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

Mr.SHADOW wrote:
你在講三小mp3是一...(恕刪)


怎麼會把全部都當成是MP3.....
pariah.T wrote:
....就算買CD也感覺像在讀光碟內的mp3檔 有損無損根本沒差
製作成黑膠更是好玩 我常笑說那根本是"塗黑的CD"而已 內裝還是mp3
也就是說 CD是由CDP讀光碟mp3 LP是LP唱機讀LP片mp3
總之都是mp3 差別在讀取方式不同 但播出來的聲音都一樣...(恕刪)


這....CD跟LP都是mp3 !?
我這輩子第一次聽到....
LP不是類比的原理嗎!?
而mp3則是數位儲存格式,這能扯在一起真神.

別在這繼續丟臉了....講越多越只是讓人知道你肚子什麼都沒有
而且一直鬼打牆的亂扯.....
pariah.T wrote:
也就是說 CD是由CDP讀光碟mp3 LP是LP唱機讀LP片mp3
總之都是mp3 差別在讀取方式不同 但播出來的聲音都一樣..(恕刪)


拜託滑大師可不可以去Google 一下,何謂類比黑膠,何謂數位MP3,Google然後在這裡複製貼上,比你鬼扯還正確的,聽古典樂聽到連類比和數位都分不清楚,你真的是白活了。

你說黑膠的訊源都是MP3,至少要來個圖看是那張唱片吧,或是來個專業分析來證明你的鬼扯是正確,拜託!這次我真的很想跟滑大師請教黑膠和CD唱片的訊源都來自MP3的原理。

希望不要在扯最後放出來還不是流行樂,動漫歌,這個毒那個毒,可不可以來點新的梗。
pariah.T wrote:
抱歉不認同你這種說法 有沒有LP不能做為是否懂古典音樂的依據
況且有些玩家也是買高階LP在裝品位裝高級 聽一張唱片挑老半天
播放前還拿刷子在那邊刷 針頭喬來喬去 裝模作樣 ...(恕刪)

看來我猜得沒錯, 你就那幾張便宜貨的CD而已, 還沒CDP可以放
絕大部分網路DL下來的, 買不起LP也該有CDP, 我笑很久了快去買吧
不過你耳朵那種等級的聽感我看算了吧!
10張音樂就只會痛哭流涕,難道一把鼻屎一把眼淚就很專業?口口聲聲的古典樂的精髓是啥?還是一切盡在不言中,只可意會不能言傳?
器材就只會解析度,空間感,音場,活生感 莫名其妙你也不遑多讓
是聽誰說高中低頻都Q彈?貼來看看啊,就只看到你這樣說,唬爛無極限說謊不打草稿
喔喔!還有耳道共振看來是沒推好下次會不會說HD800可以捲褲管?還可以聽到尿道共振

阿娘威你是幾歲阿? 怎會連這都不懂? 為何要刷來刷去?
不知道LP是類比由唱針沿著溝槽行走, LP為塑膠製易產生靜電吸灰塵
MP3格式1991年發明和標準化, 30年前的LP要去哪找裡面放MP3? 年代錯亂?傻了蠢了?
近幾年都是大廠及發燒唱片廠發LP,是有哪幾間公司那麼蠢, 拿MP3檔案來製作黑膠唱片?
這些廠會不知道買黑膠唱片的不是音樂迷就是發燒友嗎? 哪間公司敢這樣搞? 傻了嗎?
你列名出來看看阿, 不要無的放矢, 只會讓人覺得你很無知

CD唱片內放MP3? 看來你是買到了盜版合集一張CD塞了上百首的CD唱片
不過你不用擔心你用專業級490元的光碟機就可以讀了, 我的DUO.CD就不行了只支援正規CD格式

整串下來90%都是你在講女毒美少女動漫, 你是有這麼哈女毒美少女動漫嗎?
可以躲起來聽阿, 反正你連KPOP-MV和AV片都在看了, 還怕聽美少女動漫嗎?

pariah.T wrote:
小時候聽的應該不準
搞不好你聽到的就一些片段而已也拿來講
況且現在很多父母也是會帶小孩到音樂廳 上音樂班等等..
家裡可能放個幾張簡單古典樂作品 大概就一些經典曲 精選集等等
環境許可搞好一點的音響設備 然後偶爾聽聽在那邊裝高級
總之 我不太認為那個年紀的小朋友能對古典音樂有什麼深度的理解
更不可能有發自內心的喜愛 然後在家沒事會自己拿古典音樂唱片出來聽的
...我認為不太合常理...(恕刪)

漏看這篇...
不好意思彌賽亞我可是聽全套,那套唱片現在也還在(其他還一堆古典音樂LP),
目前因為空間太小與一些原因沒有辦法隨意的購置LP。
但若真有心,倒也不是完全無法添購LP系統,你不了解就不要亂說。
你常常說別人不懂古典音樂,你最懂是嗎?
那請你將你認為聽起來感覺不到難度的貝多芬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Op.106其中第四樂章
從最初的賦格開始第一主題如何發展成第二主題,其中的變奏與變化你能夠談談嗎
你不是感覺不到難度嗎?說明一下嘛

補充一下第29號鋼琴奏鳴曲Op.106可是在貝多芬所有鋼琴奏鳴曲中,對位法運用最為徹底且著墨最深的,
光第四樂章就夠你寫個兩三頁了

pariah.T wrote:
舉例來講 同樣貝多芬的鋼琴作品 《給愛麗絲》WoO 59 和《第29號鋼琴奏鳴曲》op. 106
那程度就天差地遠了 這並不是高低級的差異 而是高低階的差異
有興趣可以聽聽看 這兩部作品欣賞難度絕對是不一樣的
當然對一般人而言是這樣 我是沒有差的
我對古典音樂欣賞的難度差別是感受不到的
唯一有差別的只有時間 長作品欣賞要花長時間 短作品欣賞花短時間
大概就是這樣 ...(恕刪)

Mr.SHADOW wrote:
我對馬勒交響曲全都蠻熟的,特別是1~4號。
怎麼我不會痛哭流涕呢?你要不要先去看一下醫生有無精神方面疾病…

要論戲劇張力麻煩去聽一下莫扎特的安魂曲好嗎?威爾第與佛瑞的也很不錯!!
不要只是會聽點馬勒、華格納與貝多芬就以為很懂古典音樂...(恕刪)



1. 這個我不清楚 或許是我對音樂的感受能力過強了吧
不過馬勒的曲目一向是音樂會票房保證 國內平均每年也都有數場演出
除了音樂本身精彩有深度 作曲家獨特的音樂語言 戲劇手法
透過簡單的素材轉化呈現出的藝術內涵 也深受廣大愛樂人的喜愛
再加上現代先進錄音技術捕捉到其音樂中豐富的音響性細節
更是成了不少發燒友心目中理想的交響樂類型器材測試曲目

所以作為一個音樂與音響的愛好者 馬勒的作品絕對不能只懂個幾部
甚至沾一點皮毛就在那邊吹 如果可以的話 每一部都該聽
每一部都該收藏 每一部都要毫無保留欣賞
除了交響曲九首+未完成的第十號慢板樂章外
其他聲樂作品如 《大地之歌》《旅人之歌》《五首呂克特之歌》
《悼亡兒之歌》《嘆息之歌》《年輕時日之歌》《少年的魔法號角》
全部每一首都要聽 因為每一部都極好聽 當然可以的話用好一點的配備
在欣賞高階的古典音樂作品之餘 還能享受高級音響帶來的絕佳聽感體驗
增進藝術文化修養與生活品味 可謂一舉數得的選擇


2. 舊版Philips發行的180CD 莫札特大全集
和Decca發行的威爾第的作品全集75CD 我個人都有收藏
其實我古典音樂CD是非常多的 都是正版 有機會再介紹
個人偏好是收藏"全集" 套裝收錄作曲家完整或大部分作品的那種
畢竟我是古典樂迷 自然以古典音樂欣賞為主要目的
而那種發燒片通常都喜歡作成"精選"的方式販售
是因為訴求對象不同 不過我個人是傾向在音樂性和音響性取得平衡的選擇
所以我會收藏一些錄音好的古典樂 或許可稱為發燒片 但原則上一定要是完整的作品



chhsieh0817 wrote:
他發文就這個調性, 不過在andaudio被桶了以後同樣的文章就收斂很多...(恕刪)


這應該是有什麼誤會 或是有心人士從中挑撥吧
我很少在那邊發言 且兩邊管理標準不同
01這邊比較開放 能接受多元意見交流 友站就限制比較多
畢竟網站管理層的好惡和利益考量才是重點吧

pariah.T wrote:
抱歉不認同你這種說法 有沒有LP不能做為..(恕刪)


所以你就是沒有LP?!
所以你就是沒有LP?!
所以你就是沒有LP?!
Simple . Powerful .
我只是覺得,滑大師自己也有數位播放器,訊源也是由CD轉錄,怎麼還扯市面的CD裡面都是在放MP3,他知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

還大言不殘把類比的黑膠又跟MP3扯在一起,他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

黑膠跟CD放出來的都是MP3?

之後又忘記他講過的話,然後又可以啪啦啪啦一堆鬼扯,如此的自我膨脹+不要臉,究竟是聽華格納的改變?還是內心幼小稚氣的心靈受到外界刺激?

不過也多虧滑大師在這裡的貢獻,才能驚覺有很多臥虎藏龍的高手浮出水面,也因此認識更多的古典文學,真希望滑大師能放下了,好好沉澱思緒一下這些日子以來,說過那些荒腔走板的言論,過多的狡辯或硬凹,都改變不了滑大師對音樂的無知,因為連我國小四年級的姪女都知道黑膠唱片和MP3的差別。

滑大師自許天生就是聽古典的料,那種天生神力及自負的聽感,怎麼㑹不知道,甚至聽不出類比黑膠、數位CD和破壞性壓縮格式的MP3,這三種的分別?

滑大師你說是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