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der99 wrote:
前陣子與同事一同購入...(恕刪)</blockquote
還好吧..不用太驚訝啦..
金耳朵..或著常在聽好耳機的人真的一聽就知道差別嗎??
我之前一直習慣聽TF10+佛雷..
這個組合三頻還蠻平均的..且質也都還不錯..
而且解析應該沒話講吧..
後來我朋友買一支IE60
我拿來試聽..原來解析那麼好..
人聲也沒有TF10好..
聽一聽AB比對一時間竟然會覺得都一樣..
後來又拿出EX1000..
怪了..三支ABC比較聽起來都一樣..
啊..我不是平常都很容易聽出耳機的差異嗎..
怎麼會這個樣子..
但這種情形只要一到耳機店..
差在音場..解析..偏冷偏暖..各種音的質好不好..走向..
又都可以馬上聽的出來..
我也不知我這種情形是金朵還是木朵耶..
最好笑的是..之前訂一支1964 V6
跟我的TF10比起來聽起來竟有快一模一樣的感覺..
相同的EX1000又拿起來比對..
三支聽起來又都一樣了..
後來就一直只聽V6聽了一個多月..
再拿起TF10來聽..三分鐘而已..就讓他安息了..
EX1000不上擴再也聽不下去了..
反而又很明顯可以知道它們差在那裡..
有時不知道是心情還是狀況..一直快速的AB比對..
真的會分不出來差在那裡耶..
我的情形是這樣啦..
,CK100pro有點不好推的, 一般隨身聽直推不能完全發揮出它的實力和毒性哦
有空的話, 可以試試配搭上不同的播放器或耳擴哦
另外, 試聽有試聽的極限
不熟悉的歌, 不熟悉的器材, 還有有點激動的心情, 或嘗試去作分辨耳機(或系統)的心情
都和平常聽音樂時不一樣
要能真正熟悉一樣東西, 就只有長時間對著它哦
所以, 你試試把CK100pro借給他(/她)慢慢聽吧

ETERNALBLAZE wrote:
金耳朵......應該是因為聽多了有了經驗,所以分辨得出來吧?
有時候會覺得聽個音樂幹嘛這麼累
其實放鬆下來聽,雖然會覺得少了些什麼或是多了些甚麼,但也懶得去分辨了
每副耳機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也覺得去比較各家的調音和技術是蠻有趣且值得投入,一路下來也真的聽了許許多多的設備和耳機
但真的還是會有覺得煩悶的時候
當坐在沙發上,桌上擺著幾副耳機,獨自一人享受音樂時,往往會覺得
一張舒適的沙發,幾副耳機,幾首好音樂,人生夫復何求
那些解析音場分離度還是甚麼的,似乎也沒那麼重要
讚同啊~

燒了好一會, 也想有時就這樣輕鬆地聽一聽音樂
甚麼質素都不理, 只想好好欣賞音樂, 留意一下歌手/表演者所寄放的感情
如果你那邊能找到FX800的話, 建議你去聽一下哦, 我覺得很舒服很好聽的
現在高階的廠很多也只會傾向中性少音染的調音, 會有比較燶自己廠的味道/染色的高階塞子和耳機越來越少
hua91 wrote:
我當調音師多年的經驗
每個人聽音樂專注的點不同
有些人會把重點放在演奏或樂器的彈奏技巧
有些人會在意演唱者的唱功或是音色、情感豐富度
某些古典樂愛好者、會注意小提琴或鋼琴材質或牌子所造成的音色改變
有些人喜好高音、有人喜歡粗曠低音、等等等等太多方向了
所以對某一部份愛聽音樂的人來說、耳機的音場大小、解析度高不高、純不純淨並不是那麼重要
因為那只是好音樂中的某個部份而已〜

hua大 大概也在幫人調音上受了不少的苦, 不同人要求有不同的調音吧
我曾經有刻意留意過你寫的東西, 現在呢, 有時會介意, 有時甚麼都不理只想靜下來的欣賞
所以, 入了不少耳機啊, 不同時候不同心情聽不同的耳機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