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SHADOW wrote:
這是你所回文中我最同意的一篇
...
但每間公司多少都有那種自命不凡的低階技術力勞動者,別人說什麼都聽不進去.
...(恕刪)
感謝你的鼓勵
我是覺得不管身處在哪一個職位 都一定有它的專業 經驗和值得學習的地方
畢竟每個人都有短處和長處 沒有誰是絕對完美的
重點是要有所堅持並能適當發揮創意才是
不過我是有注意到 好像大部分的人都偏好那種節奏固定
強烈重低音的動感舞曲類的快歌 這種音樂似乎隨處都可聽到
一些大賣場 商家 受年輕人喜愛的服飾店 餐廳等等...都喜歡播放
同樣的場合可能播古典樂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另外從這裡也可以發現 流行音樂錄音的系統需求門檻極低
以我在工廠實際聆聽過的經驗 2-3千元的主動式喇叭或搭個重低音音箱兼擴大機
插頭手機接上就可推出相當驚人實力 可見得大部分的流行音樂在製作上
都是盡量朝低階系統播放設計 也就是動態壓縮 忽略細節 強化重低音或使人聲突出
省下許多因後製產生的成本 畢竟聽的人不講究 或可能聽不出差異
再來可能就是隨著電子技術發展 使用少量的低成本零件等等因素
但並不是說高階系統就不能聽這些熱門流行曲 而是不能要聽又要嫌系統推不好
譬如說耳機板常聽人在講 什麼HD800要推好前端要花幾十萬甚至要破百萬的
這話都是沒有根據的 推不推的好是先看選擇什麼樣的音樂類型錄音 有沒有讓系統發揮的空間
而偏偏一般流行音樂錄音在設計上都是限制高階系統發揮的
畢竟它本身就沒什麼料了 只是有少部分玩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拼命砸大錢結果最後通常徒勞無功
還有些甚至會挑剔說 HD800低頻不足之類的 其實是流行音樂裡的那種重低音效果
然後說要靠後端得再花幾十萬的 事實上講這話邏輯就有問題
嫌重低音不足那換強化重低音的耳機不就好了
為何要拿一支可能不足表現流行音樂重低音效果的耳機
然後再花錢搞一些配件線材來做調整
可見得這些人可能受商家洗腦誤導太深 或自身就是商家要藉機推販其他配件之類的
不然說真的 就一般人欣賞音樂習慣那樣 手機接個附贈耳機一直聽聽聽
聽到手機換了耳機也還沒壞 這當中確實沒什麼商機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