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 Stage 4 (3/25更新原廠專訪)客制旗艦開箱(原Compact Monitors)

True the wolrd wrote:
德國人真的是嚴謹透了...(恕刪)


True the wolrd兄可以提供一下500,000次的出處嗎?我剛找了一下,好像都沒看到關於這方面的資訊,如果有連結我可以跟Marcel再次確認一下,畢竟差一個零差很多。

我相信剛入手X Control的時侯應該會很興奮地切來切去,但一陣子之後就會冷了吧...所以就算是五萬次,應該也是夠了,而且是"minimum"/“最少"。


To ar3a兄:

Chord在Hi End音響圈也算個咖,只是在這之前我沒有在音響展之外的場合聽過他家器材。

但我很欣賞他們不走輕鬆的路-購買現成的解碼晶片,而是選擇利用FPGA寫入獨家的解碼濾波演算法。看了一下電路板,只有在SD USB輸入端用了現成的Burr Brown PCM2706接收晶片(最高支援到16Bit/48kHz),而HD USB端則是修改Atmel的ARM Cortex微控制器晶片,使能接收到最高32bit/384kHz與DSD64/128(DoP)的HD訊號,這不是隨便廠家有的技術力。

可以不喜歡Chord Hugo的聲音,可是不能否認他們是以高規格的心態在看待Hugo(Hugo是隸屬Chord下的Hi-End產品,而不是以Chordette命名偏向life style化的產品),包括連電池,外殼,組裝都在英國,我想雖然價格真的不算便宜,但至少誠意是滿滿的,不是做出來交差的。

國外有評論把Chord跟Ayre的QB9(抱歉,確定型號一時找不到,應該不是第一版的,應該是有支援24/96的),評論員認為Chord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聲音的重量感,而這是Chord的非戰之罪,因為通常聲音的重量感來自於良好設計的電源級以及類比輸出級,而Hugo著眼於隨身市場 (well....),因此在電池 vs. Ayre Conditioner以及SMD+OP vs. 晶體堆砌類比輸出級這兩方面有先天上的差距。

話說回來,Ayre QB 9可不是10萬之內可以搞定的(145,000與160,000的牌價)。

Anyway, listening is believing! 什麼時候去聽一下,跟大夥分享一下聽感?
Stanley兄
午安阿
看這VEX6的開關像是SLIDE SWITCH或是TOGGLE SWITCH。不過話說回來,即使
是50,000次的操作壽命也很足夠了。以每日切換10次計算的話,也可以用13年多
了。耳機本身可能都比開關先掛。
MURPHY

lieberstanley wrote:
True the w...(恕刪)
Murphy
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考慮把開關做成內凹式

這樣子凸出來很容易意外壓到或是撞到

然後又要回去了
lieberstanley wrote:
True the w...(恕刪)


在原粉絲專頁[Vision Ears - Compact Monitors 台灣]中,有位朋友貼文問V6X一直切換會不會壞
VE官方有回答:您好, 切換耐用度 500000次

至於到底是50000或是500000,或許有人認為不重要,實際上確實夠正常使用,但這十倍的差距會造成一些影響

從帳面及心理層面上來看,確實500000次讓人感到比較保障,且500000次從正常面思索,一定比50000次更加堅固,就像電池號稱可以衝100000個cycle和10000個cycle的感覺一樣


PS:話說stanley您竟然發現我的ID最後一個字是wolrd而不是world

True the wolrd wrote:
在原粉絲專頁[Vis...(恕刪)



剛剛官方粉絲專頁已經出介紹了,介紹是50000次,看來是已經解答了
看了好幾天lieberstanley的文章
中毒很深,不過好奇想問stage4算是ie8的終極升級版嗎

適合大編制,中頻不會很近。這不是ie8嗎?

看完大大的文章後這是我第1個念頭
小弟小孩剛生,去年買的劇院老婆都不給我開
好痛苦啊!不過這是針對電影的部分,我超愛看電影的
尤其是重低音強的電影,哈哈

所以最近只好拿ie8聽音樂了,才有升級的念頭
本來對客製耳機沒什麼興趣,但大大的文采實在太棒了
讓我心癢,本來的方向是想找個人聲近的耳機
跟ie8做個區別,換換口味。但還是被大大的聽感吸引

但還是想請教lieberstanley大,還有各位大大
如果以流行樂跟人聲來說,例如愛黛兒,王菲,史汀,亞瑟小子,賈斯汀
還有像史密斯飛船,麥克傑克森

Stage4適合嗎?因為小弟本來是想去聽看看tg334的

但你了解的1個在台北1個在台中,小弟只能偷偷請假去試聽
有小孩的人是沒有太多私人時間的。

還是你覺得stage2或3也可以取代tg334

期待你的分享

lieberstanley wrote:
True the w...(恕刪)
murphy_min wrote: 看這VEX6的開關像是SLIDE SWITCH或是TOGGLE SWITCH...


To Murphy兄:

看起來是Toggle Switch,已經跟Eric確認過了,是50,000 / 五萬次。
就算是五萬次,以消費級產品的零件來說,也算是頂規了,是吧?

話說,這個開關的採用似乎已經行之有年,至少M-Fidelity (舊名Starkey)SA-43這個耳機型號就有採用過。

請參考:average_joe評論M-Fidelity SA-43


Azaseal wrote: 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考慮把開關做成內凹式...


To Azaseal:

這開關看起來是特規品,也就是說已有現成的規格。以VE的產量,如果要特別訂製所謂的內凹式,我看成本可能不敷,但說不定還真的已有如此規格的開關成品。

話說回來,內凹是可能就有操作上的難度,可能就無法在配戴時切換,而要把耳機摘下後,才有辦法順利切換?

True the wolrd wrote: PS:話說stanley您竟然發現我的ID最後一個字是wolrd而不是world...


To True the wolrd兄:

先感謝您細心地指出代理商FB上數據的謬誤,經過我跟Eric反應,他已經如同您反映的修正粉絲團上的數字了。

另外關於ID,您是要考誰啊,每次回您文都要跟電腦自動修正功能打架,害我都不知道到底正確拼法是world還是wolrd....
USHER-123 wrote:
看了好幾天liebe...(恕刪)


USHER-123兄,首先,先跟您握個手,您的痛苦我瞭...(拍背ing)

IE8我沒聽過,所以真的沒辦法回答你這問題。但IE800我聽過,我能很明確地說Sennheiser的調音方向跟VE是相當不同的,如果您有讀過我先前針對Stage 4與IE800的比較,大概可以給您一個方向,這邊就不贅述了。而如果您對於IE8跟800間的差異有瞭解過的話,大致應能轉換一下其間差異的比較。

雖然我沒聽過IE8,然而我會說,不管是Stage 3或4,比起IE8來說,升級感應該都很顯著,特別是在分析力,音場大小,音像分離度等音響性部分。然而價差太大,我實在無法安心直接推薦您上客製。

如果真的無法親臨試聽,這兒還有一個替代方案:OHHI Audio耳機租賃服務,也是個辦法,花點小錢就能在你熟悉的環境中試聽。

而TG334我認為在流行上是個不做他想的好選擇:清亮華麗的高頻,凝聚的中頻,量多飽滿的低頻,音場方面雖不到Stage 3/4的大小,但音像分離度有相當好的水準,整體聲音走向非常討好耳朵,也對前端很友善,非客製化也好脫手。如果預算有到,TG334應該是個不會後悔的選擇。

Stage 2的解析約與TG334相似或略差些,低頻更威猛,但沒那麼結棍,整體速度稍慢些,但Stage 2的中頻更迷人些。持平的講,Stage 2算是偏鋒,以它的價格,要對自己的口味很有信心才下得了手!

Fitear與VE的聲音走向非常不同,前者華麗,後者曖曖內含光,需要點時間比較與耳機的經歷才有辦法確定自己真正需要與喜愛的是哪種。然而,我可以確信的是,閉着眼睛任選這兩家,都不會出錯,我想都能讓你好好享受一陣子音樂。

老話一句,聽感都是別人的,有人認同我的分析與比較我很高興,但有人不認同我更覺得稀鬆平常,希望您能親手找到自己耳機路上理想的伴侶。(又等於沒講?紅蛋白蛋又出現了...)
不會啦,感謝大大的分析
小弟會仔細思考看是要往南還是往北去試聽
小弟住新竹,哈哈

大大的評論小弟重復看了很多次,十分佩服大大文筆的功力
衝客製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所以才想借大大的聽感來跳坑

如果真的要衝stage4可能要等看看聖誕節特價了

畢竟錢難賺啊
我現在以IE80來聆聽音樂,大部份都是聽古典音樂,在沒有聽到VE客製耳機前對於IE80的表現已經非常滿足了,但是當Stanley大大發表這篇分享文後就持續關注VE系列,因此也特地從新竹到台中親身體驗這系列耳機的表現,聽完VE2及3後我的直覺告訴我,這聲音明顯就比IE80還要好,當時因為VE4不在店內所以沒有機會聽到,當下我就下訂VE3;經過大約一星期後VE就發表新的VE6系列,這下子我又猶豫要不要直接升級,考慮了一星期就再次來到My Ears,跟店員說明想要聽聽VE6,一聽之下不得了,這聲音簡直就是令我大大感動,說真的它的表現完全完勝IE80,也明顯的比stage2跟3還要好上非常多,當然只有掏錢升級吧!我的選擇是VE6 X1,原因是我比較喜愛X1的效果多於X2。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