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ullcandy FMJ 與 Lowrider 開箱文

Yorjia wrote:
大大您好
我看到SK...(恕刪)



上官網看了,確實是耶,大大您真的好眼力.....
我問看看Skullcandy是怎麼回事,因為我也很好奇....

上封信是2/14發信詢問,對方2/19才回覆,但應該算快的,所以等到對方回覆,我會再po文上來.

另外,您問的買這種材質黑色的會掉漆嗎?這個我不知道,可能要問一下其他有買此款黑色或是Titan黑色的大大的使用經驗,畢竟問賣東西給你的商家肯定會說不會或是很不容易掉漆.....
那就麻煩您了喔


小弟我也訂了一隻呢
不過是黑色的
真期待
其實星期六半夜Skullcandy的技術部門客服已經回覆我郵件了,原廠的FMJ耳機機體背面確實有骷髏頭雷射刻圖.
感覺上服務還不錯也很有禮.


Subject: RE: Technically challenged? (technical questions)--one more
question--reply

Hey Sxxx,

Yeah, you have an official Skullcandy product. That picture could have
been taken when we only had samples in stock. Sorry for the confusion
man.

Matt

-----Original Message-----
Subject: Re: Technically challenged? (technical questions)--one more
question--reply

Hey Matt:

Thanks for your prompt reply.

So, you mean my earphone is a official quality products and there must be have the
skull in the back side for FMJ, right?

I have surfed below your site, but there is no any skull sign on the back
for FMJ. The picture of earphone can rotates around with 360 degree. Maybe
you should check out.

http://www.skullcandy.com/shop/full-metal-jacket-p-30.html

Please note above with thanks!

With best regards,
Sxxxx
--------------------------------------------------
Subject: RE: Technically challenged? (technical questions)--one more
question

Hey Sxxxx,

Its all good. What you have is an offical Skullcandy headphone with a
lifetime warranty. The person you spoke with must have been mistaken or
maybe couldn't make out the skull in the picture on our site.

Let us know if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Best,
Matt
Piggy大:
新耳機 + U4 聽起來,爽度應該極高
恭喜您,新耳機入手
我也訂了一個,這兩天應該會到,網拍上價格相差很大,要多多比價.
Mikachen wrote:
Piggy大: ...(恕刪)


謝謝Mikachen大,不過我現在都把U4擺在一旁凍起來了,改聽Philips的SA28,因為後者的低頻輸出更大,操作也方便,......明天回台後,即將把SA28交接給女王,想說把U4處理掉,在香港機場再買一支(SA28 4G應該已經降價到HK399),但也要有人要U4才會再買SA28.

SA28官方標榜20小時的電力,充完第二次電後(5小時,用USB充電鼠),
昨天RUN-IN了9.5小時,今天從今早7:30一直RUN-IN到現在約10小時,電力顯示EMPTY,還在跑,上一次電力顯示EMPTY時,足足跑玩3.5小時才關機.(RUN-IN條件 EQ:搖滾,音量1/2再多一點點(它的音量顯示長條狀,沒有數字),都是電音類128kbps.)


akianakita wrote:
我也訂了一個,這兩天...(恕刪)


恭喜akianakita大,不知您入手那一支?有空過來說說您的使用心得吧~
我的FMJ昨天拿到了!!
現在還在RUN-IN
很漂亮的一隻耳機呢

音質的話(我大概RUN了20小時)
應該是還沒RUN開的關係吧
我覺得還蠻悶的
而且中高頻表現不好
再RUN一陣子再說

感謝您幫我詢問喔
您英文真好
Yorjia wrote:
我的FMJ昨天拿到了...(恕刪)


回Yorjia大,恭喜入手Skullcandy,

您是用灰海綿聽的嗎?試試用透明矽膠套看看.

另外,您是用電腦還是隨身訊源聽的呢?您可以在比較用兩者聽的差異.

謝謝誇獎....,其實一般般,有些語法不太標準,我是靠這個吃飯的,不行老闆就要你回家了~~
piggy777大大
你說的有一段話好像是我說的耶 好害羞唷= =
我想問你灰棉隔音如何??整體低頻中頻不錯那高頻勒??
還有最大輸出功率跟泰坦比好像比較高差異在哪??
開始遊戲 wrote:
piggy777大大...(恕刪)


Lowrider,套句某位大大所說的,”耳罩空間感會比較明顯,耳道可以聽比較多的細節”,的確是如此,或許是我戴眼鏡的關係,加上沒有用耳罩聽音樂的習慣,帶起來因為耳罩不是包耳的,有些不習慣,但還算舒服.

開大,不好意思,上面的那段話確實是出自於您手,我沒著名來源,歹勢啦~

至於您所問的,灰棉的隔音如何,我沒實際在戶外戴過,之前都是帶透明矽膠塞,原因是我會覺得用灰棉聽會比透明矽膠塞悶.

之前試過坐在時速100km的三菱富利卡裡面,前座還坐著司機與同事,風切聲很大,前面兩人交談聲也很大,用SAMSUNG U4原廠耳機,聽的到外界的聲音,而用了FMJ+透明矽膠套,外界干擾聲沒了,只見前座的兩人在比手畫腳(當然司機的手是放在方向盤上啦)

而我所常聽的樂曲都是電音搖滾類,一般的流行音樂與歌劇聲樂,用FMJ搭配NB(Lenovo R61,沒辦法,老闆喜歡IBM),聽的到樂曲裡面的鋼琴與提琴,十分清晰,但用MP3就會糊在一起.

我不是發燒友,會發表這些文章,純粹只是希望能分享,但不希望是誤導,畢竟聽音樂是種享受,自己覺得"KIMOGI"最重要,而每個人所追求的都不同,我只求MP3電力夠,好操作,音質有一定的水準,而耳機的BASS強,但聽抒情歌也不能太抱歉~

至於我會捨Titan就FMJ,是比較過兩者的數據,想說伍佰比100好吧,加上官網只有FMJ有評價,Titan就沒有.而我沒有實際聽過Titan,所以無從比較.

但真的如同您上面所說的,Lowrider的耳罩,空間感會比FMJ的耳道好.....

您的問題好像在考試哦.....

對於低中高頻,原本以為低頻是低音鼓等重低音節奏,中頻是渾厚男聲,高頻是女聲,但看了以下的連結,才知自己的無知!

已下文章來源出處:

http://shrs.shu.edu.tw/encyclopedia.asp?page=3

極低頻:從20Hz-40Hz這個八度我稱為極低頻。這個頻段內的樂器很少,大概祇有低音提琴、土巴號、管風琴、鋼琴等樂器能夠達到那麼低的音域。由於這段極低頻並不是樂器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們也很少將音符寫得那麼低。除非是流行音樂以電子合成器刻意安排,否則極低頻對於音響迷而言實在用處不大。有些人誤認一件事情,說雖然樂器的基音沒有那麼低,但是泛音可以低至基音以下。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樂器的基音就是該音最低的音,音祇會以二倍、三倍、四倍、五倍…等的往上爬高,而不會有往下的音。這就像您將一根弦繃緊,弦的全長振動頻率就是基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弦長的震動就是泛音。基音與泛音的相加就是樂器的音色。換句話說,小提琴與長笛即使基音(音高)相同,音色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低頻:從40Hz-80Hz這段稱為低頻。這個頻段有什麼樂器呢?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縮號、低音單簧管、土巴號、法國號等。這個頻段是構成渾厚低頻基礎的大功臣。通常一般人會將這個頻段誤以為是極低頻,因為它聽起來實在已經很低了。如果這個頻段的量感太少,豐潤澎湃的感覺一定沒有;而且會導致中高頻、高頻的突出,使得聲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聽。

中低頻:從80Hz-160Hz之間,我稱為中低頻。這個頻段是台灣音樂迷最頭痛的一段,因為它是造成耳朵轟轟然的元兇。為什麼這個頻段特別容易有峰值呢?這與小房間的尺吋有關。大部分的人為了去除這個惱人的峰值,費盡心力吸收這個頻段。可惜,當您耳朵聽起來不致轟轟然時,下邊的低頻與上邊的中頻恐怕都已隨著中低頻的吸收而成凹陷狀態,而使得聲音變瘦,缺乏豐潤感。更不幸的是大部分人只因峰值消失而認為這種情形是對的。這就是許多人家裡聲音不夠豐潤的原因之一。這個頻段中的樂器包括了剛才低頻段中所提及的樂器。對了,定音鼓與男低音也要加上去。

中高頻:從1280Hz=2560Hz稱為中高頻。這個頻段有什麼樂器呢?小提琴約有四分之一的較高音域在此,中提琴的上限、長笛、單簧管、雙簧管的高音域、短笛的一半較低音域、鈸、三角鐵等。請注意,小喇叭並不在此頻段域中。其實中高頻很容易辨認,例如弦樂群及木管的高音域都是中高頻。這個頻段很多人都會誤以為是高頻,因此請您特別留意。


高頻:從2560Hz-5120Hz這段領域,我稱之為高頻。這段頻率對於樂器演奏而言,已經是很少有機會涉入了。因為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鋼琴、短笛高音域之外,其餘樂器大多不會出現在這個頻段中。從喇叭的分類點中,我們可以發現到這段頻域全部都出現在高音單體中。如我前面所言,當您將耳朵靠近高音單體時,您所聽到的不是樂器的聲音,而是一片嘶嘶聲。從高音單體的表現中,可以再度證明高音單體幾乎很少發出樂器或人聲的基音,它祇是發出基音的高倍泛音而已。


極高頻:從5120Hz=20000Hz這麼寬的頻段,我稱之為極高頻。各位可以從高頻就已經很少有樂器出現的事實中,瞭解到極高頻所容納的盡是樂器和人聲的泛音。一般樂器的泛音大多是越高處能量越小,換句話說,高音單體要製造得很敏銳,能夠清楚的再生非常細微的音。從這裡,發生了一件困擾喇叭單體製造的事情,那就是要如何兩全其美?什麼是「兩全」?您有沒有想過,假若一個高音單體為了清楚再生所有細微的泛音,不顧一切的設計成很小的電流就能推動振膜,那麼同樣由這個高音單體所負責的大能量高頻與中頻極可能就會時常處於失真的狀態,因為這二個頻段的能量要比極高頻大太多了。這也是目前市面上許多喇叭極高頻很清楚,卻容易流於刺耳的原因之一。
您還記不記得以前的Spendor SP-1喇叭?它是三音路設計,那三音路呢?中低音單體、高音單體、超高音單體三路。那個超高音單體負責13000以上的頻率。我記得當時有許多人都「不解」,為什麼SP-1有超高音單體,而聲音卻是那麼的柔呢?應該要很銳利才對阿!現在我想您該瞭解了吧!SP-1設計著眼點在於使高音單體不會失真,而又能再生極高頻。這就是SP-1聽起來很舒服,具有音樂性的原因之一。
在了解高、中、低頻段的分段法後,我們接著要討論量感之外的「控制力」。量感當然是指量的多寡,即是我們說的:高音比較多、低音比較少等,而控制力通常指「對低頻段與高頻段」的控制力。有些器材低頻鬆散,有些則具有彈性。我們會說後者有低頻的控制力。有些器材能夠抓得住高頻,讓它不會飆得耳朵難受,我們說它高頻控制力佳。請注意,各頻段量感的多寡並不代表器材真正的好壞,器材之間量感多寡的相互搭配才是重要的。而控制力的好壞就可以說是器材本身的優、劣。


還有等化器所代表的細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