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不論何處,不論何時SONY WALKMAN TYPE E

Kaede0430 wrote:
那天我想作一份日語歌全集的播放清單.搞了好久居然都做不出來....有人可以告訴我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嗎?orz


這篇測試文章的後半段有介紹唷.Kaede0430大可以去試試看摟

基本上這方法應該是沒問題.對應每個機型
SONY的產品,不是在符合市場需求,而是在創造市場需求
Kaede0430 wrote:
2.SONY有強迫消費者用自己軟體的嫌疑
TOSHIBA的GIGABEAT就可以直接用WMP或是自家的軟體傳輸
SONY真的想做的話應該也不是不可以


我也沒有惡意,只是想說是否一般消費者對SONY太過嚴苛了?同樣的要求似乎極少出現在對APPLE上.
IPOD還不是必須使用iTunes來傳輸,而且iTunes的傳輸限制不見得比SonicStage少.
SONY是不可能放棄自家的軟體的,因為ATRAC格式必須使用SONY自家軟體(OpenMG)才可傳輸,
如果放棄ATRAC格式的話SONY寧可乾脆選擇使用拖拉方式傳輸,像之前發表的NWD-B100系列就是例子.
好誘人了, 雖然很晚才喵到這篇!!
有閒錢再敗一台吧..哈
也是啦~_~
不過我是覺得應該可以改良成像TOSHIBA的方式
就是可以自選軟體傳輸.這樣SONY也比較有理由加強自己的軟體

我不喜歡用SS跟他的匯入速度有很大的關係....我的歌曲要匯入SS要花好久好久的時間....orz
Kaede0430 wrote:
2.SONY有強迫消費者用自己軟體的嫌疑
TOSHIBA的GIGABEAT就可以直接用WMP或是自家的軟體傳輸
SONY真的想做的話應該也不是不可以


SONY真的有強迫嗎?如果今天是我自己出.我也會要用自己的軟體

(畢竟.SONY自己也有音樂公司.也不想被其他音樂公司罵到臭頭

這算是每家音樂公司的自我良心道德吧)

TOSHIBA的GIGABEAT 我想應該也是看上了微軟的DRM(數位版權管理)吧

(TOSHIBA也有音樂公司唷.是TOSHIBA EMI)

說穿了.也還是一樣因為數位版權管理吧.這個SONY的SonicStage一樣意思

所以TOSHIBA的GIGABEAT 也並沒有比較好.只不過可以選擇軟體罷了

當然.SONY跟微軟一直以來都是數位產業的對手....

所以SONY當然不可能用微軟的東西啦........

(作業系統除外啦.其他的SONY能自己寫就自己來)
SONY當然是強迫別人用他那套軟體阿~

今天如果SS夠好用,我想不會有那麼多人在抱怨。
大家都知道iTunes就是必須跟IPOD結合才能發揮最大效用
重點是iTunes夠好用,上面的資源非常足夠又多。

但反觀SS好像除了傳輸歌,跟最基本的音樂檔案管理以外
都沒任何優勢或特點在....

有啦!ID3音樂資料庫search,算是唯一不錯的地方
不過速度實在太慢,而且對於許多人來說這功能可有可無。

而說消費者對sony過於嚴苛(笑~)
我們只是最好督促監視的消費權而已,真正嚴苛的是SONY的態度吧

iTunes是ipod成功的基石,而ss只是walkman的絆腳石
SONY想要讓大家接受這軟體,就趕快把漏洞缺點改過
不然把SS給砍掉好了~我可是對他一點都不留戀。
http://lefteyeee.blogspot.com/
Lefteye wrote:
今天如果SS夠好用,我想不會有那麼多人在抱怨...(恕刪)


這種問題....我只能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每個人都有支持的一方.就這篇文章4頁看下來


(感謝大家的熱烈討論.小弟敬上12萬分的謝意.

新的文章又將在近題推出瞜.屆時也請大家捧場)

(迷之聲:幹麻趁機打廣告)


我只能說褒貶參半.而且.....

說實在話.要拿SONY的軟體撰寫能力跟APPLE比......似乎也不太公平

(ACID跟VEGAS例外.那算是商業軟體)

另一方面.sonicstage似乎也是SONY外包給其他公司寫的軟體

依照這樣來說.sonicstage這套軟體算是寫的不錯了
Lefteye wrote:
SONY當然是強迫別人用他那套軟體阿~

今天如果SS夠好用,我想不會有那麼多人在抱怨。
大家都知道iTunes就是必須跟IPOD結合才能發揮最大效用
重點是iTunes夠好用,上面的資源非常足夠又多。


我反倒覺得Lefteye對Apple太寬容了
IPOD在正常使用下可以使用拖拉式傳輸嗎?
那Apple何嘗不是強迫IPOD的使用者使用iTunes
IPOD可以同時對應不同電腦的iTunes嗎?IPOD可以使用iTunes上傳音樂到不同的電腦嗎?
這些SonicStage都可以,這樣可以說iTunes夠好用嗎?那麼"基本"功能都不支援.
雖然iTunes有其他功能如廣播等,但是那些功能對播放器本身不見得必要
說這些我並沒有惡意也不是要說iTunes有多難用或是SonicStage有多好用,
只是要說iTunes和SonicStage各有其優缺點,無須互指對方缺點挑起口水戰,自己用的慣就好了.
就只是想說 SonicStage 真的是只要用習慣之後, 並不是像其他人形容的那麼不堪. 開版網友所提到的這支 MP3 我沒有, 但是我所擁有的三支 MP3 都是 Sony 的 (兩年前朋友送的 NW-E107, 前陣子買的 NW-A808, 準備當禮物的 NW-S203F), SonicStage 也用了兩年, 從來就沒有發生過問題. 反倒是前陣子我常逛的 一些新聞網站有在送免費的 iTune 音樂禮卷, 所以才開始接觸 iTune. 雖然裡面可以購買的音樂真的是非常齊全, 但是對我這個沒有 iPod, 也從來沒接觸過 iTune 的生手來說, 我真的覺得 iTune 並沒有比較好用就是了. 但是我也相信只要我花一點時間摸索, iTune 的口碑應該也不是傳假的, 目前就只是我不習慣而已. 所以關於這些軟體的問題, 真的就只是熟能生巧而已啦.
小慎泉 wrote:
TOSHIBA的GIGABEAT 我想應該也是看上了微軟的DRM(數位版權管理)吧

(TOSHIBA也有音樂公司唷.是TOSHIBA EMI)


TOSHIBA已經把TOSHIBA-EMI的股權賣給EMI總公司了,
所以TOSHIBA現在已經沒有唱片公司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