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


aaron791022 wrote:
如果某天小孩說他想聽華格納的音樂,
為了小孩好......
我會選擇一巴掌直接巴下去...(恕刪)


打罵不是教育 且不要忘記 言語的傷害往往更大

1. 像我的父母親也算是權威型的 能力平平 沒有個人事業 也非從事體面工作
對我講話都很不客氣 很不尊重 又經常冷嘲熱諷
感覺是屬於那種不愛小孩的 不願意付出的 瞧不起自己小孩的那種類型家長
當然生在這種不幸的家庭日子一定很苦 但也或許是因為這樣從小得不到父母的關愛
才會希求在在藝術領域中尋求慰藉和心靈上的寄託 進而激發出強大的古典音樂欣賞潛能
也就是我的古典音樂之路跟人生際遇息息相關 這點確實跟一般普通樂迷不太一樣

2. 況且我覺得小朋友是不太可能會主動要求聽古典樂
雖然是有作曲家寫所謂的兒童歌劇 台灣也常有些親子音樂會
不過還是要留意曲目請教專家 有很多其實只是普通音樂會 而非"古典"音樂會
像什麼久石讓那種的 我都認為是親子音樂
但這些通常主辦單位都會註明 有很多看節目名稱就知道了
就我的看法當然還是選擇正統的古典音樂曲目對小孩幫助較大吧

至於歌劇的部分其實是因為大部分的家長也不懂 看到歌劇兩字就以為藝術作品ok
但音樂史上很多歌劇 戲劇內容種種 愛恨情仇 男歡女愛的..都比較偏成人
甚至有為達藝術效果直接在舞台上裸露的 我知道可能西方家長比較開放
但倒底適不適合小朋友欣賞我認為還是要再斟酌

conroe2duo wrote:
別人至少有東西可以裝高級
你是用嘴在跟人裝高級?...(恕刪)


這個倒未必 看行動影音板的心得文章 大部分還是以中低階系統為主 包括廠家例行業配也是
旗艦級產品的分享其實很少 高階耳機系統破百萬的用家 目前看來應該也只有本板耳機大師
畢竟耳機用家主要還是隨身系統 耳道式的通常客製就是最頂端了 播放器的目前來看最貴大約十幾萬
就算畫蛇添足 將訊源+DAC+耳擴再各自獨立 好像也很難超過50萬
不過心得裡最常見的還是以夢想文佔較多篇幅 主要是講一些關於個人夢想實現的故事
而這夢想便是耳機燒友追求的極致夢幻美聲系統 其中美聲是以女聲為主 女聲以J-pop為主
J-pop以動漫為主 也就是 動漫J-pop女聲=美聲 基本上已經是耳機玩家普遍認同的標準
所以說看這邊有些人文章寫一堆不管專業不專業的 講來講去差不多就是這一套
只是以評論的觀點來看確實是不夠客觀 更何況如果只是聽流行歌
人聲推好就可以 門檻其實很低

而我個人是因為主聽古典音樂所以使用HD800 怎麼說這耳機的等級也算很高了
而且我又特別愛聽大編制的多聲部複雜大型聲樂作品 除了一次同時要聽好幾個聲部 有樂器有人聲外
還要聽細節 聽音場 聽平衡動態 聽音質音色...一堆又一堆的...
用好一點的系統也是應該 並非是在裝高級
Mr.SHADOW wrote:
mp3是一種數位轉換的音樂格式而且是經過破壞性壓縮的。
但要轉檔前需要原始音樂格式作為來源。
原始錄音在怎樣不勘也是無壓縮的格式,這世上可沒有直接存在被經過壓縮的聲音...(恕刪)



這點很難講 我認為現在的錄音應該可以達到壓縮還原的技術
也就是音樂產品一完成就是所謂的母帶 因為母帶很難聽 不能拿出來賣
所以要加工修改成mp3等級播放水平的檔案 而CD片內含的WAV檔
可能只是在mp3基礎上堆疊一些參數 也就是mp3的壓縮還原檔
這其中一定有動到一些參數之類的 使得在電腦系統上來看檔案容量會比較大
而在將WAV壓縮成mp3的過程 只是把參數拿掉還原成mp3本來面目而已
這跟一般人認知的那些理論不太一樣 我講得是技術上的可能操作手法
畢竟大部分的流行歌 確實在聽感上 "WAV=mp3" "無損即有損"
而買CD會比較貴是因為有送贈品和管銷成本 商家利潤等等...
至於古典音樂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 古典樂錄音方式不同
它主要是由麥克風多點收錄音軌再後製剪接 更重要的是製作理念
錄音史上很多偉大的錄音工程都是歷日曠久的
是由演出者和錄音師耗費相當大的時間精神去一點一滴完成
根本不是時下這些只講求效率 不講求品質的流行音樂工廠所生產的音樂產品可以相比
所以錄音本來就是在壓縮聲音 好壞差別只是在還原多少
和製作人的用心程度及專業技術而已

拜讀本串,p大不厭其煩地解說分享,讓人反思且受益良多,感恩。
MP3=WAV 無損即有損 有趣的見解
我是有買母帶(DSD檔)而且還比CD都貴
我不知道母帶很難聽不能賣是什麼理論
它確實有在賣而且不便宜啊

WAV是相對於MP3無損的檔案而不是建立在MP3 上加參數的檔案
原理上數位音檔就是把一個應該是連續的波用格子的方式儲存,越母帶越大的檔切的細完整度高,越爛的壓縮檔格子就粗糙,而且一但破壞就像馬賽克後的圖片無論怎麼銳化都無法復原

看你用的檔案,我相信你自己是對無損有損有感的人,不然你幹嘛不都用mp3你跟我說說,請不要說這種奇怪的言論

當然流行樂尤其非實力派的那群母帶不能聽我是同意的因為一定要修😂😂😂,但你直接打成無損有損一家親這就不太對了

我也喜歡古典,尤其DSD錄音在交響的那個震撼力的完整度,還有單純提琴類、管樂(尤其我特別喜歡sax)純淨的聲音,都是無損的母帶帶來的體驗

最後你HD800跟IE800兩個評測都是用很流行樂走向的設備是否考慮換到更適合古典的組合?
大大不好意思.....MP3這東西他就是所謂破壞性壓縮也就是說所謂失真的壓縮方法

而原理大概是這樣的
MP3 像是把相片的解析度給拉低而達到所謂「降低檔案大小的目的」
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MP3檔案的大小往往會比FLAC,AIFF,ALAC,APE 等等這一些檔案格式來的巨大一些
一方面來說FLAC 等等這一堆檔案格式稱作「無損」「無壓縮」等等的東西,則目的就是為了保留更多的音樂資料量
而市面上不乏許多人因為不滿意CD 光碟所做出來的品質而花大錢去購買所謂的母帶DSD 這些東西。

而壓縮過後的檔案為什麼沒有辦法回到壓縮前的品質是因為
1.這類壓縮法它屬於失真性壓縮而壓縮過後的檔案格式自然無法回到壓縮前的品質
就像是不可能把已經刪減掉的音樂資料頻空便出來一樣。
2.MP3 這一個檔案格式絕大多數人還是都使用這類的檔案格式紀錄因為他的相容性高檔案又小
而人類的聽覺不太容易發現。


weerozer wrote:
大大不好意思.......(恕刪)


這位大大您辛苦了,雖然解釋得很清楚,但是基本上.....滑大師無法理解(已經很多前輩試過)

這裡整理一下整棟樓的重點好了.....
滑大師日記重點整理:

1.萬般皆下品,唯有古典高
2.所有音樂格式都等於MP3
3.除了滑大師,其餘人只會聽女毒
4.滑大師排斥追星,不跟其他人一樣追逐韓流,只將大頭貼改為少女時代而已
5.找尋適合隨時隨地大螢幕觀看AV的手機
6.別人去國家音樂廳都是打醬油的,唯有滑大師懂得皇帝位在何處
pariah.T wrote:
確實是如此 畢竟...(恕刪)


反正 怎麼講 依然就是看不起主流的音樂阿
2011-09-18加入M01 我2006都不敢吭聲惹
加入M01比你早的人 都不敢看不起其他喜歡其他類型音樂

"尊重" 這兩個字應該不難吧

Wallylalala wrote:
MP3=WAV 無損...(恕刪)


weerozer wrote:
大大不好意思......(恕刪)

可能是他老兄真的聽不出MP3跟WAV的差別吧

我開始覺得這篇回文不是在挖苦他了,既然聽不出來,耳機和撥放器用這價位也沒用阿,不如省點錢多買幾張古典樂CD,你說是吧
買不起跟不想買是同義詞,不想買也是買不起的理由之一 嫌貨才是買貨人?還沒買之前都是"路人"
Mr.SHADOW wrote:
我也不能認同...手上有些零用錢、剛好又有空,買了一張票在國家音樂廳睡了1~2個小時罷了(恕刪)



這點應該還不至於 不過我個人是認為音樂會睡著 主要還是欣賞者的經驗不足導致
一般來講音樂會前建議都是要充分休息 除了前一天睡足7-8小時基本外
午間最好能再排2-3小時睡眠 簡單講就是先睡足到了音樂廳自然精神好
所以最不好的狀況工作一整天 下了班晚上5-6點匆匆忙忙趕著上音樂廳
或是白天玩了一整天 或是連續開車4-5小時以上.... 都非常不建議
理想狀況當然是能再音樂會當天排休是最好 像我這種做奴才的 沒出息工作的人
公司也沒限制排假 甚至也很少因為休假的事遭到主管羞辱刁難
所以我覺得時間應該都是可以安排的
另外還有一點可以參考 男性的話我會建議音樂會前可以先禁慾一段時間
個人經驗禁慾對專注力會有顯著提升 能夠幫助聽者留意到更多細節
畢竟古典音樂就是有種淨化人心 啟迪智慧的功用
有機會多出入音樂廳高級文化場所 不失為端正品格 修身養性的方法
再者 真要忍不住睡意 其實演出過程打個盹有時也很正常
只是時間比例還是控制一下 一場音樂會2小時睡個10-20分鐘或許還好
整場都睡也實在太誇張 如果是坐舞台比較近的更是對演出者的不尊重
還有票價的問題 買的票越高價 相對睡越多就賠越多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