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看你的播放器夠不夠力,
如果推動的力道不足的機器才會聽出聲音的差別,
就人聲變的很空靈,好像在深山中聽到回音~ 

如果真的有這個情況就是換個耳機或加裝DAC
人性本惡 不老實 wrote:
如題 我 用電腦 看(恕刪)

隨便挑

不要買到延長後左右耳聲音對調的就行了
郭峻豪2147 wrote:
好,其實這些我也不懂(恕刪)


不把"神話"或是"玄學"納入討論的話
大體上產生差異的原因如下:
1. 材料來源(新礦,回收金屬)
2. 材料純度
3. 合金配方
4. 線芯直徑
5. 線材結構(單芯,漆包,絞線,同軸)
6. 披覆方式(材料,材料阻尼,隔離,加強,填充)
7. 施工方式
8. 包裝(對,這個超騙錢)
9. 經營成本

已這些30~50的線來說,切開來都是黑的...因為他線皮本來就黑的
好啦,這些也是辛苦錢,他們利潤很低的,都是靠量衝,但從成本上來說
基本上線芯都是用0.0xmm計算,常見的就是七八條線一股,直徑還不超過0.1mm
其中一股還是漆包,連皮都沒有(這種組成大概佔入門線的80%)
銅材大概就是回收銅,成分配方就別談幾n(%上幾個9的意思,4n是99.99%)
還很有可能組成起來根本不能算是銅...甚麼OFC/OCC都沒有,研究起來只剩下Orz
批量製造,包裝隨便拿個夾鏈袋夾一下,狠一點的用封口,或是根本不包裝
一次出貨2k至3k,經銷商只能買斷不維修,消費者遇到有問題就換一條(聽起來像不像山寨機)
但基本上,他依然能用,因為影響音質的條件很多,線只是其中之一
真的要研究起來,恩,這不就有一整個音響產業在那邊玩?
入門耳機延長線基本上就一分錢一分貨
我是覺得有一定粗度的對音質影響就小
還有塑膠外殼的那種不要買

太便宜的遇到比較劣質的會用的不開心
有些是鍍金太薄掉鍍
有的是用鐵插針鍍金
有些是母頭卡準太緊去刮漆而且難拔
不然就是焊點容易斷或接觸不良
所以我現在不會買那種50元一條的

嚴格來說不要拖累原廠線就好了
可以省但不要省到摳門
陽春入門線材我會比較愛用林帝的
不然就買便宜入門手工延長線
手工的3.5端子都會多一截出來
這樣插在手機上才不會被手機殼卡住

例如:[ Powerhut ] 基隆的耳機延長線。傳統漆包線。 正4股。每股20蕊。共80蕊。
一分錢、一分貨。 +1

我原先用一條廉價線,連接我的耳機與靜音吉他,
出來的聲音悶悶的。如果直接用耳機接吉他,聲音非常棒,
但是線太短了,嚴重影響演奏。

後來,直接把設備拿到手工線店家,試了幾條,效果都很好。
不過價格從一千到上萬,我買一千的,再貴也聽不出來。

結論就是,那條廉價線太廢了!
(是在光華挑選同類線中較貴的,對我仍然不堪用。)
aloec wrote:
入門耳機延長線基本上(恕刪)


坦白說,如果這個網拍寫3米無損,我或許會相信
但他寫10米以上還是無損...聽聽就好,這已經超越神話等級了
那條線不用10米,5米就得換線了

Superlux的耳機我也玩了不少
681/681evo/662evo/668/669/687/672我都有
除了672外,其他幾隻耳機的耳機線都是同一條,至少我拆過的沒看過不一樣的
所以如果真的跟Superlux的一樣程度...恩,評價大概就是堪用級吧

但是想要10米無損,跟誰用的線材無關
基本上只要是單端基本上難度很高
舞台設備愛用平衡訊號不是沒原因的
虛像 wrote:
坦白說,如果這個網拍(恕刪)


我還是稍微改一下那個舉例的標題,
免得被樓主誤會,
然後把重點放在超長也無損這個點上。
線長到一個程度的確會變差,
只是我預設線一般不會買這麼長,
所以沒提到這點,我覺得我不對

我只是想對樓主表達
那條入門線也只是堪用的程度
比它低價的為什麼會低價要思考一下

感謝您的提醒^^
aloec wrote:
我還是稍微改一下那個(恕刪)


我純粹想吐槽那個10米的神諭而已...並不是針對你
起乩也不是這樣搞法

其實也有不少低價線有做耳機頭凸台的(我平常都戲稱為蛋糕台)
畢竟現在行動裝置的音源需求上升,所以這些線材廠的模具其實也都有做變更
當然,也有很多廠商根本不想花錢改模就是了
開工廠就是這樣,設備能用到爛就給他一路用到爛
因為模具費不便宜
先再在網路上找換耳機線的個人工作室,詢問對方幫忙換線的可行性;如果可行,確認你的線材粗細,再到光華商場地下室我記得有電料行,裡面有線材,去那邊剪個2-3米,請工作室換。
以上應該可行...

如果實在不行,鐵三角AD2000X,耳機線很長,移動算方便;就直接換耳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