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先世界初、全數位化USB耳罩 ATH-DN1000USB


amachi wrote:
不用換線性也可以很...(恕刪)


應該說只要一個CMOS邏輯就可以達成

感謝amachi大提醒

小弟感覺這樣的技術相當不錯,最少看起來蠻省電的

對於一些對電力消耗非常講究的裝置,這是一個不錯的技術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googlee wrote:
振華 Leadex...(恕刪)


太艱深的就不說了,

但是您可以去看看國外評測!

YaziLightar wrote:
應該說只要一個CMOS...(恕刪)

感謝YaziLightar大的分享


amachi wrote:
amachi

感謝amachi大的介紹
商業攝影..活動外拍都接..我常在head4混..請搜尋hata6136就好
其實我覺得,重點是在於這耳機的賣點在於直讀digital source發聲以減低失真
那在音響性而言,在對上完整、調配恰當的系統有沒有優勢

如果沒有的話,那還是噱頭而已吧

TseungKwanOppl wrote:
其實我覺得,重點是...(恕刪)

理論上來說是有的...實際上的聽感也非常好..
剩下就是音色的個人喜好問題..所以我都會建議一定要去試聽看看
商業攝影..活動外拍都接..我常在head4混..請搜尋hata6136就好
..................2015/9/13新增聽感................

SORRY拖了比較久一點,最近在搜PIONEER的喇叭所以忙了點 XD
該回到聲音介紹了,音質表現還是以三頻分開來介紹:
高頻
保有些微的鐵家味道,但不像早期的音染那麼多,在維持一貫的ATH亮度下但卻能夠耐聽、在2小時的配戴下聽感也很舒服,解析與泛音佳、聲音蠻滑順的。

中頻
中頻是三頻中較有明顯的ATH味道的,會讓人聲稍微年輕一點的感覺,在聽女聲的優勢非常明顯、較為甜美有特色,男聲是較為忠實的表現出來,中頻整體上來說喜歡聽人聲的也會喜歡DN-1000的表現,人聲表現屬於稍有厚度較有活力的、質感與細節並重、豐富且細膩但不是屬於濃郁型的表現。

低頻
量感屬於稍多但不是低頻控型,收放適中、下潛佳,拿頻率來掃低頻時連10hz都有感覺,Q度好之外低頻的層次也非常棒,完全改變我對ATH低頻的看法,但喜歡低頻量感暴多的我建議先去試聽再決定購買。

小評:
相當適合用數位器材(PC、平板或手機)當訊源的人,比如我來說:手機已經有128G的容量,幾乎都存放微損檔 註1 與HI-RES的音樂,回家怕吵到家人或看愛情動作片 註2(噫~~~~)時不想有一堆器材在桌面的人。

優勢
解析佳、音質好,整體表現不輸耳機+DAC+耳擴價位在30K的系統,桌面只要有手機或NB就可以享受高品質的音樂。

劣勢
僅有USB的連接方法,不適合喜歡很多系統能夠共用或家中只有傳統器材的人。

註1:CD直轉的檔案,如FLAC、ALAC 等
註2:如007皇家賭場有愛情又有動作的電影 XD
商業攝影..活動外拍都接..我常在head4混..請搜尋hata6136就好
因為看了hata大大的心得文....
就從日本寄了一隻回來....
因為小弟最近出門都是用手機當訊源..
換上這耳機之後....
聲音及音量飽滿太多了~~
不過耳機的電力要由手機供應....
變成原本電量耗損的速度大幅加速!!!!
今天去光華商場找了條....為了供應例如鍵盤或滑鼠等周邊設備電力的Y型手機OTG線....
供電部分改由行動電源支應....
手機的耗電就恢復原本的情形了....
本來打算進一步..直接請店家能不能客製一條電訊分離Y型線....
USB A公接行動電源..估計只接第1,4PIN的供電線路
MICRO USB(手機訊源端)的OTG..估計接第2,3PIN的訊號線..以及第4,5PIN短路後的地線..
MICRO USB(耳機)端的外殼..因為這耳機插孔寬度的關係..估計只能做完隔離之後..想辦法用補土或是其他絕緣體包覆固定..
不過不確定這接法是否正確..以及是否能保持手機OTG的功能....
還可能請懂得電路的大大們糾正一下了~~
繼續讓這耳機撥放著音樂..感受一下手機能夠有多少的潛力能被榨出來吧..

mowmow wrote:
因為看了hata大...(恕刪)

另外改線沒試過,要麻煩你試試
說不定有更好的發揮
商業攝影..活動外拍都接..我常在head4混..請搜尋hata6136就好
很棒 感謝分享
hata6136 wrote:
標題寫世界初USB...(恕刪)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