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對這件事有點好奇,就是如果這首MP3是192kbps的,然後我要將他轉成aac(or其它),我該選轉成多少才能儘可能跟轉前一樣呢?是該選192嗎?還是越高越好?因為不太知道轉檔是會不會再壓一次,比方說把輸入的檔都當成訊源,也就是完全沒壓縮的檔,然後再照平常的方法壓一次,也就是像跟處理CD轉檔一樣的方法,還是?另有一點疑問,本來一首4M的歌,轉檔選較好的流量,轉出來的檔案有可能變6M.10M等,多出來的資料是什麼?不知道放在這裡合不合適,不合適請提醒,謝謝^^
其實我也不知道該怎樣用專業的講法去講不過大致上的觀念是很好說明的簡單講,如果原本已經是128Kbps的檔案了那就代表他就只能表現128Kbps的內容了如果轉成320Kbps,基本上表現的情況會是一樣的因為電腦只是幫你把320Kbps應有的空間抓出來但是放進去的東西依然沒有補償,仍然只有那樣所以就會變成,佔有空間,品質卻不變的情況當然,有些MP3可以藉由特殊的技術進行毀損區域的補償比方說Kenwood產品的SP技術,Toshiba的H2C技術
音樂檔的轉換就像台幣換它幣,再換它幣,越換越薄。每轉換一次,事實上檔案就被壓縮一次。建議:如果你的空間夠大,就用wav檔來聽,爽度一百。次建議:不要以為k數越大音質就越好,這是錯誤的觀念。你要看當初轉檔時的母檔是否為wav檔來轉換的。一個64k的rm檔轉換成192k的mp3,音質是不會好的。檔案轉換,建議用等於質來轉換是最恰當的。還有,如果你的隨身聽可以支援wma檔,建議用wma檔來聽因為,耳機的單體小很難把低音表現出來。而wma檔低音部分,比mp3檔來的強。(mp3是高音部分強。)
kenny6606 wrote:音樂檔的轉換就像台幣...(恕刪) 嗯嗯 因為我是用ipod 沒辦法聽wma檔。所以大哥的意思是,本來是多少,就用多少轉嗎?就是說本來是192,就用192kbps的來編碼嗎? 謝謝
阿儒 wrote:就是說本來是192,就用192kbps的來編碼嗎? 不管用什麼位元率, 只要是轉成破壞性壓縮(如MP3/AAC), 納音質一定會打折 (只差是打幾折).192Kbps WMA 轉成 192Kbps MP3 一定會有所破壞, 轉成320Kbps 也一樣 - 就看您可以接受的程度.不嫌大的話, 轉成AAL (Apple Lossless) 就不會有破壞, 聽起來就跟原本192K WMA 一樣.因為WMA也是破壞性壓縮, 不管轉成什麼都無法生出更多細節, 因為在建檔時已經丟棄了.
husky_ky wrote:破壞性壓縮, 不管轉成什麼都無法生出更多細節, 因為在建檔時已經丟棄了. 說的對極了。已經是mp3(或其他破壞姓壓縮格式)不管是多少kbps的,建議都不要再轉成其他格式。不管是轉成多少kbps,再轉只會更差,不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