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驗大廠調音的敲門磚 Audioquest Dragonfly (v1.2版)


Kasanagi0702 wrote:
本文僅限於個人分享用...(恕刪)

哈哈哈,路過看到比利只能給推XD
IPC-Go dap DD 經典 Korg dac 100-Genelec 8020d
Kuroi Mato wrote:
第三級有出了嗎?
雖然聖誕小姐很可愛
但我更喜歡演劇部的
還有管理員小姐!!
......我樓蓋歪了!?

有第3集嗎??
演劇部是這位嗎??



管理員小姐的妹妹也很可愛啊

樓蓋沒歪阿?哪裡歪了?


continuum wrote:
這東西 前天才剛看一篇評測文
給的評價說真的不高 ....
個人是沒聽過
現在在等同價位的 geek out .....
等踩地雷

感謝C大!!踩地雷三個字深有同感

評測文是這篇嗎? 如果是這篇,我買之前也有看
http://www.wowdigi.com/?p=657
小弟沒機會拿macbook pro的輸出來比較,不過裡面提到的一些觀點我也很認同,

例如:
USB DAC 除了解碼能力之外,最最重要的就是類比輸出的線路設計,而音響不管是數位、或是類比端,電源供應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塊。

原本我對這種東西也是不屑一顧的,覺得根本就是__錢啊
但後來有兩位板友私下推薦過還不錯~
而他們用的器材都是等級相當不錯的(主系統都是六位數以上)

還有dragonfly的規格也普通
一直遲至最近才入手,主要的目地是拿來接不到3000的Edifier R1900TII
買的時候也當作踩地雷

入手之後發現調音還不錯,效果也算有,當然實力很有限
如果是跳水價來說真的沒啥好挑剔了.
(Y拍看到5k多而言如果聽過喜歡也勉強OK...)
整體而言應該比較偏重音樂性而非音響性的器材.

會有這篇心得也是因為自己入手後意外地覺得聲音蠻喜歡的
對比內建音效的提升也算有感~

或說在有限預算內,它的調音與性能取捨上,
該強調的優點,與有的缺點,恰好都是小弟所喜的,與可以接受的缺點.


闇123 wrote:
能不能用 播放器(f806)接 3.5轉usb母 接蜻蜓 然後耳機
等等來試看看行不行
這樣便利性就更提高了
目前已知可以用手機 接otg線 再接蜻蜓聽歌

另外我比較喜歡禮物姊的妹妹XD

等您測試了
闇123 wrote:

另外我比較喜歡禮物姊的妹妹XD

這部作品的義妹都不錯啊

我的義妹哪有這麼可愛?

Kasanagi0702 wrote:
有第3集嗎??演劇部...(恕刪)


不是那篇
有一篇 拿來跟幾個dac的比較文
作者是香港人 也有寫成英文版本

audioquest畢竟是線材廠
所以 ...... 以前試用過他家中階的線
覺得....太貴了 C/P不到就沒買了
忘記哪一條了 就裝電池做主動shielding的線材
不過那時是舊版 24V的 後來有再搞個72V的
continuum wrote:
不是那篇
有一篇 拿來跟幾個dac的比較文
作者是香港人 也有寫成英文版本

audioquest畢竟是線材廠
所以 ...... 以前試用過他家中階的線
覺得....太貴了 C/P不到就沒買了
忘記哪一條了 就裝電池做主動shielding的線材
不過那時是舊版 24V的 後來有再搞個72V的

這篇就沒看過了~不知大概的結論是??


continuum大說的電池做主動shielding的線材
不過那時是舊版 24V的 後來有再搞個72V的
是綠皮,型號C開頭的,價格10~20k區間的那條嗎??
如果是的話...那我認識的板友也有類似心得

一開始我對audioquest的印象並不好..
原因在於買過Audioquest公司貨usb線,價格約4k附近
換上之後...咦 總之從此不想再碰

後來又用了入門的type4喇叭線,聲音Q彈,雖然缺點也有,
不過配上中低頻量感不多的sonus faber toy喇叭,效果出乎意外的不錯.
也才稍微扭轉些印象.

線材的效果變因很多,有時在A系統是天國,B系統變成地獄的情況也有
AQ一系列的線材,型號多而雜,不過值得推薦的型號其實也就少數..
最好的辦法還是一條一條押金回家試聽,ok再買單~
可惜不是每一條線都有機會這樣


剛剛拿起dragonfly的盒裝,原本以為是中國製造,竟然印著made in usa

(不過根據標示法規,"好像"只要最後組裝完成地在該處,並且達到30%元件產地是該處就可標示)


踩地雷第二彈
沒聽過 沒心得 直接買

購買的理由:
1.價格不超過配的器材為原則
2.此階開始用PSC+導體(PSC+是audioquest標榜自家最好的銅導體)
3.同廠調音沒有搭配問題

BIG SUR 3.5-RCA訊號線


公司貨

做工可以 但是包裝



這級開始使用PSC+導體

中國製造

沒想到K大最近在搞這個呀~~~~
這東西的效果....和某火眼的鑰匙差距大嗎????
K大要不要換一下電容呢????
mowmow wrote:
沒想到K大最近在搞這個呀~~~~
這東西的效果....和某火眼的鑰匙差距大嗎????
K大要不要換一下電容呢????

感謝M大幫推
火眼的鑰匙我只用過數位同軸輸出的red key,同質性的產品就hiface吧?
我很喜歡dragonfly的表現所以說出來比較恐怕不客觀,m大有逛到的話
直接抽插看看比較實在啦

換電容的難度不低,如果要換不如直接賣掉升級吧
---------------------------------------------------------------------
換上BIG SUR後..大致確定可以留用了
物有所值

wowbvbv wrote:
做工可以 但是包裝


AQ的包裝真的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就算是買到Diamond這種等級的線
也還是那個包裝...
SKY是有稍微好一點啦,至少有個盒子裝

說到AQ的線,雖然產品線非常齊全
但由於系列實在太多了,實在很難讓人分清楚
或許直接上wel signature系列是唯一解

說到AQ的調音,比較沒有很大的癖性在
通常都是很黑的背景,細節豐富,聲音細膩不刺激
然後一定等級的線會開始附加透明感
如果要追求聲音線條銳利,震撼的低頻,亮麗的高頻,渾厚的中頻
還請不要考慮AQ的線,或許wel signature等級能做到啦,我沒聽過就不討論了

感謝c大幫推,大致而言就跟您所說一樣..

Audioquest的線沒有特別明顯的癖性,入門時聽覺得這家聲音沒有明顯特色不好玩
不過現在回頭聽,竟然意外覺得他的平衡性/調音很四平八穩

後來有板友私下詢問這條線的聽感,
既然都問了..那麼

既然寫了就順便貼出來吧


Audioquest big Sur 3.5-rca聽感

這條跟當年價格差不多的ATH artlink titan 3.5-RCA(日本製) PK
幾台5k以下的DAC未必有這條直接插主機板內建悅耳.
而且中高頻的音染可以蓋掉很多不好的聲音,加上早期ATH比較沒有高頻過亮刺耳問題.
(拿紅白線來比就太簡單了,不行)
如果沒有比較喜歡或贏過,就丟二手區


還好開箱換上馬上聽出有不同
簡單說這條big sur算是贏了,不過沒贏很多
(隨便聽可以聽出比較好,但也就僅止於比較好,沒有好很多)
以下結果不排除同場DAC調音加成

全部的程度都不是很多 只是能分辨有差異 有提升的程度
1.低頻更Q,彈力更好(不過聽特別強調低頻的,久了疲勞度會稍稍較高)
2.全頻段的密度都提升了 銜接度好很多,ATH這條偶有不順暢感
3.韻味部分中高頻雖然沒ATH那種味道,但是一樣好聽
4.音場深度小小增加
5.中高頻更加晶瑩剔透 圓潤滑順 尾音的形體感更明確
6.細節雖然清楚不少,不過也稍微增加一點刺激度
7.背景寧靜度稍稍上升(更黑)

整體而言大概就是+5 -2這種比例的增減感(優點/缺點)
(nordost red dawn大概是 +8 -6)
最明顯的效果大概就是Dragonfly跟這條BIG SUR
替R1900TII提高一小段音響性跟加上了高級音響的音染


AQ的類比訊號線跟喇叭線印象不差
可是並不是每個型號都這樣 太便宜的效果不明顯

這次買的這條算新的系列~
1.中高頻比以前同級產品漂亮,但也稍微增加了一點亮度與刺激感
2.中高 中低頻 中頻的連續性跟銜接度很好
3.難得的流暢性跟活生感
雖然幅度不大,但都確實感受到了

比較明顯的特色:
中低頻很飽滿,彈跳性極佳,但不會有特別強調中低頻的線材會有腫/脹/拖的感覺
聲音滑順圓潤,流動性跟活生感很不錯

Siltech顯得艷光逼人,像鑽石般奪目,第一耳就可以吸引您的目光
Audioquest均衡而美質,圓潤,就像塊美玉
大概就類似這種感覺

如果對於原本器材的聲音特色很喜歡,不想改變太多聲音走向,加上懶的搭配
只是單純想提升素質,跟保留悅耳特性,
或者不知道喜歡甚麼樣的線材,可以試試Audioquest


寫在最後但也是最重要的,若有考慮購買Audioquest線材
1.請至少從使用PCS+導體等級開始(更低的我認為效果不太明顯)
2.找可靠的購買管道(仿線難以分辨的極多)

Kasanagi0702 wrote:
感謝c大幫推,大致而...(恕刪)



推推推!!!K大從Siltech粉變AQ粉!!!!
期待更多高階線材的開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