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和耳機的響應頻率圖?這種做法就像是分析香水內含的成份一樣,一個香水內含什麼樣的成份以及各佔多少比例,再歸納出什麼樣的成份及什麼樣的比例最適合什麼樣的人來使用,但是使用的人真的會喜歡嗎?您可知道這裡常常有人提出幫忙找適合的耳機及訊源時最後大家大部份都會建議去試聽一下,為什麼?
人生苦短, 大家就別砲來砲去, 一起來聽音樂, 分享聽感吧~音響與音樂一如股市投資, 當然有科學面, 但確實也有藝術面.若網友使用iPhone, iPod Touch, or iPad.建議大家用用看"EQu"這個APP來調音. (iPod內建的EQ就別提了, 實在有夠OOXX...)(如果有更專業, 音染更低的EQ APP還請網友們提醒.)大家可說明使用的音樂播放器與耳機, 貼上調教的等化圖,與聆聽的音樂片段, 再分享聽感與心得.有興趣的網友就可以複製聆聽, 提出新分享與新調教.那麼大家交流的世界就能有一定程度的標準性, 客觀性, 與可複製性.當然, 這絕非完美 (差遠了), 而我們本來也沒要強求完美,只是建構一個稍具客觀性的分享溝通平台.例如, 請看下圖:我的器材: iPhone 4 直推 Klipsch S4i我的調教等化圖: 請看下圖.等化圖調教理由: 減肥中頻厚度, 高頻稍加亮, 提升極低頻.聆聽的音樂片段: 鄭怡唱月琴, 第二秒. (所以這圖主要即是鄭怡當時的聲紋頻譜.)聽感:S4i中頻有稍微減肥, 高頻也終於稍亮些, 簡言之, 降低些S4i自身獨特的聲底.原本衰減過快的極低頻加強些(而非讓聲底變厚的中低頻), 卻也沒有干擾到音樂主體的中高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