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technica 相集 23/10收了隻ATH-A950LTD

SONY的振膜.很強大!! 液晶振膜.如果好好發揮,有機會催出"超越耳機"的聲音

( MDR-Z7 和 1A 鍍上鋁後,聲音變得很難聽,說難聽點: 失敗

可惜....台灣一堆玩家,大多只買廠機,隨便亂造神,反而很看不起 DIY機

像一台之前高價的英國隨身,就被說得跟啥一樣,實際聽,很難聽!!

Diploxxxxo wrote:
那是因為你在台灣你...(恕刪)
SUZUKI GSR600
耕太郎 wrote:
SONY的振膜.很強...(恕刪)

透明度那麼低是要怎麼讓耳機消失啊
你知道你在說些什麼嗎
催到接近極限後,聲音是從前方來,而不是左右兩邊的發聲,聽過一堆旗艦耳機

還是覺得 SONY 的,簡單又好推!! 買那些難推.高阻抗的,根本是搞自己,被器材玩~

Diploxxxxo wrote:
透明度那麼低是要怎...(恕刪)
SUZUKI GSR600

耕太郎 wrote:
SONY的振膜.很...(恕刪)


同樣50000日圓的定價(當然年代不同) Z7在CD3000面前只會被打爆而已
身為一個老索控,真心覺得索牌要趕快放棄液晶膜
沒鍍任何材質的時候,還不錯聽!! 很正確的聲音

一鍍上鋁,聲音全走樣了....根本不值得買,如果能再有 生物振膜

那我一定改買~

True the wolrd wrote:
同樣50000日圓...(恕刪)
SUZUKI GSR600
耕太郎 wrote:
催到接近極限後,聲音...(恕刪)


15151515151515
耕太郎 wrote:
催到接近極限後,聲音是從前方來,而不是左右兩邊的發聲,聽過一堆旗艦耳機

還是覺得 SONY 的,簡單又好推!! 買那些難推.高阻抗的,根本是搞自己,被器材玩~

Sony的Z7簡單好推...嗎?

為什麼我擁有過兩隻,怎麼推都不覺得好推...

不上平衡的情況,原廠的那條3.5端子怎麼聽都怪異

目前只有聽過UD503走雙3.5平衡"免強"可以聽,不是"好聽"
每月更新 ~ https://www.facebook.com/BenzPrice
我是說 前旗艦.純液晶震膜,沒有鍍鋁的

Z7 那麼難搞,不如買一支簡單好推的,輕輕鬆鬆就可以幹掉

而且Z7本身的振膜,鍍鋁就很失敗,應該要鍍鈦或是鍍鈹.....

單體.周圍的空間,也沒啥保留,導致音場比1A,更窄更小,聲音也偏硬調

不過再怎麼好,也比不上 純液晶振膜

Bear.H wrote:
Sony的Z7簡單...(恕刪)
SUZUKI GSR600

耕太郎 wrote:
我是說 前旗艦.純...(恕刪)

液晶膜都一個樣
耕太郎 wrote:
我是說 前旗艦.純...(恕刪)

沒玩過純液晶震膜的人才會在那邊抬舉這技術啦

你去問問玩過SA系列的,像是SA5000/SA3000,他們一定第一個跟你抱怨的是很容易壞
這還不打緊,光是乾冷刺尖的聲音就"完全沒辦法解決",線條感跟音場的營造問題很大

SA系列的耳機是中正無染的聲音嗎? 調音確定是,而且太誇張了點
然而樂器的詮釋是很不正確的,你只會注意到無水分又超亮的樂器,卻無法細聽,耳朵很痛

Q010哩? 台灣一堆人在神話這支耳機真的很奇怪,這支耳機就是SA系列的集大成者
這樣講起來好像很不錯的感覺,解析超高,音場超大,又超輕好戴還可以換線,哪裡不好了?

因為連缺點都繼承了,乾冷的聲音變成超級乾冷,而且高頻變成過度解析
比Edition 10還要誇張,這是種病態的解析,強迫你耳朵要接收過量的細節,包含過度的錄音瑕疵
就算這樣好了,至少音場大吧? 會讓人有兩聲道的錯覺,但不良的透明度導致你永遠都會感受到耳機的存在

這怎麼可能是好聽的? 耳朵會抗議
到底有什麼高階擴可以暖到壓制Q010高頻的我真的不知道,有的話歡迎討論

不要跟我說是我推不好還是怎樣,會這樣講的代表你一定沒有聽過,玩過更是不可能
除非你的耳朵高頻已經衰落到需要用這種耳機,那我會建議你該使用助聽器了

簡單說

液晶震膜就是個垃圾
我不認為我這話說重了,中正平衡並不是這樣定義的,HD800繼承Q010設計還改良缺點真是偉大

SA系列是垃圾代表其他液晶震膜一定也是垃圾,只是從中高頻取向變低頻取向罷了
部分音響性環節不良的老問題還不是有,天生殘缺並不是後天可以彌補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