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問板上前輩如果有十五萬的預算買hd800耳機還是買落地喇叭

那店家配的二十萬訊源CP值是很低的,不信可以拿不到六萬的Mytek192
會發現Mytek素質還比較高,最多聲音比較直白沒味道而已
那牌子的管擴也是,拿六折去買WOO就贏過他了

兩千的線可以借小弟試試看嗎?用兩三天馬上還回去,只是想知道效果如何,沒有要買

某間店家自己賣的特製線說四千可以打兩三萬廠線
我拿自己一萬五的線來比,聽起來的結果是音場、規模感差不多
解析很多和一萬五的一樣,卻處理的沒有廠線漂亮,細節多而不自然
論CP當然是超級強,可是說音質還是不夠細膩,也無法打趴廠線,廠線還是贏的(先不管贏多少)
廠線也是要看牌子,有的牌子CP很低,剛好拿CP低的來比,然後得到DIY超強的結論,也是有可能的
沒有冒犯的意思,純粹分享以前自己的經驗

回來說喇叭vs耳機的問題
Hotel California兩分多鐘左下角的一個小聲音,應該是吉他撥弦不小心產生的雜音
在三百萬的喇叭系統仍然無法呈現出來,十萬的耳機系統卻是輕輕楚楚
真的看每個人在意的點,喇叭的動感、氣勢耳機連十分之一也沒有
但比解析、透明,喇叭加一個0還不一定夠,耳機的方便性也是另一點
小弟的耳機系統也有六位數,但用的是靜電,樓主也可以找小弟聊

補充一點,二十萬以上的耳機系統比較無感,有部分是因為耳機還停留在HD800
HD800也才四萬左右配那樣的前端當然沒有升級感
他的極限大概就到十萬的DAC,再上去也表現不太出來
試著把耳機換成009,就比較不會有餵飽的問題,這樣提升訊源會比較有感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leaf428 wrote:
那店家配的二十萬訊源...(恕刪)



有經過台中的話,真的歡迎你借去試.
這...有啥好吵的....系統搭配和喇叭單體腔體變化,喇叭的潛力確實是耳機望塵莫及的....

那些音響專業玩家、主編、音響店老闆...等等....有幾個是以耳機為主力的???

這已經說明一切....耳機確實有先天上素質的限制....



各取所需,且視口袋深度而定



樓上網兄說的都對,耳機喇叭各有各的好,
環境許可聽喇叭比較輕鬆,
當夜深人靜用耳機享受音樂帶來的感動也很棒,
樓上提到線材的問題,
小弟有位玩音響幾十年的朋友說過,
電源線有器材匹配的問題貴不見得比便宜好,
訊號線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不過音樂是種很主觀的東西,
每個人喜歡的都不太一樣,
不過小弟覺得樓主還是依預算去選擇自己喜歡的,
最好多去店家試聽,
不過依小弟過去的經驗來看,
落地喇叭跟hd800十五萬要玩好真得有些不夠,
不如退而求其次玩書架型喇叭或次旗艦耳機,
等到了解自己真得喜歡甚麼樣的聲音在花大錢也不遲!


Mr.jam wrote:
樓上網兄說的都對,耳...(恕刪)


小弟個人也很同意,15w說少不少但說多真的是不夠多,也是因為這個感想我才保留中階的耳機、耳擴,集氣入門落地,不過現在有些後悔,應該是要10w左右的中大型書架喇叭才對,而不是貪圖那多音路卻讓自已對空間調音傷透腦筋,

聲海耳機HD650、600只要搭配平衡耳擴,基本上聲音都有很好的表現,耳機含平衡擴說不定4w左右就能搞定。

BMC pure DAC 算是前陣子很夯評價優的一體機,它配備的4pin 耳機平衡輸出說不定可以解決你耳機兩聲道雙修的問題,

私心大膽假設:

BMC pure DAC(5W,說不定不用到5w)

HD650搭4pin平衡線(2w)

因為BMC pure DAC 具備前級功能,樓主可以選配純後級即可,純後級不管是推書架或是落地、亦或是先書架日後要升級後級,純後級都會較佳的功率餘裕提供理想的控制力,

只不過15w扣除掉平衡源+耳機之後只剩8w,8w就真的是太少了,難怪樓主您會想專攻一樣就好。

用預算來選配備我覺得不是個理想的方式,會有很大的可能性與您心目中真正想要的美聲擦身而過,那近在咫尺卻是最遙遠的距離是很令人扼腕的,另外,樓主您或許還沒有聽過真正撼動您內心的系統,不管是耳機還是喇叭,當你被震懾的當下,大概連上來發問的理智都失去了XD



Dolby Digital AC3 V.S. PCM
jeubow wrote:
聲海耳機HD650、600只要搭配平衡耳擴,基本上聲音都有很好的表現,耳機含平衡擴說不定4w左右就能搞定。

也不是走平衡就一定代表好聽~在東京耳機展時聽過某兩大廠調教過後的平衡和非平衡的HD800

前端皆是100萬日幣起跳的訊原~AB TEST之後我就對平衡完全沒興趣了.....

兩個聲音確實不一樣~但是不一樣卻又不代表之中哪一個勝出就是了!!



SANSUI AU-20000/TU-9900 SonusFaber HomeConcertino

fyl0206 wrote:
有 NTD 15W ...(恕刪)

dynaudio 的喇叭可不好推,要謹慎選擇後級,或者是擴大機。之前我用McIntosh,後級與前級推dynaudio compond 4。推起來就沒那麼優秀了,如果是A類擴大機就會比較優秀。

tkdiven wrote:
也不是走平衡就一定代表好聽~


tk大所言極是,我個人認為,甚至在相同的價位帶中,非平衡耳擴的表現是有較大的機會優於平衡耳擴的,畢竟後端的聲音表現才是價值的決定點,

以耳機喇叭要雙修的情況下,能夠提供平衡、單端耳機輸出、前級功能、DSD DAC解碼的一體機,5w上下的價格大概就是我樓上提的那台BMC了,如此以來可以省下耳擴、前級擴大機的預算,集中火力衝喇叭、後級,

但依我私心推薦的方案來看,8w的預算買喇叭太過於勉強應該要說根本不夠,而且比較的對象是HD800的15w等級系統,

我保留訊源、前級擴大器,賣掉了hd800、he-6、300B擴大機,二手耳機系統換成雅瑟mini two及台組後級擴大器,經過些許的空間處理後,我個人私心認為,以耳機來比喻,它頂多算是拜耳DT990的等級或是更低,嚴格來看是得不償失,不過樓上的網兄們已經強調過了,這個價位帶的聲音是耳機會比較討喜的,至於能不能夠帶給樓主你感動及符合需求,就不能確定了,若是有空間調音加持的話,我會選擇兩聲道,btw,時空環境改變下,也會影響你的選擇啦。

Dolby Digital AC3 V.S. PCM
jeubow wrote:
tk大所言極是,我個...(恕刪)

以小弟的經驗平衡會比非平衡好個5%左右
除了細膩度是單端比較好,其餘的方面平衡還是有優勢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引述一下別人的文章:
--------------------------------------------------------------------------

--------------------------------------------------------------------------

至於平衡跟非平衡的聲音有沒有差異,想當然一定會有些差異的,必竟接出來經過的元件跟端子都不同。

影響聲音好壞最大的因素還是在音響本身的設計跟用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