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若有平庸/含糊籠統的形容或第一印象,請大大們原諒
最近覺得坐火車/高鐵沒音樂聽太無聊,iPod的耳塞式耳機不好用
於是就想要敗家一下,前一天先把電腦裡所有的音樂和iPad及iPhone同步
把iPad和iPhone都充飽電
出了火車站走沒多久就到了店裡,好多人啊~~~
店員:請問多半聽什麼?
我: 古典樂和搖滾樂
店員:Oh my god...這樣太極端了.......
試聽列表如下:
因為主要是以iPhone/iPad做音源,而且要攜帶方便,坐火車/高鐵的時候聽的
所以店員小姐先給我以下兩款
1.AKG K430
2.ATH ES55
這兩款我聽不出什麼差別,當下感覺得出來自己果然是木耳
ATH兩個耳機都會有接線
AKG的線是從左耳接一條出來,深得我心,但是K430的音量線控相當陽春...

於是初步淘汰了ATH ES55,然後再試高一階的AKG,可惜Q系列台灣還沒貨....
3.AKG k450 小耳罩,單線出口,可折疊,還有收納盒,列入考慮
接下來開始試家用耳機,重點是在長時間配戴要舒適,
要買來送的對方主要是聽布袋戲,訊源是桌機或筆電
4.SHURE SRH 240 家用耳機,所以線超長,
聽古典或搖滾都比較平板,低音不足
貝多芬D 61小提琴協奏曲前奏的定音鼓我竟然完全聽不到 (聾了?)
艾薇兒的歌聽起來也都沒有大鼓撐底,不High
5. SRH 440 升一個等級,但是聽了還是不喜歡,
於是SHURE這個牌子就被淘汰了
聽完SHURE再回去複習K450就會感覺到差異 (大喜,原來還不是那麼木耳)
而且一定要聽同一首歌,然後交叉ABAB比對
6.Sennheiser HD555 還不錯喜歡~~
布耳罩,戴起來蠻舒適的,但是怕熱,
夏天大概只能在冷氣房裡用
不能折疊,有點佔空間,不過因為是家用,暫列入考慮
7.AKG K81DJ (518LE) 兩耳都有線,家用耳機的線長,
害我只好打消攜帶耳機的念頭
8.ATH Pro700 MK2 讚讚讚,人聲/低音都表現不錯~~ 單線出口,可折疊
DJ款很不錯,非常方便
且不像Sennheiser HD555還要接一條轉接線轉3.5mm接頭
超想把這支留著自己用不要送人啦!!!!!
原本已經打算要買深海蛇HD555,店員都已經幫我裝袋了
聽完這支就馬上變心~~~~

9.Denon D1100 同事最近才新買的款式,聽起來挺不錯,可考慮~~
這時,轉頭見到身旁還掛著別款,於是.....
10.Denon D5000 木製的,看起來超有質感!!!!!!
交響樂層次分明,細膩的小提琴表現讓我聽得入神~~~
查網路要價一萬九(不是首都的價格),殺了我去賣都沒這價格!!!

等有錢再說
11.Denon D2000 價格少了D5000一萬多元,但是我聽不太出明顯差別.....
隱約覺得似乎比D5000糊了一些,交響樂的分層似乎不明顯
(但真是好險,小朋友又救了回來不然會一失手就買D5000自己用)
12.AKG K701 剛好試到白色的,布耳罩髒髒的看起來真是可怕....
13.Grado SR 80 海綿包住的耳罩,耳朵沒辦法被包進去,所以耳機會滑來滑去
很像是坐飛機在用的放大版,淘汰!!!
14.ATH pro500 電話線一樣可以伸縮,但是要試戴時,發現關節怪怪的
結構比較困難,但是和pro 700MK2 一樣都是DJ版
冏的是,好像聽不太出500和700MK2的差別???!!!
本來想買pro700MK2,無奈店裡沒現貨,我又必須馬上送人當生日禮物
權衡之下 最後入手 AKG 450 + ATH pro500
聽了大約三個小時,iPad的電力也降到<20%,我的肚子也餓了
應該要吃飽再去試聽的....
這次沒有試聽到最上層架子擺的一排Beyer.....
因為想說已經試很多了有點不好意思
插曲: 本來想加買個線控接在K450上,因為搖滾樂太大聲,古典樂太小聲
放random的時候要一直調音量
結果被勸說加了音量線控其實是多了一段可變電阻,會增加耗損
不如就買小耳擴,可以保持音質又可以調音量
不過本來就不想買耳擴,因為包包裡東西已經愈塞愈多了
通勤的時候外界很吵雜大概感受不到音質差異
最後再想一想,既然怕買了會因為影響音質而不用,
那就暫時線控也就先別買
以上。
回程坐的區間車有好音質相隨,頓時變的好快樂啊!!!!
完全聽不到臨座媽媽打罵兩個小孩的聲音~~~~~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