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兩隻EW9 在都沒改過的情況下比對過一隻RUN過一隻全新品...
很明顯全新品高音偏刺 細節這點也有變化但我覺得你可能會說是心裡因素...
高音怎樣的變刺法呢 就是我用"同樣的音量" 放同一首歌 交叉換耳機試...
一隻我會受不了刺耳而想拿下來 另一隻則沒這麼刺激...
這是耳機RUN過的直接聽感 給你參考一下...
另外器材部份 講個最簡單的就好 管擴...
請問燈炮新來的跟用久了會不會有差呢...
同樣的管擴也是管子 聲音用久了一定有差...
線材呢 跟水管很像...
"電在導線內是會傳電子流的"
通電一段時間後的線跟沒通電的線 我不覺得會完全一樣
光是電流過一陣子會發熱這點 可能就會影響其物理性質
一條電線長時間通電後 電阻值都會有極微小的變化
其他電子材料也是...
你真的太無聊的話可以去拿示波器看打出來的方波有沒有差...
我敢說經過10年後一定不可能跟現在一樣 不管他是因為哪種情況變化

講坦白的 你每一次放同一首音樂聲音都不同
因為環境溫度 濕度 可能你用電腦多開一個網頁也會有差
當下台電給你的電是多少你也不知道
可能你爸媽或小孩在叫你而增加了噪音而影響聽感
可能來了個無感地震而使空氣密度發生改變
但你聽的出來嗎 至少我聽不出來
那就對了!
個人覺得看你系統的敏感度 還有你自己聽不聽的出來比較重要
"你聽不出來表示 可能差異太小或者差異不夠大到你能分別"
"但不代表就是沒有差別 可能其他人可以分別出來 或者用儀器測的出來"
管這麼多做什麼 找你想聽的 想要的 聽爽就對了!
信你所信 愛你所選
-----
補充一下測量儀器也是有精準度跟誤差值的
數位跟類比的世界本來就是沒有絕對 理念跟實際往往有一大段落差
就像你永遠求不出圓周率實際數值 只能逼近他而已 誤差也是如此
追逐目標 享受人生
只是有興趣 wrote:
數據是科學嗎?絕對是...(恕刪)
到底是別人在聽音樂還是你在聽音樂
一直拿A推B不是所有人都認為好當做無法討論的依據
但是這本來就是有正反的 心得不就是這樣的東西??
而扣除掉這些心理因素
你也不能否定 能用高傳真的點 跟音響性的比較 去評論器材跟結果
不然就像我說的 那39元耳機應該就跟萬元耳機是差不多的(因為你不能就他們基本表現力去做評測)
音場大小/調音冷暖/樂器遠近 這些都是很客觀的東西吧?
如果你無法接受每人有喜好的話
或著應該說"你無法去就他人喜好去理解他的需求而跟他討論"那根本無解
boss1228 wrote:
沒什麼好爭的吧
自己...(恕刪)
這段言論說的真好

順便回下樓主好了
基本上線本身一開始是沒有差別的
但是當你使用段時間後
內部的各種雜質或是上面有人回應的電子
就會因你的使用方向而產生時間累積上的變化
當使用久了 這線也就產生了方向
至於有沒有差 我是覺得聽不出來就不必強求
這時應該把心思放在換線後的改變跟調音是否為自己所需求的(不然多貴的線>>換上不是自己要的也是惘然-而假設小黑線就是你要的 那即使是小黑線又有何不可用的道理-然後改變並不代表他是升級)
另外run設備的確是有差的 上面已經不少人回應了
然後我本身不算是很專業的 如有錯誤也請指證
shokanallr wrote:
到底是別人在聽音樂還...(恕刪)
你既然提到不是我在聽音樂,那就是主觀認定了,強調的就是個人,我早就說過了本來就是這樣。
所以我就說這種討論根本沒意義,你發現的太遲了。
有的人還反對我用這種論點?!哈哈哈哈。
另外,數據真的是參考而已,甚至稱不上有用,最多就是生產產品中QC有用而已,為了維持品質必須阿。
ha3應該是低阻神器了。
兩萬可以買到以下的數據,多好。
2.84 W perchannel into 32 Ω
1.42 W perchannel into 64 Ω
500mW+500mW (32Ω),這是p1u的數據
那這兩台要推低阻各位會選哪台?我選p1u,哈哈。
單一方面去看,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