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

vule2011 wrote:
他跳100塊台幣的 "二聲道" 電腦喇叭是有能力啦!其他的.........................當笑話就好了!
...(恕刪)



「以價論聲為之劣! 以貌取人為之拙!」

也就是說 如果一個人不但「以價論聲」 同時又「以貌取人」 那他必定就是一個「拙劣」的人 雖然前輩沒有明示在講誰 但我認為他批評的應該是現在各大耳機論壇的這些動漫迷吧... 且感覺似乎稍微嚴厲了些 所以我這邊是希望能幫這些耳機動漫玩家 出來說幾句公道話...

首先耳機討論區成員多是學生年輕族群 有很多根本就還是國中高中生而已 本來在音響和音樂方面的經驗就不足 沒有一套判斷鑑定的標準 少數資深年長的玩家本身專業也不夠 無法起到帶頭作用 或提供給資淺玩家相關諮詢服務 加上論壇少數高階系統用家分享的開箱文中 缺乏對器材的專業深入剖析和聽感描述 可能就是照片拍一拍 然後講一堆無關緊要的東西 整個感覺就像是在炫耀 目的旨在刻意引起他人的忌妒心理 確實一點幫助也沒有 且長期在這種錯誤觀念持續誤導之下 自然使得這些中低階用家 對於高階器材的認知就是越貴越好 從而陷入「以價論聲」的迷思之中...

畢竟學生年輕族群經濟能力有限 對於自身負擔不起的東西 會產生一種憧憬的心理 甚至當做是一種階段性的目標 可能努力存錢打工 只為能早日組建完成心中理想的耳機系統 且因為得來不易 一旦夢想實現 就會開始自我催眠 拼命告訴自己這系統聲音多好多棒之類的 同時到處分享給他人知道 希望能得到共鳴和讚美 所以不免會開始言過其實 自欺欺人 致使整個論壇就是任由這種種錯誤的 荒謬的 奇特的觀點逐漸擴散 搞到最後感覺好像每個人都像在說夢話 找不到一個清醒的人 這點是相當令人惋惜的 所以我才會一直提出 要能有效改善耳機板「以價論聲」現況 唯有依靠古典音樂相關的專業導入才行

至於「以貌取人」的問題 這點我不置可否 只能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只要不違背社會善良風俗 我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畢竟耳機網站的這些動漫迷 很多都是年輕學生族群 本身可能就是國中到大學這年齡層 會喜歡比自己年紀小一點的女生 就算是只有小學到國中這年紀的小女孩我覺得也還好 本來台灣受日本文化影響就很深 大部分人從小就會接觸到一些日本動漫電玩 而這些虛擬世界人物帶給成長中的青少年無限幻想 或多或少也可激發一些創意思考也不見得是壞事 且我們一般說到「日系可愛風格」很容易就聯想到這些可愛的日本女孩 通常就是小學到高中這年紀 因為日本當地文化本身對這種喜好並不禁忌 台灣動漫迷受日本這方面的影響又深 所以很自然的會喜歡這些動漫人物 美少女系列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用這論點來評判他人的行為並不可取

pariah.T wrote:
1. 首先感謝您的肯定 但還是要跟您說明一下 我生來就擁有欣賞古典音樂的天賦這點是沒錯 我也承認 但後天努力嚴格講倒真的是沒有 畢竟本來就會的東西又何必去學? 而一般人聽古典音樂需要學習 又是講座 又是導聆的 那是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會 所以才要人指導 我會的人當然不用 不過我這邊指的是欣賞能力而非樂理方面的知識 畢竟學習音樂和欣賞音樂是兩回事


說了那麼多,結論就是,
其實你會的東西,只要是沒有失聰的人都會。
天問情 wrote:

所以全都是你的錄音有瑕疵這樣嗎???
說了這麼多...也不就是一個"不懂藝術的人"出來鬼扯些有的沒有而以........(恕刪)


這話不能也不能這樣講 換個方式來說 只是每個人天分發展不同而已 不過在音樂界裡 對所謂的「音樂天才」「音樂神童」的定義 還是以「絕對音感」做為重要的指標 及未來若要發展音樂事業的方向參考

至於音感的訓練 網路上都有相關資訊可查 應該很多人都曾看過 可能有電視台請一些神童上節目表演 就是一個人在鋼琴上隨便敲幾個音 然後神童們就一個音不差的記下 而觀眾就是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 當然有的就是一臉 "阿不就好棒棒"這樣...

然而這些基本上 我都相信不是作假 因為這個世界上確實有極少部份人 天生就有這種能力 就年紀小小 可能才幼稚園或小學 上個幾堂音樂課就都學會了 這便是所謂的「天才」的差異 天才就是天生註定要會 且都不人教或隨便點一下就通通都會的那種 雖然音感可以訓練 但同樣的程度可能換作一般人要學很多年 甚至都學不會

而我個人這邊也很坦白的講 雖然我承認我古典音樂的鑑賞能力極強 但還真的沒有所謂的「絕對音感」 甚至連基本的什麼三度音 五度音 八度音都分不準 既沒學過樂理 也看不懂樂譜 有的只是一顆熱愛古典音樂的心 並樂在其中 原因在於 欣賞音樂其實是不需要有相關知識基礎的 音樂本身是抽象的語言 作曲家透過音樂與世界溝通 並期望能被聽眾理解 且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詮釋音樂內心情感的方式 對同樣的音樂作品每個人看法也不盡相同 無論本身是不是學過音樂 換個方式講 如果一定要學過音樂才能欣賞音樂 那我想這些音樂家也不必創作了

所以我個人主要是強在鑑賞方面 也就是針對音樂作品中藝術精神層面的理解 作品類型則偏好大編制 多聲部 複雜和聲及大型音樂戲劇聲樂類作品 總而言之我也不曉得為什麼 反正我就是天生就很懂很擅長鑑賞這類音樂作品就是了 還有聽過一種說法是 擁有「絕對音感」的人不見得是很好的欣賞者 原因在於音感太強反而會本能把焦點放在音樂本身架構上 而忽略原作想表達的內在情感 也就是音感好的人或許比較適合成為演奏家 作曲家 但那些真正能夠理解音樂藝術的人 他們的天分或許就不是從學理上可以解釋的

而「音感」跟玩音響的人所謂的「聽感」又不同 音感好的人不見得有利於鑑定器材 一般來說 評論器材還是聽感優先 參考劉漢盛音響二十要 什麼絕對音感的 一定套用不在這上面 看那國際知名演奏家 指揮家 聲樂家 從來也沒看過有誰在講自己家用什麼音響系統的 也沒有哪家音響大廠在找他們作宣傳代言 可見得兩個領域不同 精品音響的市場定位可能還是以富人居家擺飾為主 看很多發燒友沒有底限漫無目的的追求聲音 而真正懂音樂的人 自然會知道適可而止 至於耳機板我就不知該說什麼了 大概就是好玩吧 感覺就像日本動漫音樂同好板 而且商家代表好像也不少 一下這個好 一下那個不好 一下推薦這個 一下推薦那個的 實在看不懂他捫到底在幹什麼
narukaze wrote:
如果你手上那些配備,什麼IE800還是HD800還上管擴,就是聽不出流行樂MP3和FLAC的差別,還跟用螢幕喇叭聽差不多,那你說聽古典樂有差那也只是心理作用,你聽出來的感想也是心理作用,那我想這串沒必要繼續討論下去了 這已經不是什麼編制或是錄製壓制方法的問題,這已經是心理層面的問題了,很抱歉這版上各位大大都是玩器材的,並不是心理學專門
...(恕刪)


你講的一部分沒錯 看耳機板許多玩家發表的心得 確實都很像是心理作用沒錯 最常發生的就是系統升級 軟體優化 或在購買高音質無損音樂檔之後等等... 問題就出在於流行歌本身的錄製方式影響到音樂和聲音本身的表現 例如使用大量的電腦軟體電子合成音效 及動態壓縮過大等方式 使得很多流行音樂檔案 無論轉成何種格式都沒什麼差別 而且也應該都是沒差別才對 畢竟本來就是一樣的東西 不信的話 我會建議可以找時間自行盲測就知道了 理論上若真的分得出差異 那不管測幾次都應該聽得出來 若是都要用猜的 憑感覺的 那我覺得就視同聽不出來 況且我也從來沒看過板上有人很明確的說出自己怎麼聽出流行樂MP3和FLAC的差別 如果可以也歡迎分享案例說明

不過我覺得比起心理作用自己騙自己 更嚴重的是還是耳機玩家的「幻想」行為有時也未免太過 譬如說常見的把「耳機」說成「耳姬」或者取名什麼「小公主」的...這是很奇怪的現象 理論上耳機本身對聲音表現並不會有性別上的分別 如果聲音表現適合女聲 那相對人聲一定都適合 所以這點也說明許多耳機玩家除了本身不具專業素養外 發表的心得感想也多半不切實際 很明顯得只是在透過使用耳機欣賞女歌手歌聲帶來的聽覺快感體驗 我稱這叫作「聽感高潮」 也就是享受女聲在耳邊吟唱的感覺 如此自然很容易把焦點放在 女歌手的口型 呼吸吐氣和吞口水這些細微的地方 所以這根本不是在玩器材或研究器材 只是在滿足自身幻想而已 而這幻想從何而來 當然90%以上都是來自動漫 也就是動畫商透過動畫作品中的女性主人公的種種惹人憐愛的可愛行為 使觀賞者為之著迷 接著就開始聯合其他廠商開始周邊商品推販 而音樂本身就是主力商品之一 因為聲音和音樂是僅次於圖片和影片能達到滿足幻想目的效果 所以這也解釋為什麼動漫迷在聆聽動漫歌曲時 都希望能一邊看著播放器上的動漫專輯美少女封面的緣故 至於會造成這種「耳機 - 動漫」 強力連結的現象 除了我們熟知的廠商枉顧專業形象聯合操縱手法外 重點還是動漫迷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 也就是物以類聚原則 動漫迷被吸引到動漫討論區 討論動漫以外也討論動漫音樂 討論動漫音樂就討論耳機 因為在動漫世界裡 美少女都是戴耳機的 沒有在玩兩聲道 所以長期耳濡目染 漸漸的就有點類似集體催眠的效果 看久了就會以為是動漫美少女要你買耳機 或要用耳機才能充分感受動漫美聲之好等等...

我希望各位不要覺得我這樣講很離奇 而是要設身處地的站在動漫迷的立場來想 對一般人來說動畫人物只是虛擬不真實的 但對動漫迷來說它就是真的 甚至有些動漫迷日常生活大部分的思路都是處在白日夢狀態 他們有時會產生一些非常奇特的想法 我覺得多看多聽增廣見聞沒什麼不好 但是千萬別把他們的意見與音響相關專業劃上等號

pariah.T wrote:
你講的一部分沒錯 ...(恕刪)

請問今天在菜市場的大蒜賣多少錢一斤?
這麼努力在污辱動漫界
真是辛苦你了

三句不離動漫歌
難道古典樂是靠著貶低動漫歌來成就自己的崇高?

"女歌手的口型 呼吸吐氣和吞口水這些細微的地方 "
這你怎麼不說聽蔡琴的人?
這比動漫歌風行來的更早

喜歡古典樂講古典樂就好了
偏偏要到處批評其他族群

對我這個「只聽搖滾樂」的人來說,IE800 和 IE8 是兩個難聽的極端,IE8 溫溫吞吞不知在幹嘛,IE800 細膩有於霸氣不足,還不如便宜它們幾十倍的 PX200,但我不可會說喜歡這兩隻耳機的人頭殼壞掉耳朵聾掉

聽搖滾的尤其像我們聽電吉他 tone 的,講究飽滿且有顆粒的中頻,不求延伸多好但要有侵略性的高頻,緊緻厚重瞬發瞬收的低頻,所以會希望耳機能突顯不同吉他的獨特音色、正確表達哪一種拾音器、切到哪一段音色的變化、咬弦時的觸感、刷扣要夠趁、跑馬要鏗鏘有力,因此當人提到女歌手的口型、呼吸吐氣和吞口水這些細微的地方時我一點也不覺得奇怪,因為我能體會一樣是喜歡音樂,一樣有各種標準,只是各自所追求的聖杯不同而已,沒什麼高下之分,只要有人聽的音樂就有存在的價值,只要是能讓人感動快樂的音樂就是好音樂

我是不知道這版上最愛「動漫美少女」的人是哪位,我只知道用最多篇幅討論「動漫美少女」是哪位,不知這是不是評斷誰最愛「動漫美少女」的標準?像我這個「只聽搖滾樂」的人以前常在你水管上看別人彈吉他的影片,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一堆玩搖滾的彪形大漢在 cover 動漫歌!我當時在想這兩種最不搭嘎的音樂怎麼會連在一起?就當漏了幾百首不知什麼動畫的動漫歌來聽,一陣子後才了解動漫歌可以帶給我有些不同也有些相同於搖滾樂的樂趣,這過程中我可沒看過任何一個美少女的尪仔頭,要說我是喜歡美少女才喜歡動漫歌的話,那就太牽強了

當然我是個「只聽搖滾樂」的人,心理學我不懂,但知道自己的心路歷程。在我還只是個屁孩時渾身上下一無可取之處,書也唸不好所以很自卑,蒙搖滾之神的眷顧讓我聽得懂搖滾,為我不知所措的人生開起一盞明燈。當聽流行樂的同學問我說你是不是喜歡聽搖滾時,我都很臭屁得說:"我不是喜歡聽搖滾樂,我是「只聽搖滾樂」",因為在當時社會的氛圍,玩搖滾就像現在學生參與學運一樣,是很潮很屌很有想法的象徵,所以可以說有種藉著搖滾之名讓自己催眠自己,證明自己異於凡夫俗子的存在感。但隨著年齡增長,有了不同的人生目標和價值之後,回想以前的心態真的是很 shallow,而且個性還是委委縮縮的,活得一點都不 rocker,充其量只是個喜歡搖滾形式美的樂迷罷了

雖然當年的一切聽起來很糗,不過這是人生的過程所以不後悔,也因此讓我更了解自己,更坦然面對自己,因為如果不了解自己卻亂愛自己那只是自戀,了解自己的優缺點還能愛自己才叫自愛,不是嗎?
wed1979 wrote:
華華 ~ 華起來 @_@ 讓我們一起華...(恕刪)


不清楚你在講什麼 但感覺你沒有惡意 還是先跟你說聲謝謝
有任何問題也隨時歡迎指教
a26490541 wrote:
你要討論專業無所謂
但要評論器材至少也先把資源補足再說吧
ZX100推力比ZX1還差,走向又偏流行
你跟我說推IE800來聽古典會好聽?????
直接跟您說,ZX100推IE800齒音多到可怕...

再來...HD800是好物沒錯,但您手上的WA7d連他的40%都發揮不出來
這樣您說要討論耳機性能....恩
試問您是否聽過100%發揮的HD800??

再補一個
論古典您有專業,但論器材版上比你強的人隨處可見
HD800/IE800真的不是什麼稀世珍品,請您發言尊重一下他人專業
論壇的精隨在於互動,不是聽您單方面吹捧自己+否定別人的地方 幫不了你


發完這篇我看我可能要被黑單了.....(恕刪)


1. 不同意你的看法 什麼「齒音」的都是你們聽流行歌的在講 真要拿古典樂出來 馬勒《第八號交響曲》 你跟我講齒音在哪? 還有一些非聲樂的 純器樂類的 鋼琴 小提琴 室內樂...請問會有你說的齒音嗎? 所以說你們一堆人很多就是受板上一些高階系統用家影響 那些人可能家裡用了什麼高階配備 總為了突顯自己很行 想引起他人羨慕 以滿足自我優越感 可偏偏又沒本事 本身聽感就不好 音樂欣賞能力也差 怎麼聽都是流行歌 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證明自己 只好用所謂的「挑剔法」 也就是明明已經用了很昂貴高檔的配備了 卻還拼命到處嫌棄器材哪裡哪裡不好 顯得自己要求很高 是個要求完美的行家等等...意圖讓旁人以為 "哇! 用那麼好的系統還能挑毛病喔 真的好厲害喔..." 而其中就是你講的「齒音」問題 就是他們最常操作的一個項目 畢竟聽流行歌就只能聽人聲 所以只好挑所謂的「齒音」拿出來講 另外還有一樣也常拿來講的就是「底噪」 有些高階系統用家 總想以能聽出所謂的「底噪」來證明自己聽感很強 殊不知那根本就是自己已經開始「耳鳴」了 也就是平時愛聽這些流行歌 動漫歌 聽這些可愛女聲 結果越聽越高潮 越聽越大聲 聽的好爽好爽的 直到聽力受損都還不知不覺的 那耳機一塞進耳道就開始耳鳴 還老以為是器材「底噪」到處嫌 深怕別人不知道 這無疑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2. 「以價論聲為之劣! 以貌取人為之拙!」 看過很多耳機高階系統用家 用再好也是聽流行歌 還老把自己講得多厲害 看了也是令人匪夷所思 問題在於 聽流行歌而已用那麼好幹嘛 關於這點我也已經解釋很多遍 流行歌的製作錄音方式 確實不適合做為器材鑑定 所以也一直鼓勵大家多聽古典樂 選擇古典樂絕對沒錯 特別是高階系統用家 用那麼好的配備不聽古典樂怎麼發揮得出器材價值 也就是歸根究柢 個人的聽感覺對是首要 其次就根據所選擇的音樂類型 及錄音品質 再來談發揮耳機性能比較有意義

3. 在台灣網路討論區裡 耳機板已經是要跟音響論壇必須分別看待的 因為台灣的耳機玩家主要是由動漫迷所組成 它本身就是動漫音樂討論的延伸 且以比例來看非常的高 由於在人數優勢主導下 逐漸形成主流 進而對其他類型音樂欣賞者產生排擠 即使不是刻意如此操作 也是讓非同好者望而卻步 在長期封閉心態下 導致討論區缺乏更多元資訊交流 這是耳機玩家們自己造成的結果 所以我也會建議一般人到了耳機板 千萬不要看到有人長篇大論就以為遇到專家 事實上他絕對不是 因為沒猜錯的話十之八九又是拿日本歌 動漫歌在那邊測試的心得成果 且百分之百一定又是女聲 所以假設在耳機板長期觀看其中的文章 所得到的最詳細的也就是在女歌手聲音方面的分析而已 其他你什麼也學不到 不信的話 你看音響展什麼時候有廠商拿動漫歌在那邊播的 到音響雜誌總編劉漢盛家訪 帶著心愛的動漫歌專輯封面動漫美少女笑嘻嘻的模樣 人家劉老先生看了一定也是笑著拍拍肩膀 告訴你年輕人改天再來吧...所以說這些人絕對沒有所謂音響知識方面的專業 在閱讀相關文章前 務必先搞清楚這點 以免遭到誤導

4. 關於黑名單的問題我確實有一直考慮要向站務回報 主要在於 使用者無權決定限制其他使用者在主題發文的權利 因為討論區是「公開」的 不是「個人」的 憑什麼就你開的主題有權決定討論者的資格 所以我說這其中存在很多問題 在設計上本身就有很多盲點 我個人是主張廢除此功能的 所以當然不會把你加入黑名單 請放心

R式分享 wrote:
你的馬勒第八號交響曲心得我讀過了

心得是:請充實發言內容,加油,好嗎?...(恕刪)



1. 感謝你的建議 確實我也有考慮針對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研究內容再作補充 畢竟台灣的古典樂迷裡雖然馬勒迷很多 但唯獨第八號討論較少 顯示大部分人對此作似乎不熟悉 或者是欣賞難度較高之類的 原本也是以為古典樂迷應該都能舉一反三 大概講一下重點剩下就靠自己學習就好 但感覺好像並非如此 所以未來可能會再增加解說內容


2. 事實上本人對台灣古典音樂並非完全沒有貢獻 譬如說我對貝多芬清唱劇《光榮的時刻》(Der glorreiche AugenblickOp. 136) 的研究 絕對是世界級的水平 之前也發表在ptt古典樂板 且有收錄精華 個人自信 保證有生之年全世界沒人能把我考倒 其次就是馬勒的《第八號交響曲》詳解 不過 其他還有像一些冷門歌劇作品 例如史麥塔納的歌劇《麗布莎》(Libuse)《達利博》(Dalibor) 和德弗札克的《雅各賓》(Jacobin) 也曾都有研究計畫 可惜始終無法如願 原因在於平時工作太過忙碌 實在抽不出時間執行 一直處在構思階段 只希望有生之年或許有機會完成了

總而言之 我是真的很熱心很想把這事做好 也不求任何回報 畢竟我是有天份的人 天生就擅長鑑賞大型音樂戲劇聲樂類作品 我認為如果有機會能對廣大的古典樂迷有幫助 這事我就必須盡力去做 所以這股熱忱自然是不容許任何汙衊和抹殺的


3. 至於對音響界耳機界來講 當然主要就是希望透過本人在古典音樂方面的專才 在主題文章一系列的說明介紹 讓玩家能對古典音樂有初步的認識 進而引起興趣 相信在音響之路上絕對有好無壞 不然看台灣這些音響發燒友 老實說除了少數幾個 大部分對古典樂也不夠專精 不過畢竟也沒辦法 發燒友玩音響當然不能專聽古典 只是比例上還是過低 曲目也不夠廣 至於耳機板就更不必說了 整個討論區就是一堆錯誤觀念集結 音響界也不見檯面上人物願意在耳機論壇內給予專業指導 一些高階用家又只會在那邊推薦高價商品 以為東西買的比別人貴就表示自己高人一等 其他中低階用家大多又是經驗不足年輕學生族群 心得多不具參考價值 還有的根本就是商家帳號 可能隨便po個器材照片上來 假裝諮詢網友意見 其實就是藉機宣傳增加產品曝光率 畢竟網站不允許廠商做廣告 就只好用這種方式 所以搞到最後乍看之下好像討論很熱絡 主題很多 其實大多是廠商假帳號在那邊演戲

反觀01這邊比較好的地方就是 第一這邊各類音樂欣賞者都會聚集 討論內容較多元 不是動漫ACG為主 所以動漫迷勢力法做大 無法主導輿論 其次這邊的業配ID大部分網友都已熟悉 很多就是看看 並不會參與回覆 且因為文章人氣拉不上來 無法佔據板面太久 宣傳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間階導致廠商不願在此投資 加上01板規甚嚴 雖然板面會較為冷清 但至少不會混雜太多無效信息和無意義心得 或是嘻嘻鬧鬧得搞笑文章出現也算是好現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