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分享一下吧……
昨天終於拿到期待已久的VE6 XC 看一下面板的做工真的很棒,我選擇了一邊使用Palm Wood木片,一邊使用碳纖維,兩邊的質感都是一流的!而Shell colour我與碳纖維面板搭配的是VE6 Purple,那個顏色真的很美,光澤也很漂亮!
然後戴上去聽,發現跟公模差異不少,低頻量少一點,中頻更立體,高頻的延展好一些,音場略寬一些,但是我懷疑我的低頻量感少是因為不夠密合導致,在考慮要不要送回去Refit。VE的插針真的是超級緊的,今天為了要把線換成Zeus UE竟然出動了鉗子來拔,這樣子就知道多緊了吧!
說說這隻耳機讓我感到最驚訝的地方就是它的解析能力,一般來說解析好一點的聽起來會冷一些,薄一些(這是我的認知,有與各位看官的觀念有抵觸的請指正我小弟我)但是這隻耳機帶給我的是很強的解析力但是是暖聲!而且解析好到我在吵雜的公車上都覺得細節就算被吃掉一些但是依舊表現不俗!搭配訊源是Sony NWZ-ZX1!
然後不知道各位看官們能否提供客製化是否需要Refit的概念,我不太知道到底要如何才是需要Refit,因為佩帶都很舒適但是我舊的1964V6s是因為隔音問題而Refit過,但是這隻VE6是讓我感受到低頻的力道似乎不足,而讓我萌生要Refit的想法。
話不多說下面來看圖哈哈~
VE6 X control不專業開箱
VE6 X control不專業開箱
VE6 X control不專業開箱
終於看到您了
151515
哈哈~很高興能夠被您關注!
jeffhappy wrote:
終於看到你了
151...(恕刪)
低頻較少的問題等run超過200-300小時後再確認一下,不見得是fitting的問題。

VE6的熟化過程是ABA,一開聲的透明度、三頻的分佈跟熟化之後很類似,就是音場會比熟化後小些,低頻少些。接著透明度會衰退,聲音變厚,低頻量變多。最後再回到剛開聲時的通透度,三頻就會像我分享中描述的分佈方式。

VE6的這批新用家可以一起來觀察記錄一下,300小時中的聲音變化。

lieberstanley wrote:
低頻較少的問題等ru...(恕刪)

經過我兩天的Run in我有發現到低頻在剛剛開聲的時候是以點狀落下的方式呈現,在量感的部分並不多,而現在則是以片狀的方式落下,整體顯的有點糊(雖然依舊是相當厲害啦)且量感的增加令我驚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