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訊源進步最多
DAC,數播,甚至PC軟硬體都進步不少
幾乎都是數位端在進步
類比端沒什麼躍進
大概就是搭配與喜好問題
耳機把T1 2nd,HD800,HD800S這幾隻旗艦處理好就滿夠聽了
國外價格也合理,國內價格還是貴了不少

至於耳機論壇
變得有些分散,不像以前比較集中
FB,PTT,各大討論區隨意看看
倒是對岸的論壇比較集中
有一些也滿有參考價值

去年到今年還是有許多正面評價的新作
例如上市的Clear/ÆON Flow/HD820/LCD-2C/D8000/Empyrean
接下來還有TH909/D9200/GS3000e等等
不至於沒東西試聽, 只不過似乎目前主流不在於用家討論, 而像在比耳機能力哪個強

況且現在廠商花錢買聽感當道, 交由收費作家寫保證作文能力強=耳機品質好=廣告效益高

入手耳機種類數目累積: 耳罩109 + 耳道42; http://sopp06.blogspot.com/
蘇普 wrote:
去年到今年還是有許多...(恕刪)


哇。。這篇文釣出蘇普大。。也值得了啦。。
必竟蘇普大也是之前這裡的推坑神器中的名人啦。。。
藍芽無線會起來是時代趨勢,尤其聲音表現更有突破性的進展,擋都擋不住這個十足的進步,很有感~

現在的藍芽不會像最早期藍芽那種嚴重失真的聲音表現..

隨身藍芽設備逐漸被越來越多人接受跟習慣..

個人認為很正常,因為科技始終始於人性,沒人沒事想多帶個磚頭多帶好幾個武器出門..

力挺SONY的飛行員 wrote:
藍芽無線會起來是時...(恕刪)

會為了方便而完全犧牲音質就不叫發燒了
而且家用桌上型, 藍芽便利性又更不具優勢.
當時MMDT IE8 FX700 好像是低音耳道討論度前三的~
試聽了好久選擇了IE8入坑....IE8呀...2000HR開始起步,線材換來換去還是原廠那條最對味...
後來經手了WESTONE4 Q701 HD700 WESTONE60
家用大陣仗處理...電源線、訊號線、OP、保險絲、墊材什麼的都有去玩...
不過家用也曾經高達半年沒開機了...


現在的訊源和耳機表現似乎都是朝著音響性更高去邁進,確實少了一點單純簡單的滋味...
聲音解析不用很高,暖暖的,聲音寬廣卻又有包圍感,這是一種味道,IE8的森海味XD

半夜看到這篇,無厘頭亂打了一些....

最後...目前使用耳機聽音樂時有9.9成是手機的KKBOX+真無線耳機

不過昨天在卻在HARDOFF買到全新的HD25么壽便宜。

好不好玩這個真的不好去說

但是現在少了一種新出的耳機會想衝去試聽

可能少了期待感吧 感覺現在少了一點 特色感覺 各家耳機都是越來越相近 然後強調用了什麼去做耳機

調音感覺相較沒有那麼強調的感覺


以前在耳機更新很快的時間 而且不可換線 也是最多人在玩的時候

當時真的常常會去聽各種新出的耳機 便宜到貴的 然後也會有各家各耳機想表達的音色

現在的耳機可能因為可以換線(普遍)

耳機壽命也變長了 因為最容易壞的就是線吧

廠商也變得不愛出新耳機 少了點競爭感?


不過播放設備可能也有點關係 以前 不管SONY iPad 創建....等

各有特色 相同耳機不同設備聽起來很大區別

現在都是iPhone Android 手機 用的耳機還多是 手機廠商付的

不過也是現在付的耳機 真的比以前好多了

以前設備付的 可能去升級個1000左右的耳機就會有感覺 我也是因為這樣近坑的

然後買了很多耳機越買越好

但現在可能1000左右耳機 跟原廠的效果差不了太大

讓人也沒有那種想要去多換耳機的樂趣 更不用說現在廠商還把3.5拔除了




然後現在很常會發生在我自己身上

人家看到我拿WALKMAN都會問為什麼不用手機就好了 手機那麼方便 你聽的出來差別嗎?

看到我的耳機 為什麼不是Beats 或 鐵三角 你這什麼品牌 買這麼貴還不買Beats

因此認識的人也都沒有人去聽耳機或去爬文或去詢問意見 而是直接去買特定品牌的耳機

更不是因為喜歡聲音去買
從2009上這個行動版潛水到現在

從shure scl5 se530 se535 se846 , denon d7000 , sony ex1000 , beyer T1 兩千多號序號 , scl5客製化改模

玩下來也累了 覺得音樂好聽就好
有時候用銀幕喇叭放也很享受 比較方便
不太在乎音質 不要太慘就好
可能老了吧

相機也是 d3100 d5100 d600 d610 d810, 1424 2470 70200 105微 60微 50.8 35.4 sb910閃
現在手機可以應付99%的狀況 畫素也夠
就懶得換鏡頭 背著3kg以上的裝備行動

車也是 前驅 後驅 四驅 手自排 自手排 手排 油電 100、200、300、400、500匹馬
現在也是慢慢開 沒有趕那幾分鐘 看到黃燈也從油門改成踩剎車
所以現在yaris最長出勤(等下一代TNGA prius C中) 最少麻煩 發動就走 不會刮底盤 不會壞 停車方便 不用爬進爬出 冷氣又很冷

但是突然看到這篇 回想之前的感動
也是很有感觸 很難找回剛接觸相機 耳機
那種一頭熱 上論壇 看開箱 掉到一些大大挖的超深的坑裡面爬不出來 隔天早上“不小心踢到箱子”
買新玩具的那種小確幸了
或許退燒就是這樣吧
也或許懶了 老了
或許科技發展遇到瓶頸 沒有突破性的改變
沒有讓人眼鏡一亮 願意掏錢嘗試的東西


好處是......錢倒是多了很多出來 因為對什麼都沒興趣了
壞處是......人生少了樂趣跟每天的打發重點
耳機現在價位真的越來越離譜
以前SCL5 IE40 TF10這些旗艦耳機聽得很過癮
後來出了K3003價位一口氣拉高,3w-4W-5W
3年前我還去聽了VE4 W60 T8ie k10u,想了解這些耳機進步的程度
當時最喜歡是K10u的調音,但是那個價錢根本花不下去
前些日子,發現這些當時的旗艦有不少人出脫,價錢都很漂亮
撿了便宜換了W900,當時原本只是想說聽一下這幾年耳機有甚麼進步
一聽,級別確實有點不同了,過去覺得最好聽的K10u都感到有些世代的差距
W900的分離跟定位,還有樂器的現場還原度都很好,低音有些殘響但是很棒
人聲靠中有感情,聽完,就默默的把我的SCL5收了起來
(是說我的SCL5又綠到單體那邊去了是怎樣...)
之後頂多換平衡線吧,但在這之前又要靠緣分看看能不能撿到便宜的撥放器

音響這一塊,我會建議5年左右再來看看,然後買上一年的二手頂級產品即可
這樣既能體驗好音樂,也不會花太多錢
你是C家 對!我是C家(CONTAX) 你用L鏡 對!我用L鏡(LEICA) XD...

現在是耳穴插入式當道~
雖說個人只喜愛(收集)耳罩,但是目前耳罩討論式微且多是耳穴式業配文,
所以鼻子摸摸頂多專注聽自己的音樂就好,起起落落的事我們很難多去置喙

說到Grado,目前還收有初代版RS1(兩側有調音小圓片的),
真是鮮明活潑音符跳躍地好聽~也許我比較重視情懷吧...

鐵三角的ATH-A10與ATH-AD10也有,品項很不錯,相當好聽,
特別是ATH-A10的人聲真的很棒啊!!!

ATH-A1000最經典的就是它的耳罩(套),深度夠配戴相當舒適,
套用在A900也很棒,A1000的表現是鐵三角中我覺得最最最中性的,
不論是解析音場三頻分離度....等等,都非常均衡,
一般鐵三角低音略為凹陷的罩門在A1000上根本找不到,
所以多收了全新未拆的A1000來放,缺點是太忠實而少了些情感與音染。

至於森海~
HD580,HD600,HD650都可以收,再往上就沒收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