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訂製 & 開箱 & 評論


rary369 wrote:
您好,不知您有試聽過...(恕刪)


ER4B我聽過,只是我覺得如果要求聲音準確性,
或許ER4S是最好的選擇,不過Etymotic系列的音色我覺得跟真正錄音室聽到的還是有點差距,
它是對聲音的定位非常準確了,但是量感不足的低頻跟高頻的延展,
還是有一點差強人意,但如果要求聲音準確性,我敢說萬元以下它是首選。
ER4B在人聲細節又比4S多了一些,但是位置也相對往前了一些,
相較於4S來說定位就稍微比較不正確,我要強調是稍微

但是ER4真的是一支非常優秀且還原度極高(相較其他耳道來說)的耳機,
如果當初沒買喇吧我也會考慮拿它來做初步大概的混音吧

以上給您參考 ^_^
rary369 wrote:
您好,不知您有試聽過...(恕刪)


rary大您好,

我個人認為ER4B並不是合用來混音,主要是因為ER4B是用來監聽假人頭錄音的音樂

他事實上並不適合用來聆聽一般立體聲(Stereo),這也是為何他是用B作為代號(Binaural)

我個人認為在一般情況下ER4S or ER4p是比較好的選擇


關於ER4系列頻率的問題,這是受限於單體,所以物理限制還是很難突破的

這也是UERM可以比ER4系列來得更加精準、實用的原因

而且說真的,單體越多越難處裡,所以UERM高、中、低各一的配置我個人認為蠻合理的

不過平常在混音時,我們拿到檔案時大多會做去頭去尾的動作

所以主要還是集中在100Hz~10KHz的工作範圍

因此我個人也認為在萬元內,ER4系列的確是最值得推薦的耳道耳機之一


以上是小弟的意見,希望對您有幫助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借位問一下, 如果會混音(最近有意玩這方面的)+在家晚上聽音樂用的話AKG的K240s適合嗎?
這兩天去聽了K540的demo, 以HKD $990這價格來說通透力, 聲音等我是很滿意的, 不過不看價格的話總覺得在高低頻延伸和通透力方面有所不足
可惜的是如果再上就要跳到K701 (HKD $3300左右, 跳級跳很大@@) , K550說是斷貨很久了, K540和K701中間似乎出現了斷層?
K240s的話還未聽過, 但聽過別人說這對是監聽用, 不知如果混音和晚上在家聽音樂用的話這對適不適合 (不要夾頭也是重點) , 求指教

WingC. wrote:
借位問一下, 如果會...(恕刪)


K240主要是拿來聽聲音定位用的,
它可以忠實反應出樂器的定位,
音色方面表現也算不錯,
但僅止於管弦樂部分,
我自己嘗試過拿它來給歌手配唱使用,
但是歌手無法聆聽到自己配唱的細節,
抑或說根本聽不太到自己的聲音。
另外對於低頻跟高頻的延展,
K240也無法提供非常精確的準度,
在一些空間感的效果器上,也無法處理的很細緻...
建議要混音的話,還是考慮一對監聽喇叭會好些喔 ^_^

以上給您參考
關於er4的問題,經過兩位大大的幫忙,我了解了很多,謝謝。

但是我還有兩個問題:
第一,關於樓主提到er4和錄音室器材比較上音色的不同,若是在一定頻率以內的話呢?
第二,yazi大提到假人頭錄音和一般喇叭所要的立體聲錄音,在監聽器材的音色上有什麼要求上的不同呢?關於這問題在yazi大的ierm評論文上有提到,但還是不太清楚;假人頭錄音的東西我這邊有一些,我所感覺到最大的不同是音場和定位的精準

問題有點多,麻煩大大們的協助了,謝謝!

rary369 wrote:
關於er4的問題,經...(恕刪)


ER4如同Yazi大所講的因為單體關係無法自然的呈現聲音本身的融合性,
跟錄音室聽到的差別在於,ER4他可以幾乎正確的還原每個樂器的特性,
但是卻無法將樂器之間的特異性融合,
這種感覺像是頻段沒有辦法完全銜接一樣,
抑或說你會覺得ER4聽一首歌,解析非常好,
但是每個樂器都會有點突出,聽起來有點不自然,
但是在錄音室中,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我想了想應該是空間感上的營造,
所以這也是ER4的缺陷,它無法把環境的音場大小正確的描述出來,
畢竟受限於單體的物理特性,
ER4對我來說在中間的部份,我想是100~7000Hz是一個橢圓形的音場範圍,
不過在100Hz以下,會呈現極速收縮的感覺,
而在7000Hz以上也是,這是為什麼聽ER4的高頻會刺耳,
然後會有種尖銳擁擠的感覺,但是這在音樂中其實就是不準確的聲音了,
因為在錄音室中並不會發生。

另外ER4B就我的了解是用來做假人頭錄音沒錯,
而ER4B的音場定位還有高頻延展性,都比ER4P、ER4S來的好上許多,
音場也是環形的球狀音場,
你或許會覺得這樣不是很好嗎?
但是答案是不一定的。
因為我們不會需要每首歌都特別去營造出耳機才需要的環形球狀音場,
如果透過ER4B去混錄出來的歌曲,使用耳機聽會有非常強悍的立體效果,
但是如果拿到喇叭上,就不見得是這麼回事了。
而大部分我們在做混音的東西,都不會去定位聽者使用耳機去聆聽,
因此還是會去找接近喇叭感受的監聽耳機去做聆聽。

所以才會說如果要做混音,還是使用喇叭,並且在正確的聲音工作環境下,
才會得到最為精確的聲音混音。

或許等待UERM的聲音在穩定一點
我可以分享使用UERM在混音上面的隱蔽點
我相信耳機可以聆聽到喇叭所無法聽到的細節
但是耳機還是有它的限制在,是無法取代喇叭的
因此我想能正確使用耳機跟喇叭去調配混音才是最為上策的工作流程吧~

以上是我自己的想法
給您參考 ^^

rary369 wrote:
關於er4的問題,經...(恕刪)


rary大您好,

關於第二點,B和S最大的差異是是否有使用diffuse-field equalisation調整

er4B是沒有經過diffuse-field調整的耳機,所以聲音就是直接沒經過修飾

但事實上喇叭和耳機是完全不同的,喇叭會經過外耳殼和空間交互作用

而耳機就缺乏這些特性,所以大部分耳機都會進行diffuse-field的調整

為了就是讓耳機聽起來更像喇叭。

因此對一般音樂來說,我個人不推薦er4B


以上是我個人見解,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請問....師兄你有試過EX1000嗎???
我是EX1000用家..很想上CM..但不知這耳機跟EX1000相不相似....

感謝....

USA2011 wrote:
請問....師兄你有...(恕刪)


您好,

小弟我個人是認為有不小的差異

EX1000大約3KHz處的退縮和6KHz & 10KHz的筒音,讓他和UERM的表現有不小的區別

我個人會推薦您可以先去聽看看ER4p的聲音,然後把那聲音稍微加厚實一些

兩端延伸再稍微多一些,大致上會蠻接近UERM的感覺

希望這些對您有幫助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先謝....
我聽過er4P...聲音太薄...太清...不喜歡....
ierm跟er4p相似??

thank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