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較好奇想知道Phonitor拿來推HD800是不是夠力了?最近幾次跑耳機店,得到的答覆通常都是別太勉強往HD800跳,因為實在太難推好......頗為沮喪啊!樓主買的都是一時之選的器材,dac2+Phonitor是蠻多人大推的組合,會不會稍微偏向解析,冷了一點?我自己已經備好了dac32,等待有可以推得好的耳擴,再來決定是否跳HD800坑洞......否則,就應該會往T1來走了。回到樓主在一開始提到的問題,後續雖然已經有大大回答過,我是認為,mp3這種破壞原本音質的格式,請千萬不要用便利這個理由來接受,因為走到高檔耳機與器材,對於聆聽的品質應該是要講究的,所以,不要虐待自己的耳朵了。買了好器材之後的惡夢,應該是每個月花在軟體的錢,網路上一堆24/192的網站,只是所費不貲,而買發燒錄音的cd,同樣也不是小開銷。目前每個月平均還是要買個五六張cd,然後開心快樂聽著自己喜歡的音樂,儘管又是不停的花錢,但是卻可以讓自己快樂,我覺得這才是買好器材的真正目的吧。
小弟一直在關注開版大的文章,其中有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開版大的做法跟小弟之前的做法完全一樣。只是那個時候小弟並沒有問多少人的意見,主要都靠自己耳朵去聽。當時也沒聽過幾隻旗艦,甚至連次旗艦都沒聽過幾隻。主要也是玩隨身系統,爬文作功課和跑去試聽大約一個月左右,心一狠就下手了。其中DAC32是讓我比較覺得可惜的,因為他價格小高出一段加上背後支援端子不夠。可是真正覺得可惜的是,現在電源和線材處理好後才很想再聽聽她的聲音。不過人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東西會越覺得好。其實我的Phonitor+W4S DAC2變過很多階段的聲音,一開始也有上面大大提的偏冷的問題。HD800也有發生過低頻出不來的問題。目前感覺是已經偏向完成了。小弟的地方不方便牽專線,所以只換了壁插(8300)。還有就是小弟對線材的了解不太深,名字知道的不多,主要都是用聽的。所以線材部份用訂制的就不特別提了。(基本上全部都有換掉)現在電源是全部都從壁插出來接PPP直出。訊源有兩個:1.自己用CD-ROM做的轉盤→同軸→DAC22.目前沒處理過的"多功能"(也就是一般人用的電腦)電腦→USB→Hiface EVO(線性電供)→同軸→DAC2非同步USB跟同軸和AES/EBU在DAC2都稍微測試過,後來感覺還是同軸出來好一點。以後或許平衡線弄好一點還會再測一次,如果比較好可能會試試走全平衡系統。播放軟體其實也有小玩一下,老實說差很大,不比換線差。可是最後還是選擇Foobar直接用了,因為其他的對小弟來說都有便利性的問題。會回應這篇是覺得小弟之前自己胡搞瞎搞其實也不知道是運氣好還是不好,基本上系統都沒變差。不論聲音到底現階段聽起來如何,至少針對這系統做過不少測試,希望能給點幫助這樣。
感謝樓上大大的分享,所以,偷偷下一個結論,就是DAC32+Phonitor+HD800,在電源問題解決(專線有點不大可能,辦公室嘛,不能太亂搞),(還是換個壁插就好了,這樣不大像亂搞,不會天下大亂)線材全體更換的前提下,這樣應該是一個不錯的組合?也請教大大,是否還能記得大概換的是什麼線材呢?
看來這組合的人好像也不少,而且可能很多人都還在潛水中,哈~~~我的組合也是與樓主完全一樣,但聲底真的是偏冷些,後來HD-800換了線,之後天再追加一支 T1,所以現在聽人聲就T1,聽古典就HD-800,還算滿意啦~~另外,我原本把所有CD都轉成FLAC來聽,主要原因是我還有一套二聲道系統也是用電腦控制NAS裡的音樂,再傳給Linn Akurate DS再到AMP及Speaker,用FLAC在過去用起來方便些!但前些日子發現Linn的網站上有一套Application可以讓我用iTunes把音樂傳給Akurate DS,而耳機系統如此用起來也方便,所以最近開始把全部的FLAC轉成AIFF!這工作恐怕要花半年才能完成,哈~~~
joetliu wrote:感謝樓上大大的分享,...(恕刪) 小弟是用DAC2,所以線材部份不一定合DAC32。DAC2用FURUTECH Absolute Power II廠線。Phonitor用Furutech Alpha-3,電源公母頭是Furutech FI-28R。平衡線是用Audioquest King Cobra,頭是Furutech FP-601G。同軸線目前是用楚培的一條2000多的線。PPP的電源線有點忘記了,目前是用一條4000-5000左右的線擋著用。如果您真的很擔心匹配問題,小弟是可以提供給您測試,只是就要勞駕您跑一趟了。因為其實小弟也很想再一次聽看看DAC32的聲音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