隨身聽直推可考慮SONY M10或D50!!
同樣是sony產品,同樣是5+5mW,主觀感受到的推力也可以有不小差異所以我認為不盡然非要看數字說故事ipod/iphone系列光講推力不會太差只是在一般沒討論,廠商也不公開說的規格 (請見馮心的「耳放有必要嗎?」)各家重點會劃得不太一樣例如從主觀聽感來判斷,我想sony說不定比apple更重視那個電壓擺速吧...
感謝以上的回應原來是這樣, 看來現時還沒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去判斷一個機器推不推的好一個耳機了 (我是有上 google 查探過, 但實在找不到), 還是自己直接聽過比較可靠.以前在別的網問玩影音的人, 一般都是 "阻抗愈低愈易推", 還有 "SONY 做音響幾多年了, 一定比 APPLE 好" 之類的說法.現階段來看, 購入這耳機之後, 到時看推不推的好, 再決定買什麼播放器仍不算遲righteousball2 wrote:同樣是sony產品,...(恕刪) 請問"電壓擺速"英文是什麼 ?
馮心的文章中提到電壓擺動的速度,英文是slew rateSony做音響的確很多年了我想因為如此,他們非常懂得一些聽感上的偷步,非常會經營perceived quality但品牌之間不一定是分高下,或許就只是不同世界而已對我來說,有很多個世界每天隨我來去,才是王道 推力不足造成的現象,例如低音高音不夠,或是聲音"乾蟞"不滋潤,不夠立體其實還有其他彌補手法,最主要是EQ,機器的調音也是追求推力or使用耳放,優點是不破壞音質,甚至音質更好(有些mp3開EQ, S/N比會降低)做到什麼地步才可以退燒?我想人總是活在相對比較當中,而非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