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來自FitEar家的小公主~Private 333(更新AK120II聽感於本文&51樓)

對了...
想問大大下訂至到貨等了多少天?
現在考慮沖cw的05QD還是333

小林澄子 wrote:
To kazue08...(恕刪)


小林大,

試聽是必須的,不過也因此中毒了

想問問看小林大有005的聽感嗎?貌似也是跟女聲很合的一條線

與001的對比又是如何呢?

因為上禮拜二才冒雨跑去台北聽這支333,實在無力再衝一次

雖然當天最後選擇的並不是她,但333的女聲確實有著讓人瞬間屏息的魔力

如果定力稍微不夠,樓下就有提款機

另外小林大的tg334出掉很可惜呢,當初就是看了你的開箱才跟進的
To kazue0827:
加煒有000到005,管迷金銀合金線八蕊&四蕊,原本還有ALO的後來聽店員說被一個香港人買走了。
其他的就只能從各燒友間交流才得以聽到了,等我整理好可試聽到所有線的聽感PO出來後,
若您對加煒以外的視聽線有興趣再私信聯絡。


小林大真的謝謝您。
To NIVEBL:

針對製作部分
我個人是等大約一個半月,但Fitear家的做工很好是不用送回去打磨,
但我朋友因為外耳太小,造成它的335高音單體往前推耳管過長,他覺得不舒服倒是有送回去過。

但是我是覺得整體上比起個人也有做的Livezoner41好的多,
Fitear家整體光滑圓潤不會有菱角造成的不適感,

我耳朵取模時外耳上方凹陷處是有菱角的,
但是若成品也做的有菱角其實佩戴上非常不舒服,
Livezoner41是忠實的做出來,
Fitear家則是有稍加揣摩並且修飾掉。

另外內耳的貼合狀況Fitear家是能完全輕輕的貼合在耳朵上不會有壓力也不會懸空,
Livezoner41是有空隙,雖不致漏音或低頻流失但是卻不是一個貼合的狀態,
我本來以為稍沒貼合是正常的,但做了333後才知道內耳不管是腫脹感或沒貼合都是不正常的



針對與CW家對比部分
由於個人沒做過CW家的產品,因此就"印象上"回答您關於我"個人"對於CW家公模機聽感。

CW-L05QD(全音域四單體那隻)
個人印象中覺得這隻整體的通透度很高,高中低頻的接續非常通暢,並且有著良好的空氣感,
音場的塑造,音像的凝聚都非常優秀,整體讓我有種在聽EX1000的感覺,
但是中頻並不如EX1000人聲突出並且富含水分,L05QD的人聲空氣感雖足但是會有點散。
低頻也不若EX1000般放大並且Q彈化,是很中規中矩結向良好的低頻。
整體來說樂器聲還原度蠻好,並且音像與音場搭配的也很好,
整體寬鬆並且音色是均勻分部在音場裡。
相較於333中低頻有個凹陷處,333的通透度其實是沒有L05QD好的,
相較人聲的部分333的艷麗程度比L05QD高很多,
低頻下淺的部分333比L05QD好上一截,L05QD的成品低頻已經到達類似F111那種砍腳程度,
高頻延伸的部分L05QD較333好上一些,但修飾的程度是333比較好一些,
都還是有些不同的地方。

CW-L31(4單體中頻特別突出那隻)
個人印像這隻三頻整體的配比跟VE3或是MH334蠻像的,
都屬於強調中頻並且維持高低頻一定水準的耳機,
CW的中頻屬於空氣感良好外還有著玻璃製風鈴般,透明度高並且聲音亮麗,
但又不會亮到沒層次感的類型,
但是人聲也因為這個調音,導致它有種外實內虛的奇怪感覺
(也許只有我這麼認為其他人不這麼覺得),
相較之下VE3密實的人聲或是MH334層次感的人聲,CW家有個性得有點特立獨行,
但若是聽成品外實內虛的程度就沒公模機這麼明顯,這點跟333的鐵家細柔聲成品沒這麼嚴重同理。

CW-L51a(六單旗艦)
由於CW家型號很亂我本來還以為你是注意這隻結果查了一下發現不是,
這隻旗艦算是唯一跟private333有雷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就是背景樂皆是薄聲輔以華麗的裝飾點綴,
聽L51a、private333、K3003都會有背景非常活潑的感覺,
但是這隻與333不同的地方在於這隻旗艦低頻非常有存在感,
重且確實,下淺深,並且不若MH335強調包圍感,
中頻的部分不若333扭曲,L51a的中頻不太染色,算蠻中規中矩的
整體高中低頻都交代的確實聲音不多做渲染(音色範圍不超過聲音邊界),
與333的三頻分配雖不同,但都是乾淨交代並且音色華麗(聲音染色重、黃變橘)的類型。

這是以上"個人"對於CW家不太專業的初步認知,
簡單說若333與L05QD是性能及三頻配比上比較雷同,
那麼333與L51a則是在音色的調校手法上比較雷同,
另外建議也可以直接試聽成品,確認L05QD的低頻量,店家是下面圖中這隻。

333的成品的話...若有興趣請私信連絡。

---------------------------------------------------------------------------------

To haharo:
但每個人的點不同,您中毒或許別人對這個聲音是有抗毒性的優,
所以我都只願意描述音色,之後再加入個人的好惡感,從來都不用"毒"這字眼。

但您試聽的這個心情我相信很多人能感同身受,在遇見某個耳機重新大幅度詮釋您的音樂,
這當下情感的波動是非常劇烈、強烈並且一次次的衝擊著自身,因此若是您聽到快哭出來,
可能那隻耳機非常有可能就是你的不二之選,但還是建議多聽幾次為佳,
針對To Go334個人忍痛售出您可以參考下方個人對aay345的解釋。
若還是能接受並且包容該耳機的缺點,那就衝吧!!!

---------------------------------------------------------------------------------

To aay345:

針對線身號數部分
個人推敲您的回文似乎有些誤會private333的線身號數,若對您的認知有誤會還請見諒。
MH335 - 001線
MH334 - 001線
To Go 334 - 001線
Private 333 - 002線
因此333原廠配的是002線並不是001線,個人在之後線材總評比001 000 005也都在評測之列,
現在還無法回答您還請見諒。



針對To Go334部分
個人認為To Go334大幅度的顆粒化聲音造成的假3D,雖能讓聲音感染力大幅上升,
(假3D沒有不好,個人認為這技術非常厲害,不只其他廠,連須山家其他產品也都聽不到)
但是這個假3D對某些樂器的環原能力不太好,個人覺得稍慘的是鈸聲,會到無法確認型體的程度。

說到這點VE6也是個立體感很好的耳機,但它調音手法是上下延伸很好飽滿度也都追的上延伸,
使用飽滿度的差異讓聲音有立體感,但個人聽豎琴聲這種大片渲散的樂器會有被上下拉扯的感覺。
畢竟在耳道上面,要創造往頭上及往腳下聲音立體程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外"個人"覺得334與846的音場都有點過小,聲音與聲音之間的分離度不佳,
雖然都有交代清楚,但疊在一起聽久了個人有些不能接受,
但這是個人口味問題,有些人反而認為聲音之間拉的太開,
會有種樂團裡每個人站在操場各處表演,各自為政的感覺。

當然這是可以藉由換線解決的,尤其是品質好的銀線,
但銀線會讓聲底整個變細,音色會有一定程度上的變化,
我個人希望不換線時該耳機也能讓我完全接受它,因此最後To Go334就出售了,
但就我所知承接的人非常喜歡它,所以我個人算是有點類似寵物托人照料並且活得很好的感覺,
個人是蠻安心的狀態。

---------------------------------------------------------------------------------

To kazue0827:

別客氣,看您成品的號碼,下訂的時間應該比我還早,
能遇到同樣欣賞333的同好感覺很好。
以下新訊源試聽

DX50

此訊源不同於To go 334般搭配的那樣好,
原因再於此訊源屬於偏高頻的訊源,
與334這種偏低頻的耳機會有互補作用,但與333搭配時就變得過於強調中高頻,
在DX50上的333中高頻過於細瘦,只有片狀低頻與些微的puch感而毫無下潛,
整體感覺高頻細節如片狀細節多,低頻大片卻無解析,
兩相比對形成強烈的對比感,三頻似乎像插花用的海棉上插著一根根針的聽感,
相比X3至少接續細膩,DX50還算可聽的程度,但不同於334跟DX50搭配性較好這點上,
我想333跟sony或是kenwood之類的低階暖訊源,搭配性應該是會比DX50還好。

-------------------------------------------------------------------

以下換線聽感:

在聽感分享前先說明個人對換線的看法,個人認為在與原廠線同等級的材料下,
換線只是換口味,截長補短,或是截過刺激處補至不足處,讓耳機變得更加均衡,
但是每個人的均衡定義不同,因此會有別人認為更均衡了所以更好聽是升級,
但也許換一個人就不認同了,甚至會感覺是劣化,
在大約同級的線材下,性能上的加總照理來說應該是差不多的,因此換線一定要試聽。

若是比原廠線更好純度更高的材料,對聲音的傳導性應會變好,
因此整體性能的加總應該是會"小幅度"的提升,但跟耳機單體的相性也不一定更好,
有些升級線材標榜著延伸下潛更好,音場更大,有些人買單,但是有些人覺得變刺激更難聽了。
因此就算是純度更高的線材,個人同樣認為換線一定要試聽。

沒試聽就去買線換真的"非常非常非常"不建議(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除非沒人有你要賭。

另外提醒Private 333原廠配線號數為002。

001(沒裝在單體上的為001)

原廠線由於都是銅線,因此相較其他廠家銀線音場上永遠有無法跨越的劣勢,
但聲底不會有變化是優點。
此線屬於普通銅線暖而且厚實的聲音,說的簡單點001就是讓耳機變成動圈的樣子,
聲音立體且自然,
人聲被大幅的拉近,個人是覺得這種類似shure 535壓在耳朵旁邊唱歌的感覺有點壓迫感,
但若喜歡這種耳邊呢喃的樂友,購買須山家的產品應該可以嘗試換001聽看看。
低頻就如一般動圈耳機般,大片而且厚實,帶點Q彈度,下淺不深,
但是包圍感濃而舒服(個人超討厭就是了...汗)。
高頻的部分也如一般動圈耳機,背景有種暗但卻比較真實的感覺,
但高頻延伸不佳讓細節無法呈現出來,
但這部分等於間接抹煞了333高頻閃耀的優點,但若是希望聽到比較自然的聲音,
那麼可以換換001線聽看看。

000

由圖片可知這該死的記憶Q彈感非常之讓人詬病,裝配後附帶聽診器效應大幅上升異常效果。
原廠線由於都是銅線,因此相較其他廠家銀線音場上永遠有無法跨越的劣勢,
但聲底不會有變化是優點。此線的聲音立體度較002與001線好上許多。
此線雖與001同樣材質,但聽感上卻是差異頗大,
此線算是須山家廠線裡可以解放耳機最大性能的線。
000的人聲相較002來說更加有水分與能量感,333的鐵家的細柔調音會衰減的很嚴重,
幾乎變成須山家的清甜味。
低頻的部分不若002,000的低頻回彈感非常好且自然,凝聚度、能量感也都更好,
比起002只有頓點與些微Q度好很多,比起001的只有Q度更多了自然的回彈。
高頻的部分雖然性能上比起002也提升不少,
但是能量感過強帶來的是333高頻尾音刺激性大幅上升的副作用。
並且因為整體能量感提高,不管低中高頻飽滿度都上升後,音場卻沒有擴增至該有的大小。
在000線上雖然能聽到最多的細節,但音場跟其他廠線一樣因此擁擠度也是最高的,
TG334用上000很多聲音都疊在一起,333用上000則是不再有開闊感,
雖不致重疊但也好不到哪去,
個人認為000線能提升細節與改善音色,但音場沒有跟著調整的話,
這條線將不會是本人的最終選擇。

005

這條線相較原配002或001更加硬,但比起000線是好的多,
原廠線由於都是銅線,因此相較其他廠家銀線音場上永遠有無法跨越的劣勢,
但聲底不會有變化是優點。此線的聲音立體度較002與001線好上許多。
聲音也屬普通銅線暖實的聲音,聲音相較002原廠線更厚實立體些,
觀感上初聽低頻與立體感是接近001線,人聲水分如000線,高頻延伸接近002線的綜合體,
人聲有如000般比起002有水分,但能量感不如000般這麼強因此005與333的搭配性上較000好,
低頻的部分與001一樣都會強化量感,但凝聚度好的多立體感也更佳,
會是F111或333這種低頻有缺點的耳機的救星。
高頻的部分則是比起002更加滑順,但是延伸度不若002這麼好,
修飾程度雖更好但高頻尾音衰減的速度有些快,
雖然可以讓高頻溫潤不少,但某些樂器震出去的波文就被神隱掉不少。
整體細節雖然沒上昇,但是音色均分在空間裡,聽感上是好很多的。


目前只更新原廠線聽感,預計更新管迷、PlusSound、whiplash,

本來加煒是有ALO的不過前陣子聽說是被個香港人買走了因此無法試聽,
那時候用To go334搭配感覺是個強調聲音延伸跟下淺的線材,
整體聲底偏細,音場縮小且調音被沖淡很多,
預計搭配333應該不是這麼合拍,若台北有人有還請與我連絡

另外不知到台中My Ear有沒有放for fitear新的OC線(跟HD600極性相反)可供試聽,
若有的話還請台中的朋友通知一聲我會再找時間下去聽看看順便聽聽HUGO。

國外廠線預估下禮拜更新並於下下禮拜做出總結。
請問
客制你這個耳機約莫多少小朋友
這要等上大約多久的時間?
之前看好像要等上好一陣子

耳機內的內容物,也是要看你耳朵大小才能決定是嗎?

不好意思,因為都不知道,如果問了笨問題,還請見諒
謝謝回應
saint_ch wrote:
請問客制你這個耳機約...(恕刪)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
1.目前台灣有代理的客製價錢從八千到八萬都有,完全看該廠定義自家產品屬於哪個性能消費等級。
(關於版上討論度比較高的客製都可透過GOOGLE查詢到各官網,裡面基本上都會有各型號的價格)
目前最便宜的應該是Livezoner41的LZ1,最貴的是VE的VE6,我這項產品大約是中間價位。

2.時間上也不一定,完全看該廠家的完成速度。
關於個客製廠家的完成速度與送回原廠維修的態度也都可以在討論版上略知一二,
類似VE可提供無痛升級,Fitear家的精製作工,到Livezoner41的隨興,JH家的...放置?
但個人是認為您可以先去聽看看喜歡再來關心做工問題,如果聲音不喜歡他風評再好也是枉然。
一般快的話是一個月,稍慢大概兩個月也要回來了,
破三個月的就是訂單接太多消化不良,或是全公司都富堅了...。

3.關於耳機單體是否能放置於外耳耳膜內,基本上要看您的外耳大小決定,
有些耳機可能超過六個單體(六個銀色的方塊在裡面),您如果外耳過小的確是會有放不近的問題,
基本上您在取耳膜之前,代理該客製的耳機店店員應該就已經會提醒您您有可能沒辦法做,
後續處理方式是拍您的耳朵把照片寄給原廠,還是必須寄耳膜給原廠讓她們評估,
是否耳機整個做厚,增加放置單體的空間,這部分是耳機店店員的工作,您不用太擔心。


最後,怎麼會是笨問題,我認為您關切的點代表了很多人的疑慮,只是大家沒說出來而已,
我在做之前也是會有這些疑慮。

小林澄子 wrote: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恕刪)

謝謝你熱情的回應~
以下更新訊源聽感

Calyx M

這台訊源比起AK120推力更大,聲音更加飽滿,
資訊量也比AK120還多,性能上基本上是比AK120還優秀的,
但目前Calyx M給我一種非常不染色訊源的觀感,
它整體感覺跟901的中頻還蠻像的,
但是是三頻都如901的中頻那般只是稍微沒這麼密而已,
Calyx M層次感並沒有做特別的彰顯,線條感也不做強調,
低頻到中高整體都是稍暖並且無染色,低頻不強調Q度不強調動態,
極高頻目前聽似乎會拉尖凸顯細節,也許在RUN IN後會好些,
Calyx M的速度感也不是很快,有點類似HP-P1那般稍微會拖速度,
但卻是舒服的聽感,但也許就是太舒服了,
Calyx M在聽無機質的音樂速度感會不夠,聽OST也太平淡不來勁
這訊源簡單來說給我一種高傳真下盡量減少刺耳程度的觀感。

目前此訊源與Private333的搭配度,給我的觀感並不好,
由於Private333薄聲的高頻,
目前尚未RUN IN的Calyx M會給我高頻尾端發尖的感覺,並沒有適度的修飾,
另外低頻也因為Calyx M不強調Q彈感與微動態,
低頻雖有質但卻太過溫和而無法補足333低頻頻弱的問題,
個人在想也許MH334之流"也許"會比較適合這個訊源。


與AK120titan大小對比


那塊滑塊是音量鍵


卡槽在正上方,都沒蓋子,進塵堪慮


背後有好可愛小圖示超治癒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