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llkli wrote:
要看是哪個機構測出來...(恕刪)
感謝您的回覆
真是受益良多
看來耳機要達到如喇叭的聽感還有太多要素要考慮
像是耳機就必須用crossfeed來填補喇叭自然的左右聲道融合的結果
所以有些耳機廠就有進行相對的調音來達到類似喇叭的聽感
(進行所謂的diffuse-field equalisation 如:beyerdynamic就有類似調整)
可惜很多廠商都不會詳細公開調整的數據,看來還有蠻多需要研究

至於HeadRoom的FR從ER4S的FR來看,應該是沒有調整過
由於耳道共振的效應現在還沒有很好的準則
所以比較少看到有提供FR的站有進行修正是比較可惜的
如果您有機會幫忙測試一下假人頭的麥克風在外面和耳道內收音是否有差
希望您能跟我分享一下您的結果
我也對這個東西相當好奇最後還是再感謝您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killkli wrote:
我今天把東西量好了參...(恕刪)
實在太感謝了

看來耳內的共振效應的確會把高頻區段拉高一些
不過好像反而對~10KHz附近的影響特別大?

如果和喇叭左右聲道會互相混和帶來的效果
(因為喇叭是兩個耳朵都可以聽到同個單體的聲音
而人頭會屏蔽高頻的部分,造成700Hz下低頻增加)
如果上面的東西都正確,那兩個提供平直響應的喇叭60度角擺設的狀態下
在耳朵聽起來就會是一個大約在700~2000Hz下降的一個曲線
所以應該是一個U字形?
看來會有很有趣的效果
不過畢竟是我個人假設,還是要真的測試過才知道
最後再一次非常感謝您提供的資訊,感激不盡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power to music wrote:
不好意思,想請教大大...(恕刪)
power to music大您好

就小弟自己的觀點,UE18 pro比較偏向舞台監聽用耳機
UERM比較偏向錄音室監聽用,兩者調音的風格有所不同
小弟認為兩隻都是極為優秀的耳機,純粹看您的用途
當然,如果您不是在相當吵雜的環境下聆聽耳機
小弟會推薦您可以嘗試UERM看看

vincenttzeng168 wrote:
請問您有跟Westo...(恕刪)
vincenttzeng168大您好

小弟的確也有和UM3X比較過,UM3X稍微更加溫暖和朦朧
整體聲音較壓抑,但是對長時間聆聽來說相當舒適

兩隻耳機聲音走向差異很大
但如果您想要長時間聆聽並且過多的細節對您來說是一個不好的因素
那UM3X是一個比較佳的選擇,其他狀況,我個人是推薦UERM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killkli wrote:
要看是哪個機構測出來的FR圖歐
很多專業的耳機評鑑網站都會「手動」去調整測出來的響頻圖
調整的部份就是沿用你所提到的那張人耳聽感差異圖
因為耳機的響頻是用一個模型人頭,裡面裝一對麥克風所測出
理論上也會跟人的耳朵一樣受到耳殼的集音效果影響
目前我所知道的,Headroom網站似乎就都會在測完fr後,在依照人耳靈敏度去調整...(恕刪)
您這部份說的應該是加權參數(A加權或C加權)
可是與加權參數相比~FR曲線會對測試軟.硬體更敏感
這部份就要看註標了
另外就是說~我對於耳機的FR總是那麼不平坦的假設~是跟相位曲線有關係
因為一般錄音就不是為了耳機後製.混音出來的
那麼它的FR曲線強調平坦也就沒有意義
這時要取得的~就是相位曲線(或阻抗曲線)的平坦~也就相當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