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自從戒掉一杯40元的珍奶後,就最喜歡20元的紅茶了,所以就讓不才的我提供些看法供紅茶兄參考:
"最近才知道有jplay這個強大的記憶體播放軟體,就立刻先下載了試用版來測試看看
結果怎麼聽就是分不出jplay和foobar+WASAPI 的差別,或許小弟是木耳OTZ....所以聽不出來"
==>很多剛接觸音響的網兄都懷疑自己是木耳,多慮了。真正的木耳長在木頭上…
入門系統調整的過程中,之所以會聽不出差異,就是因為系統不敏感,
系統為何不敏感,原因很多,但電源和訊源佔絕大多數。
小弟第一套系統花了十萬元,當時除了換壁插有感外,其他都無感,是黑木耳階段。
後來請免費的調音大師相助,結果花了十多萬買全套鑽石級線材,但聲音有沒有升級?老實說,這次有感了,這次花錢花得非常有成就感:老子終於和百萬系統玩家用同等級的線材了!是白木耳階段。
直到後來,開始認真從電源、訊源下苦功,才慢慢的把系統靈敏度拉高,
現在不要說Jplay和Foobar的差別,就連網路交換器插不同的孔,都可以清楚聽出差異…這時木耳變靈芝了!
所以,有問題的不是您的耳朵,是您的系統不到位!
那裏不到位?電源!訊源!
"之後懷疑到了是不是因為我的DAC是非同步的關係所以jplay完全無用武之地,因為jplay改善的是電腦震盪器那邊的Jitter
而這卻完全不關非同步DAC的事,非同步DAC他只接受資料而且有自己的震盪器,所以才造成jplay和foobar+WASAPI兩個播出來的音樂我分不出來。
之後我更把foobar上WASAPI拿掉來測試,結果發現聽感上也沒有變化(難道我真的是無藥可救的木耳嗎!?OTZ...)
這時我突然想到,當初M-DAC需要另外安裝驅動程式才能使用所以我也強烈懷疑,是不是驅動程式本身也繞過了AC97
所以就算是foobar拿掉了WASAPI,在聲音上也沒變差"
==>您太高估「非同步」DAC了。
Bit Perfect 和 Jitter free 是兩回事,不過這議題太容易引起嘴砲了,小弟也不想談。
但是可以肯定跟您分享的就是:我的DAC也是非同步的,但它的播放品質,完全不能切割來自上游訊源的影響,我的電腦轉盤隨便改個設定、換條電源線、加個墊材…都會改變最後的播放品質。
"最後,既然非同步DAC已經可以把電腦許多的干擾降到這麼低了,"
==>這個結論是最可怕了!
小弟知道有人主張只要有Clock夠精準的非同步DAC,那麼DAC前端的訊源就不用太費心了!但我實在還不曉得這麼強的DAC在那裏。
"那麼純轉盤能贏過電腦訊源嗎!?我開始有了這種想法"
==>純轉盤和電腦訊源沒有一定誰贏誰輸,關鍵都在用不用心!
有人拿三爽藍光播放器來改電源,效果比一般筆電好很多;
有人拿OPPX播放器來器官移植,效果聽說比XX好很多;
但也有人用特定硬體加獨門作業系統,效果好到連百萬DAC都賣了;
也見過有人拿M$平板電腦K掉十多萬的數位播放器;
最近更有人把作業系統放到記憶體來執行,一場訊源革命正在進行…
電腦訊源有個好處:
今天我在動態表現輸十萬元轉盤,明天我換顆更大瓦數的PSU就有機會贏回來;
今天我在質感輸二十萬元轉盤,明天我花二萬元換電腦機內線就可能扳回來;
今天我高頻延伸輸三十萬元轉盤,明天我再花二萬元買些吸波、抑振材料,只要放對地方,就可能讓轉盤看不到車尾燈…
所以,用心聽、用心調,最重要的:用心交朋友!他會告訴您心該用在那裏!
"所以我又想要試試看Audiolab的M-CDT純轉盤(因為既然都有了M-DAC就有衝動想配他們家的CDT),但這又是一筆開銷
,所以我一直猶豫不決,畢竟轉盤也有本身穩不穩的差別,且沒有辦法像rip檔案那樣重覆讀取,加上M-CDT跟其他動輒10萬的純轉盤有著不小的差距
只怕最後買了M-CDT會被電腦訊源給打趴,所以小第不才來版上想請教各位大大的意見"。
==>不用担心M-CDT會被電腦訊源給打趴,因為CAT玩家從沒把它當對手過!
"謝謝"
==>不謝!
接下來是真心話:
或許我的系統真的不是這麼敏感,這是我第一套系統,也只花了快十萬,對於一個學生來說已經算是不小的開銷
一開始是使用NuForce uDAC(一開始玩耳機的時候買的),之後改玩喇叭所以換了M-DAC,老實說換DAC幾乎是無感升級
之後我不死心,換了電源線+喇叭線+訊號線(都是老田)跟壁插(IG8300)的升級感反而比換DAC的升級感還大,但也沒有說升很多
其實我一直很那悶,我也換了不少東西,但別人升級總是能說出不少形容詞,而我卻一直無感,回頭看也花了不少錢,一直努力說服自己聲音真的有變好,但我真的辦不到,之後同學來我家聽音樂,我也只能硬著頭皮說換了這些東西聲音好像有那麼一點變好OTZ...
到這裡真的跟awuwa大說的一樣,十萬元的系統大概也就這樣,是黑木耳階段,也是我目前的狀態
到了這裡已經澆熄了我各種想升級的念頭,網路上的文章說的煞有其事,器材讓人眼花撩亂,現在我也只剩下茫然和過年的壓歲錢..
下一步該如何升級呢!?大概也只能用心的多加嘗試,走點冤枉路,我也想追求好聲音..
午後的的的的紅茶 wrote:
小弟我則是戒掉飲料后...(恕刪)
學生花十萬在上面已經不算少了,想想我當學生的時候買台pc都要湊好久
我的消費觀念是預算先決,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在預算之內找最合適或性價比最高的,二手品也可考慮,
舉個例子, 我買的陸制轉盤享聲D100 pro 豪華版 全新品約6000rmb
我入二手的4000rmb ,這台在對岸的風評還不錯, 以後再脫手也容易,賣個3500~3800rmb 很快能出掉, 當然這預算也能弄個mac mini 當轉盤,不過算算花的時間和折舊, 還是D100 pro 好一點
像D100 pro 也有人說可以pk linn 2萬4萬rmb CD ..聽聽就好,不過D100 pro 跟我自己的pc 對比, 我比較喜歡D100 pro 的聲音,感覺聲音凝聚一點, 但是嚴格來說,如果不是做AB test , 單純聽PC 的也不錯
另外pc容易受其它硬體軟體干擾,我之前換個顯卡, HD7990 換 295X2 , USB 就常常有爆音,我電腦是單獨接M-DAC , 主要是M-DAC有耳擴...另外也有人覺得win10 比 win7 提升許多...但實在是懶得再折騰了 =_=a..
假設系統組件都有一定水準,如都是70分,升級最有感的應該是音箱>擴大機>DAC>音源 ..線材是調味料
我現在的組合自己聽起來還行...就不怎麼想再折騰了
午後的的的的紅茶 wrote:
小弟我則是戒掉飲料...(恕刪)
我覺得還是要看你選擇什麼音樂類型 一般來說你們愛聽的那些時下最流行最通俗的流行歌
在創作考量上大都是大賣場 大型戶外活動 演唱會取向 就是大功率擴大機+高分貝喇叭轟隆隆的那種
還有歌手本身素質就不好錄音製作也馬馬虎虎 基本上本身就沒音質可言 自然很難有好聲
雖然我明白你們對於追求漂亮女聲 可愛女聲做了許多努力 也付出很多時間和金錢
無非是希望聽起更真實而已 但事實上是絕對辦不到 即使有機會聆聽現場
聲音也是透過麥克風混音染色 最多是看到本人而已
雖然聽什麼音樂都好,只要讓自己開心都是好音樂
但我覺得如果想這條音響之路走得長長久久 專業性的古典音樂才是最正確選擇
一些漂亮女歌手 可愛美少女看看可以 要拿來鑑定器材好壞我看算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