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五千以下接地盒大亂鬥(新增一個八千的)

j49409 wrote:
上 3M Bumpo...(恕刪)

j大
這款我用起來覺得真的需要把金屬片碰到地板才會更好聽
建議您試試看,沒放地板上的話效果真的小很多

這款基本上把耳擴跟DAC的音場都放到到極限了
而且邊緣是逐漸擴散沒有廳堂感(音場的邊緣有牆壁的感覺,過了突然沒聲音)
這看人的喜好了,有人愛這種感覺
不過這款強的點在於很密閉的錄音空間仍然可感覺到廳堂感,而大場面的錄音,廳堂感幾本上是0
害我有點想再買一個了...

j大去買的時候,店裡的地上還有看到幾個啊?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你贏了,今天下班我也去搬一個回來了。

因為我去店裡,是小姐走到後面拿給我的,所以我也不知道目前還剩幾組

行動店員 wrote:
你贏了,今天下班我也...(恕刪)

比較文都還沒出來結果大家都買了
我只有說比五千內的都來的好
都還沒仔細討論呢
我盡量在明早敢出來了
大家不要買太凶,給我一點時間考慮要不要買第二個阿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leaf428 wrote:
j大
這款我用起來覺得真的需要把金屬片碰到地板才會更好聽
建議您試試看,沒放地板上的話效果真的小很多

感謝建議!

理論上.地盒地線的阻抗越低.雜訊下地的效果越好

1.地板是原木地板
2.Duelund DSFW2純銀箔線很貴(單心1米4500).效果贏附的線
3.地線越短越好.雜訊下地越快.線太長容易線本身變成感應源
(Duelund純銀箔線是扁平線.可以抗射頻干擾)
4.上3M橡膠腳墊對聲音有幫助


leaf428 wrote:
j大去買的時候,店裡的地上還有看到幾個啊?

拜樓主po文之賜.第一批地盒.全部賣完

下午去時沒貨.等廠商送第二批來時

有稍微聊一下這地盒與別家不同之處.走時又買2顆帶走

地盒剛接上去會較有毛邊感.定位後就不要移動

等一兩天後.聲音會比較柔.耐聽
leaf428 wrote:
這款我用起來覺得真的需要把金屬片碰到地板才會更好聽

金屬片碰到地板才會更好聽, 如果機器離地較遠, 那地線不就要接很長, 減低效果?
j49409 wrote:
感謝建議!理論上.地...(恕刪)

所以我的選擇是放磁磚地板上
然後在旁邊貼上吸震的調音貼紙

木頭地板就無法了
小李的Silvercom也很多拿來當地線

j大買那麼多個想要怎麼接?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金屬片碰到地板才會更...(恕刪)

只好機器放離地板很近了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leaf428 wrote:
j大買那麼多個想要怎麼接?

試了覺得有效.而且價格可以接受.就再買2個帶回山上用

感謝您的比較文.否則對農夫小銀地盒還一直下不了手

其實最超值的還是調音包.系統上調音包共用了23包

比農夫 Wraps 大小銀沙包.便宜很多

在我的系統.雜訊被調音包吸收不少.接上地盒的差別不是很大

所以只先買一個地盒接上做比較.但最後還是全買單.某些工作是調音包做不了的

有時系統只是差那一口氣.接上地盒就能補上

說起來是不經濟理智的.但發燒友就是偏執狂

一定要盡善盡美.小朋友就不斷的出走


早上做實驗.數位與類比再各多併一個地盒.看效果如何

用喇叭線插地盒的香蕉孔併聯

先單併數位(筆電+DDC).........聲音有稍微好一點.沒有那種非接不可的魔力

再單併類比(Hugo)................唇齒音與氣音變得更明顯.是柔軟的不會刺.喉韻表現得更有感情
(有在考慮Hugo再加一個地盒)

數位與類比都併....................音場變更寬.氛圍更好

把數位併的那個地盒拿掉(4-1)..慘了!泛音怎麼差那麼多

預算夠的可以試試看

PS:數位與類比的地盒併一起....還是變差.聲音變緊





結果今天早上正在ab test並且準備寫比較文的時候
覺得這樣的差距還是會讓我想多貼錢去買這款八千的
所以真的又買下去了

畢竟差不多可以完封五千以下,而且根據印象也全方面贏過農夫小銅
音場比小銀大,只有透明度,樂器輪廓我有點不確定是小銀強還是Waiting強
但可以確定Waiting至少跟小銀是同級的產品
目前是覺得Waiting的動態好,但形體似乎小銀好,等以後再跟朋友借小銀來測一次

這次比較就沒什麼意思了,畢竟等級與其他都不同
但還是簡單講一下嘍

本以為Waiting使用WE老零件,會是一個很有韻味可是不強調音響性的接地盒
不過在店裡聽了以後就感覺到音響性正是他最強的點
音場大,中高頻透明,低頻乾脆,兩端延伸好,形體清楚
幾乎沒有加上任何的味道
但比起其他接地盒是比較偏高頻的,亮度很高卻因為低頻紮實而不會覺得太過頭
真想要多一點低頻,應該也能透過接地線來調整
這款是唯一有濾波零件的接地盒,雖然沒透露正面那塊金屬片到底是什麼
但我猜應該是過濾高頻的雜訊,讓接地盒即使吃不乾淨雜訊,也不會再送回機器

排插:
本來是Audio Reality IV
換成Waiting音場大上一公分左右(在耳機已經是很多)
當然透明度、形體這些就不用說了

CDP(當純轉盤):
只有Audio Revive的解析、透明度、形體可以跟Waiting一較高下,其餘相差有點大
但阿誠音場實在還是小了一些
雖然在這裡音場小沒關係
但有機會我還是會想把CDP的接地盒也換成Waiting
YUN YUN用在這邊背景黑度明顯就不夠了
奇怪的是在這邊Waiting竟然最飽滿,在其他地方都是YUN YUN比較飽滿的

DAC:
這幾天聽下來對接地最敏感的器材應該是dac
畢竟一半數位一半類比,接地要夠好才不會互相干擾
這邊除了音場、透明度有差距以外,解析更是差別很大
YUN YUN在北極星上音場已經算很大,可是仍然敵不過貴兩倍的款式
不過YUN YUN在調音上仍然有飽滿這項優點,這就看人了

耳擴:
YUN YUN在這裡顯得透明度不夠了
而且一概把所有樂器染到暖調,這樣會無法顯示每個樂器特有的光澤
音場仍然有段差距
而Waiting到這邊聽下來,廳堂感比其他款式少很多
音場是逐漸消散而沒有明顯邊界

再來我拿一張紙去放在銅片下方,試試沒碰到地到底會差多少
而感覺起來,音場就沒有那麼大的優勢,只有小贏其他幾款
迷人的亮度也不見了,低頻也不那麼分離了
等買三用電錶再來量實際上是差了多少

另外,Waiting送的WE老布線,其實僅是方便而已
並不是說很優秀,可能是太長吧

大致上是這樣,我想跟五千以下比是真的沒什麼意義,都差一倍左右了
有機會借到農夫再來詳細比較嘍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