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先收到了Ares II, 迫不及待想知道聲音有何不同,簡單聽了之後發現整體量感增加了!低頻也感受得到厚了一些,很喜歡呢!


我覺得似乎聽到了一點動圈味了!






好棒 ,恭喜您

Ares ll 小弟手上也有一條, Jomo audio flamenco 耳機的標配線.

Ares ll+的聲音會更濃郁,高頻延伸更順,音場也大些

Zen 8對比起來聲音飽滿 細節多 高頻延伸好且會牽絲,一般銅線難找這種聲音,有金銀合金的感覺

其實對我而言都是好銅線,沒有甚麼輸贏,只是走向不同而已

您好, 太客氣了
Piccoliino已經停產了,Toxic幾個月前也跟我說沒貨了,如果您喜歡它的聲音,訪間蠻難找的
絕對有收藏價值 :)

jellyfishs wrote:
本人來自香港,經大...(恕刪)
eddie0817 wrote:
好棒 ,恭喜您

A...(恕刪)

哈哈,eddie大推坑成功啦!小弟耳機燒完了改燒線材⋯又是一種樂趣!


話說之前沒有太多考慮接頭的部分,所以接頭都是選最泛用的3.5mm的,可是Ares II接上了Sony A17 感覺到似乎變得推力不太夠⋯⋯聲音有點怪,和上了擴的感覺差很多,以前用原廠線的時候並沒有這種感覺!難道換線會比較難推?


這也讓我想到了⋯⋯以後買升級線是否該優先考慮選擇2.5mm平衡接頭? 然後再另外購入轉接頭, 轉成3.5mm單端或是4.4mm的平衡頭、雙3.5mm平衡頭、XLR等等⋯⋯


不知道eddie大有什麼看法及建議?



您好喔,其實比較建議先選定了撥放器DAP後再來挑選升級線,這樣也比較知道要選怎麼樣的端子.

我有一台SONY A15, 它的推力比較小,推起來的聲音不是太好,有些推力小的DAP雖然可以達到足夠音壓
但是仔細聽,聲音比較尖刺,悶,沒有開闊感,這跟沒推好有關析.

如果您喜歡Sony的聲音,也可以試試看黑磚這台DAP,走4.4mm平衡,

關於端子搭配,我的情況是這樣所有線材都改2.5 trrs平衡,雖然我使用金菊花當DAP,我選擇轉接線
2.5 female to 3.5 male, 這樣一來我的線可以給主流日韓DAP使用,也可以接我的Mass kobo 404
耳擴使用

供參考 :)
eddie0817 wrote:
您好喔,其實比較建議...(恕刪)

多謝eddie大的分析,若是考慮之後的最大泛用性,或許之後會選擇2.5 trrs 接頭的升級線! 至少目前支援最多的轉接頭,包括我的pha-3, 只是一兩百美元的轉接線也不便宜啊!

後發先至,漢聲solar ray收到了,一耳朵驚喜好聲音!

好棒!
Solar ray 聲音是我試過的鍍金線當中比較暖的, 跟Noble的耳機應該很搭
聽人聲有種特別的魅力,而且它的線身很美

之前有想過作成8蕊,但漢聲跟我提到這樣會變得非常難推,只能再想想 :)


seanw2 wrote:
後發先至,漢聲solar...(恕刪)


花了一點時間比較一下 OC Studio AuX 8 iwre跟 Toxic GSP 8 wire的聲音差異,
在眾多材料的線材中,小弟最中意銀鍍金線,因為聲音暖厚帶點奶油味跟韻味,讓人陶醉於人聲的中渲染中無法自拔.

這兩條線的插針都是使用TeCu(銻銅)材料,這是一個趨勢越來愈多廠家用這個材料做CM跟MMCX.

今年八月我回台灣時,OC老闆借了一條AuX8給我,希望能夠幫忙聽看看,也很感謝老闆的慷慨,
剛好跟我自己的GSP 8 還有Twau v2 8 比較看看.

耳機是VE8
USB DAC 是Aroma N10

試聽的歌曲是 Adele 25 send my love to you. 先聽GSP 8 wire,前奏的低頻非常有力,在本身低頻就很有層次感的VE8下增加了下淺的力道與擴散感,初聽會很驚喜但聽久了有可能會覺得太強,Adele的聲音向前帶有厚度跟滄桑感(中頻突出),聲音整體是比較厚實溫暖,而換成AuX 8 wire後前奏的低頻比較淺帶有彈性往橫向發展(稍微轟一點) ,但這樣的低頻表現搭起VE8反倒覺得沒有這麼累,另外AuX整體而言聲音是稍微凝聚平順的底聲,沒有像GSP一樣中頻特別突出,比較中規中矩,在人聲的表現上比較生硬些,GSP人聲包圍度、三頻的密度較圓潤,但如果在樂器演奏類如鋼琴等,AuX的力道跟速度感就比較足夠,空間感也會比較好

即使都是同樣的材料,也是會因為結構,鍍層厚度,冷處理,銲錫,插針批覆等有所差異,
如果您真的很喜歡聽人聲, GSP 8是很好的推薦, 如果您聽得比較雜,找比較平順直白,稍暖些可以推薦試試看 AuX

簡短心得僅供參考

謝謝

我只找到插 VE6 LSE的圖片,回去再補拍跟VE8

_A9A9622 by 薛丞智, 於 Flickr
今天新加坡國定假日,下午小孩睡覺,閒閒沒事聽音樂分享一下兩條耳機線的心得。
簡單試聽一下Effect audio Thor ll 跟 Han Sound audio Agni 兩條純銀線的差異,
Thor ll 線徑是26 awg 而 Agni是24 awg,單晶純銀線的走向應該是擁有優秀的高頻延伸,偏瘦的底聲,速度感十足,
低頻則收得比較快,但一般便宜或純度較低的銀線只有偏亮跟刺激的聲底,不太喜歡。

而一般像這樣兩間廠的訂製線,通常除了純度這基本需求外,特別在結構上有不同設計讓原來線身材質能發揮優點,
減少缺點,而且具有各自的特色。

擁有這兩條線也已經好幾個月,之前分享過Effect audio Thor ll+,對這條22 awg粗線徑的純銀線的聲音很滿意,
跟Thro ll一樣是Multi stand 多蕊不同粗細結構的設計。

而Han Sound這條Agni是在今年三月CanJam SG入手Aurora後一段時間在MS試聽被毒到,
也是他們家的新線,相較於Thor ll粗些的線徑。

試聽音樂
1.Olivia Ong-Best of Olivia
First of May 測試人聲的細緻度,小品類型
2. Adele 25-send my love to you
測前奏的低頻跟Adele 充滿爆發力跟磁性的人聲

試聽器材是
DAP:Sony WM1Z 金磚 3.5 mm輸出(還沒解放4.4 mm)
耳機:VE8
Agni是2.5 trrs版本用鍍佬轉接頭

先從Thor ll開始聽,Olivia的聲音很柔和細緻,完全沒有一般銀線的刺激感,是一種很舒服的聲音,很適合聽小品的音樂,
這個底聲跟Thor ll+很相似,但Thor ll+的音場明顯大不少,聲線也稍微肥厚些,而一換成Agni後發現另一片天,前奏的鋼琴演奏按下的力道明顯比較大,而且也比較清脆,不知不覺需要調高金磚的音量達到與Thor ll一樣的音壓,這點跟之前聽Toxic SW24/22是一樣的感覺,而且音場也明顯比Thor ll稍微大些,兩條線的高頻延伸都不錯也不刺激,對這樣訂製線也只是很基本門檻,Thor ll 人聲比較向前細緻貼耳,Agni人聲退一步相對粗點,
背景音樂較有力道,蠻適合樂器演奏。

換成聽Adele 25,前奏的低頻一下去,這幾天聽慣GSP鍍金線的我,銀線的低頻明顯搔不到癢處,Thor ll的低頻已經算是銀線中表現不錯了,但相於其他材質的線材還是比較淺一些,Adele的聲音在Thor ll詮釋下細緻柔柔的,比較沒有滄桑感,而Agni低頻出乎意料的有力,明顯比Thor ll有力甚至沒在銀線聽過這種低頻,Toxic hydra, DHC SP也是沒有,那種低頻是會讓你一耳驚喜,Adele的爆發力有回來,蠻納悶的,怎麼會這麼有力,難怪之前有燒友跟我分享說入手了Agni聲音鏗鏘有力有如清耳屎XD。

不知不覺打太多,小孩要起床了,簡單來說Thor ll 的聲音比較柔跟細緻,Agni 聲音比較有力音場較大,速度感強
適用的音樂類型不太一樣,端看搭配。
兩條的高頻延伸都很好,也不刺激,再次證明即使是同樣材質,不同材料製造工藝、
線身設計結構、線經、批覆、焊錫對聲音還是有不少影響。

題外話 金磚越聽越喜歡,早該買了 XD

聽感僅供參考 謝謝大家

_A9A9872 by 薛丞智, 於 Flickr

_A9A9873 by 薛丞智, 於 Flickr

_A9A9874 by 薛丞智, 於 Flickr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