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f428 wrote:
連一萬的隨身擴也不行...(恕刪)


給大大參考一下^^
希望可以顛覆大大對MMDT的不解^^


因為專以低頻而去調音....
而且最重要的聲底又是暖到不行的耳道.....
犧牲掉高頻和解析...所以自然很多人喜歡以各家旗艦的解析等級批評他的解析~

然後很多人在搭配上又配上暖聲底的訊源或耳擴或線材

搞的整個糊在一起.....
[在貴的器材永遠無法發出令人滿意的聲音]
[最重要的是搭配的適宜^^]

解析因該是偏向冷系...
聲底越細..解析越好...
但越往暖系靠...自然聲底越厚...解析自然犧牲換來其他聽感元素了


這........還是只能說這隻雖搞好聲可以超屌

但搭配上的合適度.....也可以說是最難搞的耳機

因為不是他的強項阿XDD


另外大大如果想去試聽MMDT二代~
這隻聽感有點覺得像介於MMDT舊款和FX700中間@@

也有人說他是舊MMDT+2/1的MTPC

算偏暖的中性耳機....解析方面會好很多^^~

這隻也比舊款聲音好搞多了......直推就有不錯的表現了
[也比舊款耐聽多了...因為低頻量少了...跟舊版比較起來不會對耳朵造成疲乏]
我只能說,一般大眾以前接觸的耳機大多是隨身聽或是手機附贈的耳機,
所以一接觸到"魔聲"的耳機後,會感覺有很大的提升.
(尤其是最容易聽出來的低頻量感)

以聆聽音樂耳機的全面性來說,魔聲是不適用的
當然有人會偏好這種聲音表現.
也適合用來聽電音之類的音樂.

個人把魔聲的耳機定義為"飾品"、"潮物".
(擁護者會把它給神化..)

現在會流行的主要原因就是"潮",某歌手/藝人也有這個耳機等等
某A有了後會拿出來現寶,然後B也跑去買..C也跟著去買..
大家一窩蜂的盲目跟著流行..

送我我還嫌占空間
(因為我不聽電音及嬉哈類音樂)

一個耳機在細節與解析上表現不好,
只靠"低頻量感"? (低頻的質還算普通)
就要顛覆大家的想法?
大部份魔聲耳機都是隨身用的,有人在換線?
大部份會買魔聲耳機的使用者,有可能會去換偏冷及解析的純銀線材來換?
大部份會買魔聲耳機的使用者,還會再去買耳擴?
我不是要貶低魔聲的使用者.
事實上大部份都是跟流行去買,只要"蹦蹦"有聲就是"好音樂"
如果以"飾品+耳機"來考量它的市場定位,個人覺得還ok.

不建議再去神化它的聲音表現.
你可能要再去多聽聽其他的耳機,就會知道它的優/缺點有多少.



耳機:深海HD800/ATH W3000ANV/Denon AH-A100 耳擴:CORDA PREHEAD MkII SE 訊源:Olive 4HD

a3215409 wrote:
MMDT二代雖沒比一代震撼....

因為多了開放式氣孔...

換來音場

多加了高頻 和解析...犧牲了低頻的量


評比大約是 低頻:中頻:高頻=2:1:2

舊MMDT約是3:2:1...


真的!! 不過音場大 也解決了 低頻突出 的擁擠感
Rendy. wrote:
如果以"飾品+耳機"來考量它的市場定位,個人覺得還ok....(恕刪)


不能同意R大更多
這可能是未來耳機產業能夠繼續強化的部份
ATH、SONY、Denon、SENNHEISER都有在注意這一塊市場

Tian-D wrote:
真的!! 不過音場...(恕刪)


相較於 MMDT 2代
同樣的器材推SONY EX1000 背景細節很清晰
(EXK 絕對是很重前端的耳機)
MMDT 2代後方聲音是朦朧的

IE8 呈現一種圓形的空間
EXK 是橢圓形的氛圍(左右寬 中間較窄)

但我還沒聽出來MMDT 2呈現的音場是什麼...
還望各位提點
下次有機會再去「注意」
a3215409 wrote:
給大大參考一下^^希...(恕刪)

好吧,找一天試試看
對小弟來說只有家用耳罩才會難搞
從來就不認為隨身的會如此敏感
還有暖聲調與解析也是可以並存的,可能是別的問題造成解析出不來
小弟可能還要多加嘗試隨身的產品
也建議您去多聽一些別的款式(SE535,EXK...或者是家用耳罩)
就會知道為什麼小弟會懷疑MMDT「難搞」了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leaf428 wrote:
好吧,找一天試試看對...(恕刪)



暖聲與解析能並存嗎....=.=?


以小弟玩電吉他的經驗....好像不太能欸...


切到暖聲~細節度會變少~但會變厚實~

切到中性聲~會比較清脆

切到冷聲~細節度會變多~但會變薄細~


--------------------------------------------------------
[我是分格線]


恩恩^^感謝leaf428大大^^

有機會會多去聽聽其他話題人氣耳機的表現^^

小弟老同學現在剛好在耳機店打工^^~可以去多挖看看XDD
電吉他的經驗不等於耳機的經驗
暖/冷聲底跟解析度/細節也沒有直接的關係

單純只是這隻耳機的"能耐"而已

"魔聲"無法表達的聲音並不代表其他耳機無法表達.

前端系統及電源處理更能影響後端器材的"暖/冷聲底"表現...

也不用討論了...
飾品好看最重要

一般大眾流行聽MP3檔案格式,
考慮外觀+基本的聲音表現需求+流行感
"魔聲"耳機是你不錯的選擇?
耳機:深海HD800/ATH W3000ANV/Denon AH-A100 耳擴:CORDA PREHEAD MkII SE 訊源:Olive 4HD
Rendy. wrote:
電吉他的經驗不等於耳...(恕刪)



感覺這位大大對MONSTER家的旗艦好反感=口=+

MONSTER家的BEST等等低階耳機...

小弟很認同真的只是一個飾品罷了....

那聲音只能給個慘字...

不過小弟很不認同他們家的旗艦耳道也被批成飾品....


小弟還是喜愛MMTD新版的調音走向大於IE8..W3..等旗艦..

那個低頻的質感和動態以及殘響度....高頻的樂器聲在其他家小弟真的找不到>///<




不過還是謝謝這位大大的經驗談~"~

讓小弟學了一課



a3215409 wrote:
感覺這位大大對MON...(恕刪)

至少在Head-Fi上MMDT和MTPC這兩支的評價不差

Beats系列的聲音就一致地......

相較下, 有些在那邊被點出不少缺點的耳機, 台灣倒是只褒不貶

話說Analytical和Detailed應該是不同的東西吧

入手耳機種類數目累積: 耳罩109 + 耳道42; http://sopp06.blogspot.com/
= =.這禮拜聽了不少隻耳機~
好吧~我知道各位為什麼各位把 Monster 罵這麼慘了~
原本我還想1萬初頭的耳機再怎麼不行也能有個4~5K的音質吧~
我收回 MONSTER BEATS STUDIO 有最低標準這句話~
不過還是不影響它的貢獻~
至少他還是把不少初學者吸引到這版上來~提供可進化的新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