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


Mr.SHADOW wrote:
這是你所回文中我最同意的一篇
...
但每間公司多少都有那種自命不凡的低階技術力勞動者,別人說什麼都聽不進去.
...(恕刪)



感謝你的鼓勵
我是覺得不管身處在哪一個職位 都一定有它的專業 經驗和值得學習的地方
畢竟每個人都有短處和長處 沒有誰是絕對完美的
重點是要有所堅持並能適當發揮創意才是

不過我是有注意到 好像大部分的人都偏好那種節奏固定
強烈重低音的動感舞曲類的快歌 這種音樂似乎隨處都可聽到
一些大賣場 商家 受年輕人喜愛的服飾店 餐廳等等...都喜歡播放
同樣的場合可能播古典樂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另外從這裡也可以發現 流行音樂錄音的系統需求門檻極低
以我在工廠實際聆聽過的經驗 2-3千元的主動式喇叭或搭個重低音音箱兼擴大機
插頭手機接上就可推出相當驚人實力 可見得大部分的流行音樂在製作上
都是盡量朝低階系統播放設計 也就是動態壓縮 忽略細節 強化重低音或使人聲突出
省下許多因後製產生的成本 畢竟聽的人不講究 或可能聽不出差異
再來可能就是隨著電子技術發展 使用少量的低成本零件等等因素

但並不是說高階系統就不能聽這些熱門流行曲 而是不能要聽又要嫌系統推不好
譬如說耳機板常聽人在講 什麼HD800要推好前端要花幾十萬甚至要破百萬的
這話都是沒有根據的 推不推的好是先看選擇什麼樣的音樂類型錄音 有沒有讓系統發揮的空間
而偏偏一般流行音樂錄音在設計上都是限制高階系統發揮的
畢竟它本身就沒什麼料了 只是有少部分玩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拼命砸大錢結果最後通常徒勞無功

還有些甚至會挑剔說 HD800低頻不足之類的 其實是流行音樂裡的那種重低音效果
然後說要靠後端得再花幾十萬的 事實上講這話邏輯就有問題
嫌重低音不足那換強化重低音的耳機不就好了
為何要拿一支可能不足表現流行音樂重低音效果的耳機
然後再花錢搞一些配件線材來做調整
可見得這些人可能受商家洗腦誤導太深 或自身就是商家要藉機推販其他配件之類的
不然說真的 就一般人欣賞音樂習慣那樣 手機接個附贈耳機一直聽聽聽
聽到手機換了耳機也還沒壞 這當中確實沒什麼商機可言


Mr.SHADOW wrote:
確實是如此,.....買什麼勞力士呢?...(恕刪)


抱歉讓你看笑話了 如果因為我個人的失敗造成您的不快
個人在此必須誠懇致歉 我想人生就是這樣 有的人天生就是贏家
有的人天生就是輸家 命運並不一定能掌握在自己手上
但雖然我是一個徹底失敗的人 輸得一蹋糊塗 一蹶不振
可卻也因為經歷過這種試煉及磨難 使我對古典音樂有了更深的體認
輸掉人生卻贏得藝術 往好處想也並非全無收穫

至於收藏勞力士也是一時興趣 當時可能手邊剛好有些閒錢
乾脆買一支當作紀念罷了 事實上我也很少戴出門
畢竟我花再音響和唱片的錢加一加買黑水鬼都沒問題

不過如果將01鐘錶板和音響板做比較 會發現音響的專業還是多一些
同樣相機或電子3c產品 甚至汽車板等等的相關討論的專業度都是遠高於鐘錶板的
也就是說 精品這東西象徵就是奢侈炫耀 有錢消費購物都是非常簡單的毫無難度的事
整天討論哪裡買便宜幾折的毫無意義
雖然消費經驗分享 發表新品訊息不是不好 但老講這些就沒有所謂專業
況且鐘錶的專業技術主要集中在歐洲瑞士 在台灣除非極少數的修錶師傅 不然是沒有人懂的

而音響板的專業主要來自音樂 聽感及電子學理論 發燒友裡也有為數不少電子相關背景的
和少量的專業古典樂迷 不過目前就我觀察台灣發燒友好像沒有這三項都很強的人
而我個人主要是在音樂欣賞及聽感的部分極強 但電子學相關理論就真的不是很懂了
所以我的觀點比較偏重實際經驗 理論的部分就不太會講了

漂亮話講一堆
結果把所有反駁你的文章全部檢舉踢掉

真她X的佩服你
華大濕

你可以學某個活在自己象牙塔的A宅
只看自己爽的文
但是走出象牙塔外還是只是個小丑

這篇你可以檢舉
但我也複製起來,心情爽我就再發一次
Mr.SHADOW wrote:
從序曲,再接唐懷瑟與維納斯那肉慾橫生的第一幕直到"妖女的呼喚"為止描述一下
另外,請說明下圖你的看法吧...(恕刪)


1. 你講的應該是指加入芭蕾舞場面的「巴黎版」 確實在音樂上會有一些情欲的描寫
不過大都是象徵性的 舞台上舞者演出時 可能在編舞上會有需要肢體上的接觸
但翻看劇本整體內容可沒有任何有關於情色的敘述
用的也是高雅的文句 完全不似一些歐美青少年流行音樂
年紀輕輕的不學好 吸毒耍流氓愛聽的 整篇罵髒話
粗俗不堪詞句 生殖器官描述的街頭嘻哈饒舌舞曲

另外 西方國家對藝術這方面觀念思想也比較開放
看美術館裡那些畫作雕像 男女裸體比比皆是
況且在藝術與色情之間視各國文化風俗還是有尺度規範的
一般舞台演出也通常不露點 雖然我是有看過露兩點的
但是不是18禁我就不知道了 外盒上也沒註明 可能在藝術領域的分級制度有些不同
就跟現在在圖書館都可以借得到薩德侯爵的著作一樣
當情色變文學之後就成了藝術 便少了道德的限制
又或者人們對情色的標準是用比較的方式 畢竟現在網路色情資源隨手可得
一些才中學生而已就對這些日本AV女星如數家珍 比較起來純文字的刺激性可能沒那麼強
多數人不懂也沒去看 時間一久就變得可以允許了

還有 如果你真對這方面的表演藝術有興趣的話 Youtube找一下
理查‧史特勞斯歌劇《莎樂美》中的「七紗舞」(Dance of the Seven Veils)
都不難發現裸露的 甚至還有全裸演出的版本 官方好像也沒做分級 又或者沒被檢舉不得而知
當然就我藝術愛好者的觀點來看 是認為在沒有造成其它不良影響的前提下 是不需要特別限制的


2. 這點確實是很難自圓其說 也不知這麼舊的文怎麼被翻上來的
抱歉讓你看笑話了 或許是當時一時糊塗 重點是我現在心無旁鶩
已經能夠專注於藝術鑑賞領域之中 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討論

謝謝

Mr.SHADOW wrote:
"專業"是很值錢的!!
至少公司是要花很多錢才能讓我付出我的"專業"
你的"專業"鑑賞能力有誰需要呢?...(恕刪)



這話不能這樣講 網路資訊本來就是各取所需
但也正是因為有這種無私的奉獻才顯得可貴

畢竟你也知道像我這樣一個失敗者 這麼不爭氣又沒出息的人
自懂事以來就體認到這一輩子都不可能成功的人
我所能夠從事的必然是一些錢少事多職位低工時長休假短的工作
每天日子都過得很辛苦 看我回文為麼這麼慢 發文時間為何都這麼晚就知道
而能夠支撐我活下去的力量只有藝術 不同那些上流社會只是把古典音樂當做高級休閒一般
我是把它看做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為藝術而生為藝術而活
我就是天生的古典樂迷 因為我本身就專精於此
且每位網友的意見我都很重視 針對疑問之處也會盡我所能一一答覆
本身也寫了相當篇幅 對耳機器材及古典音樂錄音之間的影響做鑑定
畢竟買音響就是要用音樂做測試 而我這邊提供的也是我在古典音樂方面專業的意見
如有任何需要深究的地方 或有任何疑問隨時都可以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這才是一個健全網路論壇的運作方式 實在不明白你為何就不能這樣正面思考問題



Hight~你好 wrote:
但就只有你一直在拚命的說ACG和女毒~~真的讓人搞不懂~~
你到底在回什麼你真的知道嗎??
...(恕刪)


感謝你的重點整理 不過還是要跟你說聲抱歉
因為01現在正主打動漫耳機 ELECOM 30X 所以再講有點不方便
但你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
畢竟 由於之前可能我表達不恰當 導致一些誤會
所以凡是我講到動漫 ACG 女毒....皆視為挑釁行為
相關文章不論內容為何一律強制回收
所以這個話題得先就此打住
等過一段時間視情況再進一步討論
並再次感謝您的諒解 謝謝
Synicism wrote:
孤獨渴望的內心 總會有幾種變了態的面具 因時因地而保護性的戴掛著

人生本無技 只是時間和環境造就了當下的自己
網路虛假 藝術會友總是虛實參半 實在說不出有什麼價值
可有些看穿了這虛假遊戲的
等的就是"佳音"來敲門 打打鬧鬧中 進一步認識 進一步相識...(恕刪)



看不懂你在感傷什麼 這裡是01 到處都能找到朋友 同好
實在不需如此悲觀 網路也不是心理輔導中心
我想來這邊應該就是學習新知識 掌握新資訊 討論新產品而已 沒有你想得這麼複雜

台面下可能偶爾有些勾心鬥角 也是出於一種互相炫耀比較的心態
相信大多數的人言語即使有些刻薄 但應該都是沒有惡意的
我到目前為止也沒檢舉過任何一篇文章 相反的 凡是批評過本人的 我一律加入好友名單
這就是包容力 也顯示我不是一個沒度量的人

再者 你反正也沒得選 行動影音板本身就是耳機論壇的延伸
只不過01網站結構特殊 能夠吸引各界同好
所以偶爾可以看到一些耳機板不常見的文章 不然你到那些主要耳機論壇
第一個本身都是有特定音樂類型偏好的多數族群掌握主流意見 內容缺乏專業客觀的基礎
第二管理者本身可能就是從其中之一遴選出來的 或是本身就是由商家自行主導架設的網站管理擔當
在言論易受箝制的情況下 很難看到不同意見表達 或聽到不同類型音樂欣賞者的使用心得
大部分的文章扣除交易文 廠家例行業配 剩下的心得往往文字少 照片多
大部分講的內容都跟音響器材本身無關 主要還是集中在消費經驗 和個人所謂心路歷程上
事實上講那些意義都不大 耳機板又不是勵志板 很會買東西 很會花錢 很會收集...也不算什麼成就
還有些就是把播放器或耳機當精品拍照 器材拍不夠拍配件兼喊價
例如一根管子5千 一條線1萬 一袋沙包2萬 沙子盒5萬 ....可能整套系統加一加1百萬等等....
然後還不夠 不能這樣就滿足 還要適度的挑剔一下 嫌棄一下 以彰顯個人的專注完美的音響品位等等....
總而言之 要嫌這裡不好也不會想來 但去別的地方肯定更糟
真得很介意看不下去 要不自己寫 要不將就看看吧


還有 我已經把你加入好友名單了 希望你在這邊能有所學習
生活更充實愉快 不必再感到孤獨
祝好運 謝謝


以價論聲為之劣!
以貌取人為之拙!
喜歡古典樂是美好的!
建議你有空常去音響店跟老闆套熟路蹲馬步練聽力!
Mr.SHADOW wrote:
那你的IE800適合?...(恕刪)



這個我沒試過就不曉得了 ...
但我記得之前板上好像有關適合AV耳機的相關討論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
不過我以為你愛看AV的話 畫質應該還是比音質重要
只是高畫質的影片檔容量都太大
1080P根本沒必要 用在手機螢幕大約480P就很夠了
況且買高單價耳機通常都會搭配專門聽音樂的隨身播放器
用在手機或平板那種內建音質不好的DAC根本沒差別
所以如果真的畫質音質都要兼顧的話 手機或平板+外接隨身耳擴/DAC
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一些專用的隨身播放器跟現在手機比
螢幕可能還算太小吧
Mr.SHADOW wrote:
你將IE800接到S2,
你的"行動AV系統"就完成了...(恕刪)



我目前沒有這種打算 更何況我早就有專用的隨身播放器
用手機聽音樂的機會很少 加上S2已使用多年
電池續航力已變很差 要看影片很快就沒電
而專用播放器除了解決音樂檔案容量問題外 電池續航力的顧慮也一併解決
以ZX100來說 平均一天用不到1小時 有時1-2星期才充電一次都沒問題

更何況打從一開始買IE800就是為了聽古典樂 像今天也才收到國外購物網站寄來的
華納2010年發行的「馬勒作品全集150周年紀念珍藏盒」
打算將其全數轉成無損WAV檔 待仔細鑑定後再進一步分享心得


而這套最初封面logo是EMI 後來改Warner台灣代裡就沒再進口
所以只好透過網路購買 其售價高達26.55美金+2.2美金運費
這在網路噹洛風氣盛行的今日真得很難想像
一堆免費資源隨手可得 花錢買CD已經變成非常奢侈的行為了

當然跟高階消費族群 在高音質音樂網站購買的那些Hi-Res音樂檔自是不能相比了
不過很奇怪的是 在這些音樂網站上面
真正好像比較需要高音質的古典音樂檔 比起流行音樂檔卻都還來的少
我猜測有可能是因為 本身市場需求外 主要是高音質的古典樂不一定好聽
或古典樂迷聽感較好 能聽出Hi-Res古典音樂檔的缺陷 不會花這冤枉錢
但流行歌迷購買Hi-Res流行音樂檔主要可能是為追求爽度
有就是雖然都是流行歌 但高階器材還用mp3惟恐遭人笑話才買
其次 流行歌迷買音樂產品很多是出自對歌手或對演出者的支持
但古典樂迷買音樂產品則通常是對藝術文化的支持
我覺得兩者還是有差 雖然古典樂裡也有主打明星形象的產品
但通常會被樂迷歸類為層次較低的一階 當然那些我是不可能買的

畢竟古典樂唱片我是很會挑的 原則上做為專研之用 全集類的會優先
其次挑音樂家挑作品 挑詮釋 挑錄音 挑收藏價值等等...很多很多細節
還有跟一些唱片收藏者不同 我會建議入門者除非經濟環境許可 或其他特殊原因
不然收藏價值這項不要作為選購唱片優先考量
畢竟先學會聽 再學會懂 最後再來考慮收藏等其他因素
況且CD成本都很低 購買一些高價版本前最好先仔細評估才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