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lie wrote:
想聽數據的慢慢去聽吧...(恕刪)
大大。。如果你不開EQ又用846。。記得要用
推力增強法。。設定->應用程式->由右至左滑兩下
音效提升停止->再由右至左滑一下音效提升停止
推力會提升。。推846的高頻會比較好一點透一點。。
至少高頻比較不會飄~~
(題外話。。話說846真難搞pha1竟然要開高增益才搞的定846的高頻)
有位大大覺得zx1不比iphone
那想請問一下。。您所說的zx1連耳道都搞不好。。
可以訴說一下有那一支耳道是iphone搞的好而zx1搞不好的呢??
雖說版上有點神話zx1害我也中標
我也一直再說明zx1並沒那麼神
但它也絕對不差
看了您分享的連結裡
有一段
ZX1在大多數靈敏度較高的小耳塞上表現出非常中性,偏清淡,低頻較少,中高頻稍亮的風格。
tf10..靈敏度不錯了吧還很好推。。
聽起來離它的聽感差很多。。高頻不亮。。偏暖聲。。低頻量有點多。。人聲有點後面
846靈敏度超好。。有114組抗9。。聽起來也不是他形容的這樣。。
1964v6聽起來算中性。。但偏濃。。三個頻跟人聲跟tf10差不多。。但v6的低頻更多
v6號稱白開水。。而且又不難推。。這很有可能就是zx1本聲的調音。。
還有大陸很多看似專業的網站也把zx1推的跟神一樣。。有的還拿來推k701..
zx1絕對搞不好三大巨頭。。k3003..ie800..se846
還離搞得好差一截。。
但iphone絕對也是沒辦法直推這三支
上了擴之後兩台都差的明顯得很
但比如exk這一支iphone明顯搞不太定
不過用了zx1卻還蠻能夠配合的。。
如果覺得高頻不夠亮。。低頻下盤鬆散是推不好的証明
我只能說這是zx1天生的缺點。。因為上了擴
調音還是這個樣子。。
個人覺得iphone+pha1比zx1好聽很多。。
但如果直接直推的話我會選擇zx1..
版大不好意思。。又離題了。。對您至上歉意
不過,隨身聽不是只買素質,還有喜歡的調音(誠然隨身聽對聲音的影響沒有耳機大)
5000上下:
COWON X9: 在正常消費性mp4中,有較強的推力。iaudio家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強大eq,但再怎麼強大都無法改變偏冷的聲底(只是中性偏冷,不像S9、i9和更之前的冷冽)
Kenwood g708: 啃木頭現在比較能找到的只有這台和e8。g708繼承木頭家的人聲音染,但程度比F504淡。有些微底噪
七彩虹 c3: 黑磚入門之一,和同價位比聲音乾淨清晰,中高頻有特殊亮麗的聽感,但聲底較薄。操作者體驗是硬傷。有些微底噪
FIIO x3: 黑磚入門之一,算是對岸將黑磚隨身聽走向正常消費產品的先驅,除去有點反人類(帥氣?)的按鍵配置外操作者體驗不錯,韌體目前穩定。推力很強,有些耳道型耳機會有過推而較沖而粗糙的聽感。聲音暖、中頻飽滿。有些微底噪
HIFIMAN HM601: 黑磚開山祖之一,所以不要期待他會給你多好的使用者體驗。聲音極暖,人聲密度厚度都十分出眾,聲音缺點在爭議很大的高頻滾降。有底噪
10000上下:
IPC: 基本上有IP就不用考慮這台,除非有容量上的需求
SONY F886: SONY家的新型(?)音染,有種在Z1060系列和A860系列間折衷的味道,但仍然順耳。選擇這台的話以後可以考慮接PHA-2,雖然會不那麼方便,但聲音提升許多。另外不要太期待這台的安卓可以取代一般手機,把他想成附帶的就好
ibasso dx50: 黑磚之一,和X3相比更接近正常消費性產品,光是外觀和操作打死一票同鄉。聲底和他老大哥DX100/R10不同,偏暖而厚,低音有明顯加厚,中頻密度不錯但人聲感情較少,高頻柔和,另一種解讀是聲音軟而無力。有些微底噪(奇怪的是gain越高底噪越低),我現在是用這台
HIFIMAN HM700+re400: 看起來不是黑磚,但操作無論如何都是黑磚。聲音一反男人廠的厚重,偏清亮,調音出眾,可以體驗平衡魅力的隨身組合。若要用非平衡耳機那轉接線非常的......用對岸的話來說是「感人」。有底噪
另外這價位可以收收看二手AK100,即使評價兩極,但那聲音還是不錯的
10000到15000之間有對岸黑磚X5和DX90可以試試看,稍微捏一下可以上看看。X5和IP真的就是不同等級的訊源了。DX90還沒進台灣,但評價不錯
再上去,前面幾樓有討論
或者,捏......好幾下,AK240+HUGO+VE6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